多彩活动掀起假期“科学热”

360影视 2025-01-20 08:00 2

摘要:本市中小学生已经开启了精彩的寒假生活。为落实市教委等17部门新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很多学校更新了科学作业,推出“动脑+动手”的多学科实践活动,在学生间掀起一股“科学热”。

本市中小学生已经开启了精彩的寒假生活。为落实市教委等17部门新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很多学校更新了科学作业,推出“动脑+动手”的多学科实践活动,在学生间掀起一股“科学热”。

化身“主播”

带领观众探寻星空的奥秘

中关村二小“星云社”在开展科普活动。

中关村二小“星云社”进行戏剧表演。

今年寒假,中关村二小天文科技社团“星云社”的学生们自发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天文活动。

“‘黑洞先生’是社团里的智囊团。”该校科学教师朱戈雅说,每学期,“黑洞先生”小队都会收到许多同学提出的天文问题,“以往,队员们回答这些问题都是用文字描述的形式,这样会比较枯燥难懂。”为此,“黑洞先生”队员决定利用假期,设计一些天文知识小实验,并录制成视频,来回答同学们的常见问题,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天文知识和原理。

五年级的“黑洞先生”郝毅霏已经设计好了一个小实验。“在电影《星际穿越》中,宇航员们利用黑洞的引力弹弓效应来加速飞船。他们先绕着黑洞飞行,到达一定程度后突然加速,最终成功地摆脱了黑洞的引力。”什么是引力弹弓效应?引力怎么和弹弓联系到一起?郝毅霏感觉这些问题很有意思,于是查阅了大量资料,利用简单的材料,搭建了一个黑洞实验场景。“我把一块很大的弹性布料固定在呼啦圈上,用来模拟天体运行的空间。大钢球作为‘天体’,小玻璃球则是‘航天器’。”他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宇宙中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当航天器飞到一个天体附近时,会受到天体的引力而改变自身的运动方向。如果此时天体在运动,航天器在经过时就会加速,像被一个弹弓“抛出去”,这就是引力弹弓效应。

“通过这个实验,我验证了引力弹弓效应,这让我仿佛置身于电影《星际穿越》中。”郝毅霏说,自主设计、完成实验的过程很有意思,能够学到更多知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天文学家,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

“星云社”的孩子们还精心准备了一场线上冬令营——假期里,他们化身“小主播”,在直播间里带领观众探寻蛇年与星空之间的联系。“希望这场冬令营为大家开启一段跨越古今、融合人文与科技的星空之旅。”朱戈雅介绍,社团里的两位小社长还将通过远程操作软件,驱动云南丽江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拍摄猎户座大星云、七姐妹星团等天体,带领大家沉浸式感受壮美银河、神秘黑洞,“大家将共同度过一段难忘而精彩的时光,在星空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每一位成员都能在寒假收获丰富的知识和无尽的乐趣,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更多的星空故事等待着孩子们挖掘。戏剧小队将举办一场以“狮子怒吼 金蛇狂舞”为主题的春季星空神话短剧排演活动。“从策划到拍摄,我们把一个个想法逐步变为现实,最终制作出既具有科普意义又充满趣味的短剧,我感到无比的开心和自豪。”戏剧小队成员张雯淇说,希望这次活动能让大家在假期里领略星空的魅力,学习春季主要星座知识,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一起创造出更多精彩的短剧。

外出“科考”

与大科学家一起观察海洋

太平桥学校学生在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与专家面对面。

昨天,丰台区太平桥学校的部分学生启程前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沿海城市的科研院所,进行假期“科考”。生物老师梁爽是带队老师,临行前,她在多学科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份综合的项目式学习方案。

寒假前,梁爽刚接受了学校正高级教师的一对一培训:开展项目式学习有哪些引导技巧?如何在项目式学习中融入跨学科的思维和知识?“师傅”丰富的案例展示让梁爽这位教育新人受益匪浅,项目式学习方案渐渐有了雏形。“打算带学生们做一个烟台海洋生物志,来展现他们对海洋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的认识。我们也鼓励学生,运用有趣的方式,将生物志变身为可供宣传的导览图。”

