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密度最大的豹种群,就在人口最多的城市旁边

360影视 2025-01-20 20:41 2

摘要:印度超过65%的保护区之内或者周边有居民区,农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之间常常没有界限,人口密度又高,野生动物和人相遇不可避免。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日益加速,栖息地被侵占,野生动物为了寻找生存资源,更加频繁地游荡,也更加频繁地进入人口密集的区域,与人发生冲突。

在印度,豹是人的邻居。

印度超过65%的保护区之内或者周边有居民区,农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之间常常没有界限,人口密度又高,野生动物和人相遇不可避免。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日益加速,栖息地被侵占,野生动物为了寻找生存资源,更加频繁地游荡,也更加频繁地进入人口密集的区域,与人发生冲突。

印度闯入居民区的豹,被野生动物救助组织Wildlife SOS抓住并送回野外 图片来源:Wildlife SOS / inaturalist

与此同时,“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环境”和“消灭野生动物,为民除害”两种不同意见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政治化、极端化。而豹作为这种日益激烈的矛盾的集中代表,时时被放到风口浪尖上。

与豹共舞

在印度,豹在人类改造高度改造的环境里,表现出了令人咋舌的适应力。譬如在朱纳尔森林区(Junnar Forest Division),大部分土地已被改造成农田,调查甚至没有发现豹的主要食物来源——野生有蹄动物。但这里生活着豹,它们在农田里活动,捕食狗和家畜,俨然成了一种老鼠、麻雀一样的伴人动物。

桑贾伊-甘地国家公园(Sanjay Grandhi National Park)坐落于孟买附近,周围人口高达2万人每平方千米,而这里的豹密度竟达到26.34±4.96只每100平方千米,是印度已知密度最高的豹种群之一。

桑贾伊•甘地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位于市区范围内的国家公园 图片来源:Rudolph.A.furtado / Wikimedia

这要归功于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没有虎与之竞争、威胁少、公园管理得力,以及最重要的,人类垃圾吸引的大量流浪狗和野化家猪,为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桑贾伊-甘地国家公园的狗密度达到17.26±0.69只每平方千米。对比一下,2013年在我国东北虎栖息地,用传统样带法测得的狍子密度是2.81±0.72只每平方千米,野猪是0.99±0.16只每平方千米,也就是说,流浪狗的密度比自然分布的食草动物还高

但随之必然出现的问题是人兽冲突频繁。1999~2005年间,仅马哈施特拉邦就有902人因豹袭击而受伤,201人死亡。与此同时,出于报复心理或经济利益的盗猎也频频发生,据印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估计,1994~2017年印度约4410只豹遭偷猎,而且这可能只是一部分。

这两只豹出现在了孟买和桑贾伊-甘地国家公园之间,Aarey的一家发电厂 图片来源:empowerfoundation / inaturalist

“武松打豹”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豹子攻击了人,有关部门应当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不仅会威胁到人身安全,也会引发民怨,给盗猎分子可乘之机。这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打死,以保障人的安全”。

1925年,猎人Jim Corbett在印度的Rudraprayag打死了一只攻击人的豹

但问题是我们要找到肇事豹,不能瞎胡挑一个豹打死。印度的法律对猎杀受保护物种的管制很严格,要猎杀豹或虎,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必须提交书面文件,提供明确的证据“这个个体习惯于袭击人”,才能获准射杀。

这并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冤假错案”,而是根据野生动物行为特征做出的决定。对尼泊尔老虎的调查说明,即使都是食肉猛兽,不同的个体,“惹事”的倾向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没有领地,或者有病的老虎比较容易引发冲突,因为它们频繁在栖息地边缘游荡,或者无法捕到正常的猎物,攻击人和家畜的风险异常高。所以不认定攻击人的豹,而是胡乱打死一只来交差,不仅是滥杀无辜,也无益于解决问题。

这只豹被困在了井里,野生动物救助组织Wildlife SOS把它捞了上来 图片来源:Wildlife SOS / inaturalist

熟悉猫盟的朋友都知道,个体识别需要大量的收集和分析数据工作。这就让确定“罪犯”变得十分艰难。另外,豹子是出了名的行踪隐秘,如果豹打伤之后跑掉了,会变得更危险。

那么,把它关起来怎样?

“抓起来”听上去比“打死”要温和一些。但面临着差不多的问题。

把一只豹拿掉,只会暂时起效,因为会有新的豹迁移过来,补上这个位子。特别是在栖息地日益减小、碎片化的现代,空出一块栖息地就像一个岗位,很快会被填满。大多数情况下豹是倾向于躲避人的,但新来的个体可能“豹生地不熟”,更加频繁地与人相遇。另外拿走一只豹,还可能引发栖息地原本的社会关系的混乱,产生更多人兽冲突。

孟买的野生动物管理员Savitri Chaudhari,讲述了一个更有戏剧性的故事:管理部门曾经抓过一只母豹,人们没想到它有幼崽。半大的小豹饿得没有办法,攻击了人。

野生动物救助组织Wildlife SOS救助的小豹,后来它回到了妈妈身边 图片来源:Wildlife SOS / inaturalist

另外,印度野生动物管理的预算往往有限,没有多少资金能用来养“关禁闭”的豹子。

迁移,多做多错?

