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考资料:1.常伟,任金妹,沈毅.糖尿病"药"知道(二)[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34-34.2.乔乐.注射胰岛素,要注意这几点[J].家庭生活指南, 2024(3).3.钱伟.在家中注射胰岛素注意啥[J].糖尿病新世界, 2006(
参考资料:
1.常伟,任金妹,沈毅.糖尿病"药"知道(二)[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34-34.
2.乔乐.注射胰岛素,要注意这几点[J].家庭生活指南, 2024(3).
3.钱伟.在家中注射胰岛素注意啥[J].糖尿病新世界, 2006(1):49-49.
在广州定居的44岁的刘大富,是在建筑工地上摸爬滚打多年起家的包工头。早些年在工地打拼做工时,常常累的腰酸背痛,每餐为了省钱都是随便啃个馒头配榨菜对付过去。现如今生活条件慢慢富足起来,胃口也越来越好,每餐都是大鱼大肉吃不腻,身体也慢慢发出了抗议。
2014年3月初,刘大富扯着大嗓门一项项交代完工作,喉咙里干得直冒烟。他提起随身带的大号水杯放到嘴边,这才发现里面早就滴水不剩。实在是口干的忍受不住,他抬手胡乱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解开衬衫最上面的两颗扣子透气,快步走向办公室去打水。上午刚换的桶状水,他自己已经快喝掉一半,嘴里嘟囔着:“这工地太闷热了,多喝点水上趟厕所也好,就当给自己排毒了。”
4月10日,刘大富慢慢发现有些不对劲:自己口渴的情况像是个甩不掉的影子,变得频繁起来不说,而且早起照常系皮带时,需要再往小里挪一格才能紧紧扣上。站在体重秤上一量,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瘦了3kg。下班回家后说起这件事,妻子担心是他的肠胃吸收出了问题,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还是去医院查一查才能安心。
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俩就赶忙来到医院挂号排队。诊室里消毒水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闻得他直反胃。但直到刘大富看到自己的抽血结果后,下意识捂住嘴,惊讶得说不出话:空腹血糖检测值为10.8mmol/L,超过3.9-6.1mmol/L的正常范围。糖化血红蛋白8.5%,空腹胰岛素水平仅为2mU/L,空腹C肽水平降低到0.1nmol/L。再结合GADA检测实验(+)的结果,诊断为1型糖尿病。
在1型糖尿病的早期,患者就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小便和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典型表现。涵盖各个年龄段,不过多发于青少年群体。病因多与遗传因素和自身的免疫异常有关,使得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完全不足,所以起病也会比2型糖尿病更快一些。
看着刘大富一脸的焦急,医生耐心地解释道:“虽然糖尿病目前还无法完全根治,但只要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病情的。而你目前体内的胰岛素严重不足,降糖药已经没办法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只能靠外源性的胰岛素来进行补充,维持血糖的稳定。”
听到医生这么说,刘大富心里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决定积极配合,把自己的血糖稳定下来。拿到开的胰岛素针后,医生特意叮嘱他要按时使用胰岛素,千万不能私自停药。平日三餐要吃的清淡一些,改变自己的平时的饮食习惯。定期复查自己的血糖值,2个月后来医院复查指标。
刚开始的时候,他看着针头扎进自己的皮肤,心里还是有些发怵。但为了能控制好病情,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2个月。等他再次来到医院复查,听到医生说血糖水平慢慢稳定下来时,刘大富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觉得自己只要坚持打胰岛素,糖尿病也能得到控制。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了一年,刘大富渐渐习惯了和糖尿病“共处”的生活。
然而,意外还是打破了这份平静。时间来到2015年7月22日,刘大富像往常一样,伸手拉开抽屉准备胰岛素注射时,不经意低头一瞥,注意到自己的脐周附近鼓起了红豆大小般的肿结。他伸手摸了摸发现皮肤硬邦邦的,还伴随着瘙痒的感觉。本以为是夜里不小心被蚊子叮咬,于是顺手拿过花露水,对着肿结处喷了两下,想着过两天就能消退。
直到一周后的傍晚,刘大富锻炼完回到家浑身是汗,准备痛痛快快洗个澡。换衣服时手臂不经意扫到腹部肿块,一阵刺痛感传来。他赶忙凑近镜子查看,才发现肿块如今已经有指甲盖大小,红肿的范围不断蔓延。用手轻轻一挠,肿块周围的皮肤瞬间破皮,淡黄色液体渗了出来,手指轻轻一捻还有些黏糊糊的。刘大富顾不上许多,去药店买了块纱布盖住伤口,随后拦了辆出租车赶向医院。
入院后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3.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达到78%,提示有炎症反应发生。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脐旁有一直径范围约2厘米的不规则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杂乱,可见散在强回声光点。医生结合检查结果和症状表现,诊断为腹部局部脂肪液化。
医生看着体温计上38.1℃的读数,担心炎症感染进一步发展化,准备把他收治住院。但刘大富却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瞪大了眼珠,急得直跺脚,掰着手指说道:“大夫,这肯定搞错了!我自打一年前查出1型糖尿病,医生开的胰岛素我可是一针没落下,饮食一直都很清淡,饭后也会去户外做做锻炼。医生之前还说我血糖稳得很,这咋就莫名其妙冒出个脂肪液化?”
医生听到“胰岛素针”后,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在一番详细询问后,重重拍了下大腿:“唉,这胰岛素对于血糖的控制的确有不错的效果,操作也比较方便,但这绝不是让你高枕无忧的理由。虽说你没超剂量注射,但在打针时却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起初可能没啥明显危害,可长此以往,皮肤红疹、脂肪液化都会找上门,严重时甚至会急性休克,只能送到ICU抢救,到那时可就追悔莫及了啊!”
经过医生的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刘大富并不晓得,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至关重要。刘大富总是为了方便,总是在脐周附近注射。久而久之,该部位长期受胰岛素刺激,脂肪代谢紊乱,最终出现了腹部的脂肪液化。
医生建议正确做法是要在腹部、大腿、上臂等部位轮换注射。以肚脐注射为例,就是以肚脐为中心,在周围5厘米以外的区域,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每次注射点间隔2厘米以上。等一到两周后,可以再换到大腿外侧,同样遵循间隔规则。这样才能让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均匀“承受”胰岛素,降低脂肪异常的情况。
第二个错误就是刘大富为节省开支,一直错误的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在他的错误认知里,总觉得针头多使用几次无关紧要。但他没想到的是,针头在首次使用后,针尖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变钝,再次穿刺时,不仅容易增加疼痛感,还会使皮下组织受损更严重。
而刘大富一直没把胰岛素针头当回事,每次用完随手一放,下次接着用。他不知道,这样做问题可不小。用过的针头如果放置不当,还容易滋生细菌。一次次注射,细菌就容易顺着针孔直钻皮下。起初轻微的感染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可日积月累下来就容易给了腹部脂肪液化可趁之机。
最后一个误区,就是注射后针头的停留时间。刘大富每次注射完,总是迅速拔出针头。他不知道,这看似利落的动作,实则藏着大问题。当胰岛素注入皮下后,需要至少停留10秒左右,才能确保全部药液进入体内。
如果提前拔出,部分胰岛素会随针头流出,使得实际用的剂量可能会出现不足。虽然短期可能看不出大问题,但时间一久,积少成多的漏出量不仅会影响血糖控制,还会让残留胰岛素刺激皮肤,对于容易皮肤敏感的人来说,就容易引发炎症反应。
(注:《回顾:44岁男子长期打胰岛素,1年后脂肪液化,医生:他有3个误区》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来源:陈医生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