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全球患病率5.1%,东亚最高,特殊部位和新方案要关注!

360影视 2025-01-23 20:50 2

摘要: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多种表型,如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鼻部增生肥厚和眼型玫瑰痤疮。全球范围内,玫瑰痤疮患病率约为5.5%,主要累及青中年女性群体。当前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局部和口服抗炎及抗微生物药物,但疗效尚不理想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皮”荆斩棘——2024年玫瑰痤疮相关研究新进展!

本文整理 | 晨晨

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多种表型,如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鼻部增生肥厚和眼型玫瑰痤疮。全球范围内,玫瑰痤疮患病率约为5.5%,主要累及青中年女性群体。当前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局部和口服抗炎及抗微生物药物,但疗效尚不理想,且暂无根治药物。

2025年1月13日—16日,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的指导下,医学界主办了“‘皮’荆斩棘——2024皮肤年度盘点”线上会议,汇聚10位大咖,涵盖银屑病、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天疱疮等8个疾病领域。

本期年度盘点,医学界邀请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蒋献教授,与大家共同交流有关2024年玫瑰痤疮的前沿进展。在过去的一年,玫瑰痤疮的相关研究又有哪些新进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直播回放

基础研究新发现,玫瑰痤疮潜在治疗新策略

蒋献教授介绍道,玫瑰痤疮遇热刺激会发生皮损的加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皮肤科郑捷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导致玫瑰痤疮发生的直接外界因素是“热”,是外界温度的上升诱发了面部红斑与潮红[1],提示玫瑰痤疮是一种热敏感相关的皮肤疾病。

图1.4组热刺激前后使用Tivi700的生物物理参数。ETR组与HC组TiVi AU的百分比变化显著更高(P=.015)。(图源参考文献)

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在玫瑰痤疮发病中也有重要作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李吉教授团队发现热、酒精、辣椒素等因素刺激下,感觉神经被激活并分泌CGRP,后者与γδT细胞上受体结合并介导其增殖活化,最终导致玫瑰痤疮免疫紊乱[2]。

图2.来自Nav1.8RFP小鼠辣椒素处理的皮肤的代表性全装图像(图源参考文献)

李吉教授团队还发现,LRRC4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调控外周神经分泌神经肽,进而促进玫瑰痤疮的皮肤炎症和血管扩张。这一研究发现强调了玫瑰痤疮遗传筛查的重要性,揭示了玫瑰痤疮神经源性炎症的遗传基础及致病机制,为未来玫瑰痤疮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神经干预靶点[3]。

图3.Lrrc4突变促进小鼠玫瑰痤疮的发展(图源参考文献)

表1.2024年玫瑰痤疮基础研究进展

东亚患病率最高!玫瑰痤疮需从不同视角关注

1.全球痤疮与玫瑰痤疮患病率调查

近年来,玫瑰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取得了诸多新进展。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Jean-Hilaire Saurat教授对全球20个国家50552名≥16岁个体进行调查[7],发现全球痤疮总患病率20.5%,玫瑰痤疮患病率5.1%;玫瑰痤疮在25-39岁人群中最高(3.7%),其次是40至64岁人群(2.9%);地理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关于玫瑰痤疮,东亚患病率最高,非洲最低。

玫瑰痤疮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更高,耻辱感更强。因此,蒋献教授建议道:“临床医生要更加关注玫瑰痤疮患者的心理状况。另外玫瑰痤疮高达5.1%的患病率,也是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关注的疾病。”

图4.痤疮、玫瑰痤疮的患病率,以及两者的患病率,具体取决于年龄、性别和地区(图源参考文献)

2.特殊部位的玫瑰痤疮

2024年,蒋献教授团队对215例不同年龄段男性玫瑰痤疮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男性玫瑰痤疮患者的鼻部受累和鼻部损伤的发生率更高;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45岁及以上的患者通常表现出更复杂和严重的症状;而30岁以下的患者则可能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且其治疗期望较高[8]。

图5.根据多变量分析,男性早发性玫瑰痤疮的危险因素。(图源参考文献)

国外一项针对头皮玫瑰痤疮的回顾性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发现[9],头皮玫瑰痤疮常常被忽视,医生评估的受累率高于电话访谈的结果,提示了头皮检查的重要性;头皮玫瑰痤疮主要影响男性,尤其是Fitzpatrick皮肤类型Ⅰ-Ⅱ型患者;早期诊断头发玫瑰痤疮有助于其他头皮炎症性皮肤病(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区分,促进早期治疗。

蒋献教授总结道,针对发病机制的新研究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通过临床研究中对患病率的总结,包括对玫瑰痤疮临床特点的研究,提示了要从不同视角来关注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特点。

玫瑰痤疮的临床治疗:新药物与新策略

1 白细胞介素-17

目前,靶向IL-17的药物在皮肤科应用日益广泛。白细胞介素17(IL-17)是一种高度通用的促炎细胞因子,对多种过程至关重要,包括宿主防御、组织修复、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癌症的进展。

