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熊继光老师关于意识复制问题

360影视 2025-01-22 06:07 2

摘要:在张祥前的统一场论中,意识被定义为大脑中带电粒子和离子的运动形式,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这种观点为意识的复制和转移提供了理论基础。统一场论的意识论是对意识彻底的解释,比现今学术界其他乱七八糟的解释靠谱的多。既然意识是信息,它一定可以复制。然而,质疑和反对的人认为:

前言

在张祥前的统一场论中,意识被定义为大脑中带电粒子和离子的运动形式,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这种观点为意识的复制和转移提供了理论基础。统一场论的意识论是对意识彻底的解释,比现今学术界其他乱七八糟的解释靠谱的多。既然意识是信息,它一定可以复制。然而,质疑和反对的人认为:

1. 意识的转移和存储仅靠数字化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脑中的脑脊液对信息传递有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脑脊液的化学信号和缓冲功能无法通过人工场扫描技术复制,从而质疑意识复制的可行性。

2. 把碳基生命的脑部信息 ,全部存入硅基“生命”(芯片,计算机)是不太可能的,至于把硅基“生命”存储的不完整信息,复制到脑中空空的成年人,是不大可能有原来的那个人一样的脑功能的。
以下是对反对派观点的全面回答。

一个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的身体,一部分是人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有时候简称意识。 人的思想意识是人大脑中带电粒子、离子的运动形式,意识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体,也不是物体的一部分,也不是具体的化学物质,而是物质的运动形式。本质上属于信息,因为信息的本质就是物质的运动形式。 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关键的是思想意识的不同,而不只是人身体的差异。 人的核心是思想意识,人的身体只是人思想意识的一个载体,身体的差异是无关紧要的。 人身体如同电脑主机、键盘、鼠标这些硬件,而思想、灵魂如同电脑的程序软件。 人身体如同手机,思想意识如同手机里面记录的内容和运行的程序。

意识起源于生物进化过程中对行为的控制需求。从简单生物到人类,意识逐渐复杂化,形成了自我检测等特殊意识。早期生命由闪电作用形成氨基酸和蛋白质,逐渐进化出感觉和控制系统。意识是生物进化的一部分,与生命共同进化。

意识属于信息范畴,不能用质量或体积衡量。现代研究发现,成年人的大脑意识信息量约为8000亿GB,相当于100亿部80GB内存的智能手机。

意识的形成和传递依赖于神经元的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但这些信号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脑脊液虽然在大脑信息传递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功能可以通过人工场替代。

二、人工场的作用

电生磁,磁生电,变化的电磁场可以产生引力场。人工场技术基于张祥前统一场论,场的本质是物体周围圆柱状螺旋式运动的空间。螺旋运动直线方向电场,旋转运动磁场,旋转加速度引力场,螺旋运动发生偏转是核力场。

人工场扫描除了具有了电能所有的功能外,还可以影响时空,就是对空间照射,可以影响局部范围内的空间长度和空间中发生事情时间的长短。 也可以通过影响时间、空间进而影响空间中存在的物体,令物体运动。 人工场扫描设备发出的正引力场,对物体照射,可以增加物体的质量;产生的反引力场对物体照射,可以减少物体的质量,可以一直减到零。 物体一旦处于零质量的激发状态,就会突然以光速运动。 物体一旦处于接近于零质量的准激发状态,虽然不会以光速运动,但可以穿墙而过,并且,物体和墙都完好无损。

人工场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光速飞行器:人工场扫描可使飞行器质量归零,实现光速飞行,是飞碟的飞行原理。

2.冷焊技术:物体在准激发状态下无阻力焊接,提高建筑和工业制造效率,降低成本。

3.人工信息场:可对人体探测、冷焊、手术、定位原子分子,传输物质,治疗疾病,实现无药物时代。

4.全球运动网:通过人工场扫描实现瞬间移动,人员和商品可在一秒钟内到达全球任何地方。

5.无导线导电:从太空卫星向全球用户提供能量,无需电线传输。

6.汇聚太阳能:通过压缩空间吸收太阳能,解决能源危机,调节天气。

7.信息存储与传输:利用空间压缩存储和传输信息,升级信息技术。

8.虚拟建筑与人体:创建虚拟平面和虚拟人体,未来电脑、手机等产品完全虚拟化。

9.时空冰箱:改变时间流逝速度,保鲜食物,延长储存时间。

10.意识读取与存储:扫描大脑中的意识和记忆,存储于计算机中,未来可用于复活人类。

质疑者强调脑脊液在大脑中的多种功能,如缓冲保护、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清除。然而,这些功能完全可以用人工场替代。

