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轻人回家过年最常见的社交活动是“拜年”。离开原生城市的他们,要再次面对父辈的社会联系,去拜访亲戚朋友,由于大家没有共同生活环境,平时没有一些可以联系起来的工作、生活交集,跟他们能否拥有共同话题是个问题,有一种社交恐惧,以及互惠焦虑。
文|熊希灵(心理学博士,心理学资深博主)
本文由作者参加九派新闻“九派圆桌”直播《都5202年了,年轻人过年能不能有点新意思》讨论时的发言整理而成,发布前经作者审阅。
【1】年轻人不爱拜年?因为有互惠焦虑
年轻人回家过年最常见的社交活动是“拜年”。离开原生城市的他们,要再次面对父辈的社会联系,去拜访亲戚朋友,由于大家没有共同生活环境,平时没有一些可以联系起来的工作、生活交集,跟他们能否拥有共同话题是个问题,有一种社交恐惧,以及互惠焦虑。
年轻人在成长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很多长辈照顾,过年回去想有一些回馈,也有一些受制于个体的能力,情感上担心以什么度维系跟长辈的关系。互惠是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规范,别人帮助了我们,哪怕我们不喜欢这个人,也一定会想办法会去回馈他,因为要符合社会规范准则。
过年互相拜访,最熟悉的当然是红包,给晚辈红包,自己曾经是晚辈接受了长辈红包,现在成了大人,也要给晚辈派红包。这是典型的互惠规范。
对社会交往能力不那么强的人来说,这时候容易陷入两种焦虑感受。第一,逃避,不希望跟别人建立太多的关系,一旦建立了互惠联系,好像被别人道德绑架,不得不做一些回馈,其次还会产生负疚感,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心里一直惦记着什么时候还这份人情。
现在用短信的方式拜年,很常见。后来发信息太多,一到那个时间点,手机满屏都是,的确也会让人麻木。想要差异化,可以想一想两个人之间曾经有过的回忆,或是真心想表达的一些独特祝福。对于只是礼貌性的维持联系人,发个信息差不多就可以了。
有人一回家就会被父母催婚,逼婚话题每年都会很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有一个理论叫死亡恐惧管理,人上了年纪,跟其他动物不一样,没有任何威胁,都会意识到自己有一天终将死去。死亡阴影从成年以来就会笼罩一生。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方式缓解焦虑感,最明确、直接的就是基因传递下去,这可以说是非常本能的反应,反映在父辈外显行为上,希望子女早一点结婚,抱上孙子、孙女。
另外涉及到的一个社会规范,就是父母辈生活在原有社会环境里,会互相比较,比较子女有没有出息,子女立业有没有成家?有没有抱上孙子,这种不可避免的社会比较,自然也会加深焦虑感,最终压迫到年轻人身上。
【2】亲戚的疏离感,是我们被迫要与之产生交集造成的
过年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还是两个大家庭的事,大家很怕礼节性、被绑架的方式去拜年,对于年轻小夫妻来说,无论去哪一边过年,都是一种负担。但父母长辈一定希望小孩来自己这一边过年,它作为一种仪式,有很强的社会规范属性。
这里还涉及亲戚之间的比较。他们在一起就问,怎么你们家小孩今年没来过年?父母有很强的无形压力。被听到的人会觉得很没面子,小孩都不听自己的,自己失去了掌控感。这种压力又会把焦虑感传递到自己的子女身上,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冲突。
面对父母的需求,年轻人如果能用其它形式来弥补,那过年本身很多事情是好商量的,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上头,就不好商量了。
有人对亲戚有一种疏离感,变成一种俯视,因为我们被社会规范给束缚,必须要去跟别人产生交集,这时被强迫感会产生异化,让我们会觉得是要强行去维系关系,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跟别人交往。
疏离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产生一些变化和差异,年轻的时候,很多事情可以自己来解决,父母如果身体还比较好,即便自己不在身边,也不需要过多操心。但随着年纪增长,中年以后可能会慢慢发现,远亲不如近邻,父母有点病痛,自己没法及时赶到身边,曾经不是很想联系的亲戚却能够雪中送炭,还得有一些实际利益方面的往来,这时候疏离感会产生变化。
大家面对亲戚能产生一点优越感,还真得感谢国家提供了一个安全、工业化程度相当高的社会环境,在大城市里面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物流的便捷。举个例子,大家看美国很多电影像《速度与激情》、《教父》,一直都在强调 family family,因为一旦失去了家庭的庇护,他们的生存会面临很大威胁。但现在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高度发展、治安环境也相对良好,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实现很多个人的抱负,自然而然的不再花很多精力去维系情感纽带。
