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档历来是电影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今年的《蛟龙行动》,这部备受期待的国产大片,却在上映前因为营销问题遭遇了一次重大“翻车”。
春节档历来是电影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今年的《蛟龙行动》,这部备受期待的国产大片,却在上映前因为营销问题遭遇了一次重大“翻车”。
这部由林超贤执导、耗资超10亿元、历时7年打造的核潜艇题材电影,原本被视为春节档的强有力竞争者。它是2018年现象级电影《红海行动》的续作,不仅保留了张涵予、蒋璐霞等演员,还加入了黄轩、于适、段奕宏等实力派演员,以及人气偶像王俊凯客串。从题材到阵容,都堪称“全方位升级”。然而,接连不断的宣传失误,让这部电影在上映前就饱受争议。
营销翻车一:保密过头,观众满头问号
作为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蛟龙行动》在营销上选择突出“保密”这一卖点。但宣发团队发布的一条宣传视频,却让观众产生了“自相矛盾”的感觉。
视频内容强调,电影剧本因涉及国家机密,严格保密,甚至有些戏份的剧本无法直接发给演员,只能靠导演口述,演员再手写记录。而更夸张的是,视频中还展示了张涵予在拍戏时,当外国演员靠近,立刻将剧本收起。
这条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大量吐槽:
逻辑问题:既然剧本如此保密,为什么电影上映后观众还能看到完整内容?难道要让观众签署保密协议?
刻意制造紧张氛围:张涵予“神色紧张收起剧本”的表演过于刻意,被网友戏称为“致敬张艺谋震惊体”。
有网友调侃:“为了国家机密,我决定不看这部电影了。”甚至有人戏谑道,“电影需要趁影院空无一人时播放,以防泄密。”这一宣传视频彻底翻车,不仅没能传递电影的核心卖点,反而被嘲讽为“南辕北辙”的反面教材。
营销翻车二:活动失策,反衬尴尬处境
营销危机不止于此。在春节档宣传活动中,某平台为档期内的六部电影设立多个奖项,几乎所有电影都获得了奖项,唯独《蛟龙行动》未获提名。这一结果引发了外界对《蛟龙行动》市场表现的担忧。
网友普遍认为,“所有人都有奖,唯独你没有”更像是一种公开的“羞辱”,反而放大了《蛟龙行动》的困境。电影的“想看人数”也因此在同期影片中垫底,口碑尚未形成,负面声音已开始蔓延。
林超贤的背水一战
《蛟龙行动》的预售票房不佳,对导演林超贤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过去几年,林超贤执导的多部影片均未达到预期:
2020年,《紧急救援》因档期调整遭遇票房失利,最终亏损超5亿元
2024年的《爆裂点》口碑与票房均不理想,再度亏损1.7亿元。
如今《蛟龙行动》被林超贤视为翻身之作。为了这部电影,制作团队耗费巨资,1:1搭建了120米长的核潜艇场景,并为演员安排了长达7个月的专业训练。林超贤亲力亲为,甚至在水下工作时间比演员更长。他希望这部电影能复制《红海行动》的成功,再次证明自己在动作片领域的实力。
影片本身能否挽救口碑?
尽管营销层面饱受批评,但业内人士对影片内容的评价却相对积极。春节档前的内部看片会上,有媒体表示电影质量不俗,部分拍摄技巧和动作场面堪称“拔尖”。
目前,制作方已紧急删除了引发争议的视频,并调整后续宣传策略。但这一波操作能否挽回观众的信心,还有待时间检验。
营销的得与失:从《红海行动》到《蛟龙行动》
作为林超贤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红海行动》凭借硬核的动作场面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一举拿下36亿元票房,成为国产动作电影的标杆。然而,《蛟龙行动》却因过度营销和逻辑矛盾,尚未上映便陷入风评危机。
过度营销的反噬提醒电影人,观众的关注点在电影本身,而非“花哨”的宣传噱头。只有用高质量的内容和真诚的表达,才能赢得市场和口碑。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尽管前路坎坷,但也许《蛟龙行动》在上映后能以内容取胜,逆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林超贤的背水一战,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