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酸性多糖通过阻断细胞粘附和侵袭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转移

360影视 2025-01-24 08:41 2

摘要:肿瘤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治疗手段效果不佳。许多蘑菇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癌作用,桑黄(Phellinus linteus)酸性多糖(PL)此前被发现对肿瘤生长和转移有抑制作用,但对其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的研究较少。研究旨在探究桑黄酸性多糖对黑色素瘤

出版日期:2006年

发表刊物:《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论文作者:Sang-Bae Han,WL Chang,JS Kang,YD Yoon,KH Lee,K Lee,SK Park,HM Kim

肿瘤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治疗手段效果不佳。许多蘑菇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癌作用,桑黄(Phellinus linteus)酸性多糖(PL)此前被发现对肿瘤生长和转移有抑制作用,但对其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的研究较少。研究旨在探究桑黄酸性多糖对黑色素瘤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

材料准备

获取雌性C57BL/6小鼠、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脂多糖(LPS)、阿霉素等材料,制备桑黄酸性多糖(PL),并对其成分和分子量进行测定。

实验模型建立

通过尾静脉注射B16F10细胞构建小鼠体内肺转移模型,观察桑黄酸性多糖对肿瘤转移的影响。体外实验中,利用基质胶包被的培养板进行细胞粘附实验,采用BD BioCoat Matrigel侵袭小室进行细胞侵袭实验,评估桑黄酸性多糖对癌细胞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细胞活性检测

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分别检测PL对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和脾细胞产生多克隆IgM的影响,以评估PL的免疫调节作用。使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PL和阿霉素对B16F10细胞的细胞毒性。

数据分析

体内实验结果取10只小鼠样本,体外实验结果为三次重复样本均值,采用Student's t检验分析数据,计算标准差(SD)和P值。

实验结果

抑制肿瘤转移

PL显著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肺转移,10、30和100mg/kg的桑黄酸性多糖分别使肺转移频率降低30%、77%和80% 。

抑制癌细胞粘附和侵袭

桑黄酸性多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B16F10细胞与基质胶的粘附,10、30和100μg/ml的PL分别使细胞粘附减少28%、62%和75%。同时,桑黄酸性多糖有效抑制细胞侵袭,相同浓度下分别使细胞侵袭减少23%、79%和89% 。

激活免疫细胞

桑黄酸性多糖能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和RAW 264.7细胞产生NO,还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B细胞产生多克隆IgM,表明桑黄酸性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细胞毒性

桑黄酸性多糖在高达100μg/ml的浓度下对B16F10细胞无毒性,而阿霉素表现出强细胞毒性。

抑制转移的双重机制

一方面,桑黄酸性多糖可能通过激活宿主免疫发挥抑制肿瘤转移作用,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对抗肿瘤细胞中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桑黄酸性多糖对癌细胞有直接作用,它抑制了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粘附和侵袭,但在体内实验中具体影响癌细胞转移的环节还需进一步研究。

与其他研究的差异

本研究中桑黄酸性多糖对B16F10细胞无毒性,而其他研究显示桑黄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促凋亡作用,这种差异可能源于多糖制备方法不同,多糖的生物学活性受其水溶性、分子量、分支度和构象等因素影响。

结论

研究证实PL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转移,且具有免疫增强和直接抑制癌细胞粘附的双重功能,为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潜在靶点和理论支持。

桑黄酸性多糖能有效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转移,其机制与激活免疫细胞和直接抑制癌细胞粘附、侵袭有关。然而,桑黄酸性多糖在体内抑制癌细胞转移的具体机制以及其成分和结构 - 活性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桑黄多糖的抗癌作用,为癌症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 本文章由千济方桑黄医学研究院整理,仅供学术交流,欢迎指正。


来源:qj千济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