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目前,中国一共举办过两场奥运会。分别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头条深一度#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截至目前,中国一共举办过两场奥运会。分别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
这两场赛事的举办,让中国的大国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认知,也得到了进一步刷新。
既然如此,我国为何不再申办奥运会了?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智慧和远见?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跟以下五大因素有关:
首先就是,奥运会的投入太大了。像场馆建设、交通基建、安保、赛事运营、舞台搭建、宣传推广等,都得花钱。随便一个项目,都是几十上百亿的投入。
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投入了将近3000亿人民币。其中的大部分资金,就用在了建鸟巢和水立方上面。
此外,像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更是花费了280亿美元,用钱用的跟流水一样。
至于最贵的一场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足足花费了597亿美元。这么多的钱,都能造一艘核动力航母了。
可见,投入成本太大,是制约奥运会再办的一个重要关卡。
至于第二个因素,则是奥运会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简单来说就是亏损太大了。
据统计,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不少奥运会相继都出现了亏损情况。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就亏损了80亿美元。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也亏损了20亿美元。
尤其是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更是亏损了210亿美元。这巨大的亏损额度,对于任何一个主办方而言,都显得肉疼。
就拿东京奥运会来说,其基建和维护都是严重超预算。
比如主场馆和奥运村的21栋楼,也就是专门用于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那块场地,投入就超过了20亿美元。
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赛事推迟了一年。而这一年的场馆维护开销,就高达28亿美元。
这还没完。如果再加上门票销售的冷清,赞助商的凋敝,酒店业、航空业、餐饮业的收入疲软,这笔亏损额还将变得更大。
可见,举办任何一场赛事,它的沉没成本都是不可估量的。既然办奥运会这么亏,那今后咱们再申办奥运会的话,就得仔细斟酌了。
至于这第三个原因,则是举办奥运会的影响力,已经发生了变化。
众所周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我国就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实力与魅力,让世界人民为之一震。
这也很正常。以前的中国,在外界看来完全是积贫积弱的典范,始终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
随着2008年奥运会一开,各国聚光灯、记者、摄影机齐聚北京。一时间,各国人民纷纷见识到了中国的强大。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于中国的旧有认知,就得到了巨大的刷新。这就是办奥运会的意义所在。
同理,当年的日本也是一样。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刚刚经历一番大的变革。新干线建成、东京塔建成、环首都高速公路建成,整个日本焕然一新,堪称东亚工业强国中的典范。
然而,那时候的世界人民,对于日本的认知,还停留在国力低微上面。既然如此,日本干脆拉开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序幕。
随着奥运会的举办,一时间,各国对日本的印象,开始从以前的“昭和男儿”,变成了“整洁、有序、发达、先进的日本”。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就在无形之中被提升了。
当然了,像奥运会这种赛事,可能存在一个“一次性怪圈”。现在再举办一次的话,大概率就没有第一次那么有吸引力了。
比如2021年东京奥运会,就显得效果不佳,繁华不再。
也正因如此,所以我国并没有打算一直蹭奥运会这个热度。毕竟大家对于中国的认知,已经逐渐全面化。奥运会再继续办下去,宣传效果估计就得大打折扣了。
更何况,如今的中国,已经无需奥运会来证明自己。
像六代机、航母、第二经济体量、第一工业强国、基建狂魔等,哪一个不是一张耀眼的名片?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在国际上吊打一片国家。
当这些实力纷纷具象化以后,奥运会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至于这第四个因素,则是其他赛事的叠加,已经冲淡了奥运会的单一经济效果。