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晚期可能导致纤维化,IL-17A与炎症和器官纤维化相关,但在玫瑰痤疮晚期纤维化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杨洁教授团队[10]通过LL-37诱导小鼠玫瑰痤疮样皮损,并给予IL-17A中和抗体治疗,结果发现IL-17A中和抗体通过抑制CXCL5/CXCR2轴的激活,缓解了玫瑰痤疮皮肤组织中的炎症和纤维化过程,显示出其在治疗晚期玫瑰痤疮相关纤维化中的潜力。

2 益生菌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吉教授联合南昌大学陈廷涛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11],通过从健康志愿者粪便中分离筛选了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23-006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23-008菌株,利用LL-37诱导小鼠玫瑰痤疮样模型评估益生菌的干预效果。研究发现L.salivarius 23-006和L.paracasei 23-008通过调节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和肠道微生物群,改善玫瑰痤疮,提供了治疗玫瑰痤疮的理论依据。

蒋献教授补充道,目前已经开始在人体中进行临床试验,评估益生菌干预缓解玫瑰痤疮皮肤炎症的疗效。

3 CGRP抑制剂

众所周知,玫瑰痤疮患者可合并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发现玫瑰痤疮患者中偏头痛的患病率升高,同样偏头痛患者中玫瑰痤疮的患病率也升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就是联系这两个疾病的关键靶点,它首先在偏头痛中的作用被发现且阐明。在2018年,CGRP抑制剂-厄瑞奴单抗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偏头痛。

神经源性炎症是由神经肽的释放介导的,例如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蛋白(CGRP)[12]。当感觉神经受到某些刺激时,它们会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神经肽来传递信号。SP和CGRP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经典神经肽,从而介导血管效应。丹麦Nita K F Wienholtz教授团队进行的一项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13]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玫瑰痤疮群体血浆中CGRP水平上升。感觉神经分泌CGRP作用于小动脉平滑肌,促进血管扩张,同时促进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进而导致炎症反应。这一研究表明CGRP在玫瑰痤疮的神经源性炎症相关表型中起着重要作用,揭示了靶向CGRP信号的药物在治疗玫瑰痤疮中有着巨大潜力。

图6.健康对照与根据年龄和性别调整的玫瑰痤疮个体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mol/L)血浆水平。(图源参考文献)

丹麦Nita K F Wienholtz教授团队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另外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及单组非随机对照试验[14],选取了30名符合条件的玫瑰痤疮患者,接受每4周一次、为期12周的140mg Erenumab治疗。主要评估红斑和潮红天数的变化。

研究发现,Erenumab可能有效减少玫瑰痤疮相关的潮红和慢性红斑,CGRP受体抑制在治疗玫瑰痤疮红斑和潮红中具有潜力,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验证这一发现。

蒋献教授补充道,目前有关CGRP抑制剂(比如Erenumab)在美国已经开展了临床试验研究,研究证实Erenumab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还没有针对玫瑰痤疮的适应证,期待未来会有大样本或者临床真实世界的试验研究证实Erenumab在玫瑰痤疮治疗的巨大潜力。

表2:玫瑰痤疮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助力损容性皮肤病精准诊疗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各行各业,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对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皮肤领域的多组学技术应用阐释了皮肤疾病发病的机制并探索了精准治疗分子靶点;人工智能赋能疾病临床诊断的管理,创新材料助力皮肤疾病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吉教授团队[21]通过整合测序数据,并对其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鉴定两个玫瑰痤疮亚型的特征基因集,并基于特征基因构建线性回归诊断模型,通过Connectivity Map预测两种亚型的潜在治疗方案。结果显示,列线图的AUC为0.9376(95%置信区间(CI):0.8898-0.9855;P

这一研究发现揭示了玫瑰痤疮内部存在分子表型独特的亚型,亚型1是神经血管生物标志物表达升高,神经递质合成、传递和功能相关通路的玫瑰痤疮(RHNAG),亚型2是炎症相关通路为主的玫瑰痤疮(RLNAG);强调了RHNAG诊断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稳健性和更高的精度,可指导临床诊疗决策。

图7.RHNAG诊断模型在NR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图源参考文献)

蒋献教授团队通过评估ChatGPT回答玫瑰痤疮患者常见问题的可靠性及临床适用性[22],结果表明ChatGPT的回答在内容可靠性和临床适用性上均表现出高水平,适合用于玫瑰痤疮患者的教育。

总结

蒋献教授总结道,2024年玫瑰痤疮领域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基础研究方面,玫瑰痤疮发病机制取得新突破。热刺激试验和遗传筛查揭示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是玫瑰痤疮的病因基础;蛋白组学和磷酸化蛋白组学绘制出玫瑰痤疮的分子调控网络图谱。

临床治疗方面,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为玫瑰痤

疮治疗开辟新思路。IL-17A抗体、JAK抑制剂等靶向治疗为顽固性玫瑰痤疮带来曙光;益生菌、氨甲环酸等有望通过调节皮肤屏障和微生态改善玫瑰痤疮;激光治疗方案需根据玫瑰痤疮亚型和患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循证医学支持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头皮、男性、不同年龄段玫瑰痤疮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专家简介

蒋献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主任

四川大学前沿中心皮肤病学研究室主任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委兼激光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委兼老年学组组长

四川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激光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更多皮肤前沿内容

快来“医生站网页版”瞧一瞧👇

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