【3】春节是一个营造家庭集体记忆的非常好的机会
过年的聚会上,不妨放下自我,更多关注别人。
心理学有一个聚光灯效应,每个人在公开的场合里面总觉得,自己一举一动都被别人注视,其实不是。心理学有一个很经典的实验,实验员在受试脸上通过化妆的方式弄出一道明显的伤痕,受试者可以从镜子里面看到自己脸上的伤痕,之后研究人员说,我们来给伤疤上面商店润肤油,免得它开裂。一边这么说,一边就把伤疤抹掉。接着要受试者去跟别人谈话,之后研究员问他们谈话的情况。受试者报告说,他们觉得自己因为脸上的伤痕受到歧视。但其实他们的脸上并无异常。
这就是聚光灯效应。就是说人们的自我意识太强,总觉得自己好像是站在一个舞台上被别人注视挑剔自己一举一动是否有异常。
我们在公开场合,包括跟亲戚的聚会、年夜饭场合,并不一定每个人都关注你,做好自己,表现真实自我,是最自然放松的状态。当然可以多关注一些你的亲戚,赞扬别人——他们无非是希望得到你的认可。
和亲戚的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问及收入、工作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直接的社会比较。对于收入问题,回答高了,别人看到你过得太好,不高兴,回答的很低,别人看到你过得很窘迫,你自己也难受,最好是用一点点幽默的方式带过。
像我自己,在高校工作,别人问起我工作,很多人都会出于刻板印象、世俗套路都会说,你们在高校里面自由,每天不用打卡上班,还可以自己出去接外面的项目,赚钱又多,一定过得很爽。我一般会赶紧谦卑地说不是,现在高校压力也很大,包括我自己,在市场上没有很好的竞争力,才来学校象牙塔里工作。
我个人并不是一个非常擅长幽默的人,就展示自己生活当中的困扰,正常人都会有一定的共情和同理心。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印象管理,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策略适配性格。
我们打扮光鲜去职场面试,都会尽力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有时候你表现过度,不一定适配。
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大家过年多呈现自己积极的一面,有一个词叫先假扮,慢做到,职场当中那些面试撒了一点点谎,稍微刻意拔高自己一点点的人,职场表现不一定更好,但心理很健康,他会愿意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到,这称之为积极幻觉,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机制。
有个很好的公益广告片叫筷子,大家吃年夜饭,夹共同的菜,过年的氛围能凝聚记忆、仪式感、满意感,一家人通过贴春联、做手工等完成一个合作的仪式,加强人跟人之间的连接、自己跟过去体验的连接。现在年轻人既然害怕被长辈们捆绑问催婚话题,不如主动一点,把长辈们拉入自己的世界,比如集福、抢红包活动,这也有助于营造共同记忆。
我觉得过年,一年一度只有这么一次机会,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大家相聚在一起,值得珍惜。每一年都有很多不同的体验和回忆。从我的角度来说,有一个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小时候、青春期以前,最期待过年,有新衣服穿,有红包拿,又有好吃的,跟大人在一起,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非常热闹,比如放烟花等等。到了青春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更多想要跟自己同学一起玩,而不是跟家庭成员相聚。自己出来工作,一开始也会被亲戚问很多工作、学业,的确产生了一些逆反的感受,不愿意过年。
当自己成家立业,自己已经是半个长辈,也会向和自己青春期差不多大的弟弟妹妹,询问曾经长辈问过我的一些问题,这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很蠢。曾经讨厌的那些问题怎么就问出口了?但自己真的是很单纯的想去关心一下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越来越多体验人跟人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需要自己用心付出一些情感成本维系,才能够获得一些自己或许意想不到的人生收益。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