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元凶”找到,医生呼吁:两类食物,再喜欢也该忌口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胃总是不舒服,烧心、反酸,还有点胀,可能是胃炎吧?”
“你做过幽门螺杆菌检查吗?”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和我的胃病有关系吗?”

这是我在门诊中常听到的对话。事实上,很多人都未意识到幽门螺杆菌的危害。根据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研究,全球超过50%的人口携带幽门螺杆菌,其中近80%的胃癌病例与其直接相关。也就是说,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细菌,可能是危及你生命健康的“幕后黑手”。

今天,我们就聚焦幽门螺杆菌,聊聊它的危害,并重点讲解哪些食物是它的“帮凶”,为什么再喜欢也该远离。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专门生存在胃部的细菌,它的“技能”非常罕见:能在强酸环境中存活下来。想象一下,胃里的酸就像一锅“盐酸汤”,普通细菌早就被消灭得无影无踪,但幽门螺杆菌却能通过分泌一种叫尿素酶的物质,将胃酸中和,同时在胃黏膜上安营扎寨。

它一旦成功定居,就像“装修队”一样,对胃黏膜开始大肆破坏。胃黏膜就像一层保护胃壁的“防护服”,一旦被侵蚀,胃就暴露在胃酸的攻击下,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更可怕的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非常隐蔽。你可能以为它是“外来入侵者”,其实它更像是“熟人作案”:共用餐具、亲密接触、甚至不干净的食物或水,都可能成为传染途径。

既然幽门螺杆菌危害这么大,那我们该如何防范?除了定期检查和治疗外,饮食是关键的一环。研究发现,有两类食物堪称幽门螺杆菌的“帮凶”,再爱吃,也建议少碰。

盐是厨房中的“百搭调料”,但对于胃来说,过量的盐就是“灾难”。高盐食物会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让原本就脆弱的胃壁更容易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攻击。

生活场景:你是不是经常吃腌制食品,比如咸菜、酱菜、腊肉?别觉得这只是“老一辈的饮食习惯”。现代外卖中的高油高盐,也在无形中增加你胃部的负担。WHO早在2016年的报告中指出,摄入过量的盐会增加胃癌风险,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风险更是翻倍。

医生建议:每天的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5克以内(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腌制食品能少吃就少吃,吃饭时尽量减少酱料(如酱油、辣酱)的使用。

烧烤、腌熏和油炸食品虽然香气诱人,但它们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种物质被公认为强致癌物,尤其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前提下,会大大增加胃癌发生的概率。

生活场景:想象一下,周末的烧烤摊上,你点了一串烤肉、一瓶啤酒,边吃边聊,胃里却在经历一场“灾难”:高温加工的肉类中,亚硝胺和致癌物质在积累,而幽门螺杆菌正趁机对胃黏膜发起攻击。

医生建议:偶尔吃点烧烤解馋可以,但别让它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腌制烧烤如烤腊肠、熏鱼等,尽量避免。

当然,忌口只是防范幽门螺杆菌的一部分。以下3个生活习惯,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家庭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更容易感染。

幽门螺杆菌也可能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冷食物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

如果你长期有反酸、胃胀、胃痛等症状,建议做一次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一旦确诊感染,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抗生素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小李,是个典型的外卖族。每天三餐几乎都靠外卖解决,最爱点重口味的烧烤套餐。几个月前,他开始频繁出现胃痛,还伴有反酸。起初他以为是“吃辣吃多了”,直到有一天痛得直不起腰,才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胃黏膜已经有糜烂迹象。

在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同时,我建议他调整饮食习惯:减少外卖,远离烧烤和腌制食品,多吃新鲜果蔬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三个月后复查,幽门螺杆菌被成功清除,胃黏膜也恢复了健康。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并非危言耸听,它确实是胃病甚至胃癌的重要诱因。但好消息是,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它拒之门外。

记住这句简单的健康箴言:少盐少腌熏,分餐讲卫生,定期做检查。无论多忙,都别忽略你的胃,它是你身体的“发动机”,只有保护好它,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健康。

参考文献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及其防治策略》,发表于《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来源:文说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