2001年2月到2003年12月,朱纳尔森林区曾经尝试过把引发人兽冲突的豹子抓起来,释放到森林里。这个办法听着很完美,豹子不会死,花钱不多,也可以平抚民心。但实际上它的政治价值远大于生态价值。

朱纳尔森林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森林了。工作人员释放豹子的地点,主要是区内的一大片森林(约130平方千米)和朱纳尔森林区与隔壁区共享的一小片森林(约30平方千米)。单2001年,就有朱纳尔森林区的29只豹和附近区的11只豹被放进这两片森林里。这个数量已经很离谱了,而且森林里本来就有豹种群,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多的豹子。

Wildlife SOS在民居捕获的豹 图片来源:Wildlife SOS / inaturalist

这一方案实行以后,豹袭击人的次数从迁移前一年4起暴涨到一年17起,死亡率也翻倍达到36%。由于攻击人的上涨幅度远高于攻击牲畜(豹极少把人当成猎物,却经常把牲畜当成猎物)。这不是单纯的豹子密度增加可以解释的。

被人类强迫“搬家”的豹,可能想要回到自己的领地,长距离奔波,进入了人口密集区域。抓捕、关押、释放到陌生区域的整个过程,也可能使豹子应激,更有攻击性。长期的关押还可能使豹过于熟悉人,失去躲避人的习惯。此外,在陌生的环境下豹更容易撞见人,也可能捕不到食物而开始袭击人畜。

去年五月,吉林珲春一只东北豹进村咬死一只狗

而且这种办法多少有点“踢皮球”的意思。朱纳尔区的豹子有一些被转移到了亚瓦尔(Yawal wildlife sanctuary)和拉德哈那加里(Radnanagari wildlife sanctuary)两个保护区,并安装了芯片以便个体识别。在搬家之前,这两个保护区虽然有豹,但没有攻击过人,但“新来的”豹都攻击了人。结合我们前面说过的,陌生环境里豹攻击人的风险会增加,以后谁还会愿意接手这些豹呢?

将“问题动物”迁走以缓和人兽冲突,这个办法不是不能用,但要保证迁得足够远,动物回不来,以及迁移的环境足够维持它的生存。

事情也不全是坏的……

不过,印度的人豹冲突也不全是坏消息。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利用野生动物的天性,来减少冲突发生的几率。豹大多数时候都宁愿躲着人,在居民区附近的豹子会改变作息,从晨昏活动改为夜深人静时活动,免得碰上人。

2010年左右,桑贾伊-甘地国家公园的管理部门联合居民、科研人员等多方面力量,发起了一个名为“Mumbaikars(孟买居民) for SGNP(桑贾伊-甘地国家公园简称)”的项目。旨在用一套新方法解决人豹冲突问题,重点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不是仅仅关注“怎么处理豹子”。

Mumbaikars for SGNP项目的徽标

林业和野生动物管理人员,向当地居民科普了应对豹子的各种安全知识。例如:

防止狗跑进森林,免得吸引豹。

晚上和清晨不要让小孩在户外活动。

光照和音乐都可以吓住豹。

及时处理垃圾,垃圾会吸引流浪狗,狗再引来豹。

这只豹出现在Ukai的居民区附近,距离约60千米的地方是保护区Purna wildlife sanctuary 图片来源:neelxd / inaturalist

他们还安装了红外相机以了解豹的活动范围,并向媒体科普如何报道人豹冲突消息,避免散播妖魔化野生动物的信息,造成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公安人员也和林业部门加强了合作。发现豹之后,由警察及时介入,避免群众围观使豹受惊,增加伤人风险。

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成功减少了豹攻击人的频次。但是豹攻击人现象并没有“斩草除根”,而且随着孟买开发活动的推进,豹子的栖息地逐渐缩小,也对人兽矛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之下,想要同时保护居民安全和生态环境,恐怕也没有什么手段是可以简单地一蹴而就的。

印度的人豹冲突,似乎又一次告诉我们,在与自然打交道时,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顺应自然并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像了解水流的人可以自在畅游一样,在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找到更有效的解法。(红色皇后 猫盟CFCA)

参考文献

[1] Athreya V, Odden M, Linnell J D C, et al. Translocation as a tool for mitigating conflict with leopards in human‐dominated landscapes of India[J]. Conservation biology, 2011, 25(1): 133-141.

[2] Vikas M, Athreya V, Limaye S. Changing a leopard's spots or how people spot leopards? Managing human–leopard interactions in urban India[J]. Wor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22, 26: 100431.

[3] Surve N S, Sathyakumar S, Sankar K, et al. Leopards in the city: the tale of sanjay Gandhi national park and tungareshwar wildlife sanctuary, two protected areas in and adjacent to Mumbai, India[J]. Frontiers in Conservation Science, 2022, 3: 787031.

来源:人在旅途多快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