为了打磨细节,梁爽请教了化学、数学、地理、历史等多个学科的老师。海岸边岩石的腐蚀原理、烟台所处纬度的气候特点、途经之地蓬莱阁背后的历史故事……如何在一份学习方案里巧妙地串联起不同学科,梁爽还有很多的事儿要做。“教学相长,这次出行前的准备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参加此次项目的学生来自学校的不同年级,梁爽积极熟悉“新学生”,并努力挖掘他们的个性禀赋。“有的对地理知识比较了解,有的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只有进行充分了解,才能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施展所长。”

“马上要出发,我好期待!”初三学生王睿凡说,自己从小就对神秘的大海充满了问号,渴望能了解海洋里更多的秘密,他已经攒了一肚子问题要向专家们请教。

“能去高端的科研院所接触精密的仪器设备,还能近距离请教我所崇拜的科学家,真是太幸福了!”初二学生张子轩已经确认了自己想要独立完成的研究课题——了解珊瑚礁这种非生物体与海洋中生物体的合作模式,他临行前认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更加深入的准备。

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学生们将在专家指导下,不断细化自己的课题,制定实验方案,开展沉浸式科研实践,收集实验数据,学习数据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第一次课题研究就能在大专家的指导下完成,我特别兴奋。”初一学生张旻洋此行最期待去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他将进行自己的首次课题研究,探究海洋生物的功能演化。

“希望通过这次综合性的科学体验,让学生们了解基本的实验流程,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从而对科学萌生出更大的兴趣。我们也期待着,在近距离聆听科学家们的故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能树立起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梁爽说。

寒假作业

人工智能主题创作成主流

很多学校充分盘活校内外资源,带领学生领略前沿科技,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增长技能。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创作,是北京中学科技分校布置给学生的一道寒假“必答题”。寒假前,该校党组织书记于瑞利为初中学生上了《人工智能跨学科课程》,展示自制人工智能灯具、对话机器人、垃圾分类机器人等作品,让学生们体会物理、信息技术、艺术、数学、语言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魅力。“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算法知识很感兴趣。”于瑞利说,他用学生熟知的知识作为例子,帮助他们理解人工智能最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程序知识。“希望通过这些有趣的前沿知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该校老师设计了《人工智能跨学科课程》学习套件设备和学习网站,鼓励学生们在假期里尝试创作,将智能语音技术与生活应用场景结合,做成自己的人工智能作品,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学生们在完成作品创作的基础上,还将录制视频、绘制说明书,开学后向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展示。

很多学校的寒假作业都引入了人工智能元素。“京彩新春 智创未来”是北京十二中附属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该校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绘画和创作音乐作品,传承和创新春节文化,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人。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则为学生们设计了人工智能启蒙作业,带领学生们品读全球首颗人工智能大模型科学卫星的故事,了解天文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完成信号搜索和识别任务的时事新闻。

寒假刚开始,密云区第五中学就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进校园”活动。活动现场,各年级学生比拼“新技术”。初一年级学生设计制作了“太阳能走路机器人”。“我们学习了太阳能电池板原理、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应用等知识,为机器人设计运动路线,让机器人更智能。”一名男生说。初二年级学生制作了“嫦娥五号”探测器模型,深入研究探测器的结构组成和飞行原理,了解中国探月工程的历程。初三年级学生则从生活中的电器入手,开展模拟仿真实验,学习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电路知识,发挥创造力,让家电变得更智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前沿技术,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科技实践活动,希望孩子们在寒假中也能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密云五中校长李昱霏说,科技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学生本学期基础课程的补充,也是一次全面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达到“人人有体验 人人有收获”的目标。本报记者 李祺瑶 牛伟坤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