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多场大型国际性赛事,可谓是数不胜数。比如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成都大运会等,都是我国在运动场上演绎的杰作。
而这些赛事,足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再办奥运会的权重,就显得越来越低了。
就拿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来说,它带动的冰雪经济,就催生了一批附加行业。
比如当地滑雪场的门票收入、滑雪教练的授课收入、民宿老板和餐饮老板的商品收入等,都是冰雪运动给带起来的。
按照相关从业人员的说法,一套雪服的价格,就达到了上千元。
如果是雪板加雪鞋再加固定器,整个配套价格都达到了2000元左右。如果还要选择中高端品牌的话,价格甚至能超过万元。
据相关机构统计,滑雪运动每投入1元,就能带动7元的社会收益。按照这种趋势进行发展的话,预计在2025年,这将是一个万亿市场。
可见,全民的冰雪运动热,可以将各行各业的经济,进行全方位带动。当大家都参与到这类活动中以后,整个冰雪消费市场就能被激活了。
冰雪运动如此,其他运动亦是如此。随着我国举办的赛事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今后将会创造出更多的“XX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奥运会所能带来的单一经济类目,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除了以上四个经济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影响着我国对奥运会的申办热情,那就是兴奋剂风波。准确来说,是为了避免卷入兴奋剂风波。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运动员频繁被某些机构给针对。而针对借口,就是兴奋剂。
比如在2024年8月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的营养师于良,就发了一张吐槽帖子。
按照于良的说法:“中国游泳队到巴黎的10天时间里,兴奋剂检查次数就超过了200次,平均每人每天查5-7次”。
“像早上6点的时候,队员们还没睡醒,工作人员就过来查了。中午午休工作人员也来查。到晚上9点多,也就是休息的时候,工作人员还要来查”。
参与检查的某外国工作人员甚至表示:“这样频繁的次数,对中国运动员太苛刻了”。
可见,国际上的某些机构,确实有针对中国运动员的意味。既然人家都这么针对了,那我国再热情澎湃的举办奥运会,就有点“热脸贴冷屁股”了。
那兴奋剂这块,究竟跟中国运动员有没有关联呢?换句话说,服用兴奋剂的评判标准到底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就得由某些国际机构亲自解释了。
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在审查运动员时,一般都会看一些权威医学证明,以及综合评估报告,通过这些内容,来判断是否给运动员药物豁免权。
只不过,这些所谓的“证明”、“报告”,几乎都是由西方的医学机构所主导的。
你服没服兴奋剂?服用的是不是兴奋剂?判定权都在西方手里。在这种情况下,各种针对运动员的兴奋剂风波,也就层出不穷了。
到了后面,美国更是搞出了USADA这个组织,也就是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它时而与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平起平坐,时而凌驾于世界反兴奋剂组织之上。
对于兴奋剂的范畴,USADA也具有一样的判定权。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压力就更加大了。
等于兴奋剂的定义权和解释权,都在你老美手里,那其他国家还玩什么?
也正因如此,所以这些年美国的游泳队,常常出现一堆“紫薯精”,让人大跌眼镜。毕竟个个都是“哮喘狂魔”,磕药都磕上瘾了,脸不变紫才怪。
既然兴奋剂的判定标准,都被西方牢牢掌控了。那接下来的奥运会申办,就不再那么吸引人了。
如果下次咱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万一又陷入了兴奋剂风波,赛事被搅的一团浑水,该怎么收场?可见,“兴奋剂”这个问题,也是拦在奥运赛事上的一道难关。
结尾当然了,总体来讲,奥运会的举办,还是意义非凡的。
能成功举办奥运会这个世界级赛事,就说明了该国经济实力的强大,组织能力的强大,军事保障能力的强大。
与此同时,它也意味着该国历史文化的悠久,社会治安的良好,且具有庞大的国际影响力。
换言之,奥运会就是评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大考。当你考出了好成绩,世界人民也就为之眼前一亮。至于下次还考不考?这个就得看考生接下来的心情了。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网【算算奥运经济账】
环球网【办冬奥会成烫手山芋?英媒分析:“缺乏兴趣”最突出原因是成本】
北京日报客户端【奥运会为何烧钱,又如何赚钱?“亏本”的奥运会还值得办吗?】
#头条深一度#,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来源:说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