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纪实之三:学科融合 自由探索动力足

360影视 2025-01-22 12:56 3

摘要: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人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始终把青年人才培养摆在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创新政策、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激励,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的政策和措施。其中,“青启计划”是青年人才职业起步阶段的“播种机”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人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始终把青年人才培养摆在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创新政策、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激励,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的政策和措施。其中,“青启计划”是青年人才职业起步阶段的“播种机”和“助推器”,旨在帮助青年学者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精于专业、勇攀高峰,成长为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栋梁人才。2024年“青启计划”启动以来,照亮了193名青年“学术新星”。他们在学术青春中书写理论华章,在田野画卷中描摹社会风光,在人生征途中笃行报国志向,身体力行讲述着社科青年的故事,一笔一画勾勒着社科青年的真实模样。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群青年学者正怀揣梦想奋力前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着力打造的“青启计划”,犹如航行中的明灯,照亮着青年学者的漫漫科研路。2024年,全院193名青年学人获“青启计划”资助,他们继承前辈学者的学术传统,将个人研究旨趣与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术传承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着青春智慧与力量。近日,本报记者走访获得“青启计划”资助的青年学者,听他们讲述一年来的治学心得。

在政策上为青年学者提供全面支持与保障的同时,“青启计划”在实际操作中也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然而,对青年学者而言,进入不熟悉的学科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确实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科跨度大,意味着科研耗时长,短期出不了成果怎么办?“青启计划”急青年之所急,将资助时间设置为三年,给足了青年人“坐冷板凳”的勇气。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衍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心态上,在“青启计划”护航下,他决定去探索“现代化背景下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与培育路径研究”这一“新大陆”,这是一个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民族学于一体的交叉研究领域,需要重新学习相关的政治学和民族学理论及研究范式。三年的时间,让张衍能够沉下心来,详细思考国家认同在中国语境和现代化背景下的概念内涵,逐步梳理国家认同相关理论及其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衍

“青启计划”带给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闫培宇最大的助力,是让他获得了强大的科研“外援”。闫培宇的项目“从数字资本到数字经济:对数字化的经济哲学研究”,涉及西方哲学、科技哲学、政治经济学与当代史等多个领域。在推进研究过程中,他频频向其他学科老师虚心求教,老师们也对他倾囊相授。这些强有力的“外援”不仅帮他解决了很多关键性问题,还会主动跟他分享重要文献。闫培宇说,这种良好的科研氛围让他干劲十足,有足够的信心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闫培宇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效儒也在“青启计划”支持下踏上多学科融合的求索之路。在他看来,“青启计划”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以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瓦件的手工业考古研究”为例,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对瓦件的科技分析较少,“青启计划”的支持使他有条件参与跨学科研究。2024年,他围绕研究计划,立足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队田野发掘工作,结合考古研究所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初步完成了学术资料的收集工作。2025年,他将继续深入瓦件制作工艺、生产经营层面的研究。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青年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

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张效儒

对于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贺杨来说,作为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人员,他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理论和全球议题。然而,西亚非所的研究特色是将一般性国际关系视角与区域国别研究相结合。这大大拓宽了贺杨的研究思路。在“青启计划”支持下,他以独立主持人的身份开展多学科融合研究。具体来说,国际关系研究多关注抽象的理论模型,而区域国别研究则需要深入分析特定地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这种学术转型使他重新思考起研究方法和视角的适用性,并在这两门学科视角间找到了适合的融合路径。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