例如:

1.缓冲保护、调节颅内压:在人工场中,缓冲保护、调节颅内压可以通过人工力场设计实现,保护大脑免受外力冲击,维持脑细胞正常工作环境(颅内压)。

2.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清除:人类现在的医学可以通过完全静脉营养实现人体营养支持。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钾、钠、镁、钙等)、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完全可以通过人工场隔空输入细胞。脑脊液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清除功能,人工场技术一样可以替代。

下图:一个60公斤患者一天的静脉营养需求

3. 化学信号传递:化学信号的本质仍然是电信号。脑脊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包括信号传导因子、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初级阶段这些分子(人造)可以通过人工场远程传递。高级阶段直接用电信号代替化学信号。

现代医学已经能实现部分人体器官功能的替代或者外包,人工场可替代/外包大部分人体功能,是可以预见的事。

附录:0.73级文明人体器官替代技术:

1.心室辅助装置(VAD):心脏替代;

2.血液透析:肾脏替代;

3.血浆置换、人工肝:肝脏替代;

4.体外膜肺氧合(ECMO):暂时替代心肺;

5.呼吸机——辅助肺呼吸,前提是肺泡功能正常。

6.人工角膜:用于替代混浊角膜以提高患者视力;

7.人工关节:如髋关节和膝关节等,用于替换因疾病或损伤而丧失功能的关节。

8.人工心脏瓣膜:用于替换病变的心脏瓣膜,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

9.人工血管:用于修复和替代病变的血管。

10.电子芯片替代大脑组织:如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西奥多·伯格教授制造的电子芯片,可以取代大脑中的海马区,帮助维持短期记忆和空间理解功能。

11.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用于瘫痪患者、脑损伤患者;允许人类与人工智能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换和协作,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

12.组织工程器官:通过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技术,培育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器官或组织, 如人工阴茎海绵体等。

13.可穿戴人工器官:如自动化的可穿戴人造肾脏(AWAK),轻便且可连续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透析治疗。

14.人工胰腺:模拟胰腺的功能,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自动调节胰岛素的输注,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1.蜻蜓的大脑没有脑脊液。蜻蜓的神经系统由高度发达的神经元组成,主要负责处理视觉信息和协调运动。它们的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和处理信息,而不是依赖脑脊液来维持功能。蜻蜓的大脑虽然结构简单,但功能强大,能够快速处理复杂的视觉信息并做出反应。例如,蜻蜓可以在50毫秒内对猎物的移动做出反应,这种高效的计算能力使其成为出色的捕食者。这表明,即使没有脑脊液,神经元的连接和电信号传递仍然可以实现高级功能。

2. 人工智能中的“神经元”连接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英特尔的类脑芯片 Loihi 2 通过模拟生物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实现了高效的信息处理。Loihi 2 是英特尔第二代神经拟态芯片,采用 Intel 4 制程节点,包含 128 个核心,每个芯片可容纳多达 100 万个数字神经元和 1.2 亿个突触。该芯片利用脉冲神经网络(SNN)模拟生物神经元的连接和信号传递,突破了人类神经元数目极限的限制。Loihi 2 芯片被用于构建全球最大的神经拟态系统 Hala Point,该系统包含 1152 个 Loihi 2 处理器,支持多达 11.5 亿个神经元和 1280 亿个突触。Hala Point 在执行 AI 推理负载和优化问题时,速度比传统 CPU 和 GPU 架构快 50 倍,能耗降低 100 倍。人类神经元有数目极限,而类脑芯片没有数目限制。这些成果表明,神经元的连接和电信号传递是实现高级功能的关键,而非脑脊液本身。

五、原始根代码

在张祥前的统一场论中,意识被定义为一种信息,而这种信息的核心部分被称为“原始根代码”。“原始根代码”是一个人记忆中不可修改的部分,它代表着一个生物体的基本身份和意识结构。这一概念类似于计算机中的系统底层代码,是构成个体意识的基础框架,任何对“原始根代码”的修改都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副作用。

1.身份标识
“原始根代码”不仅是人意识的核心,还作为人社会身份标识。它确保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即使在多次身体替换或意识备份后,仍能保持个体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意识的备份与转移
利用“原始根代码”实现意识的备份和转移。当身体损坏或老化时,我们可以将意识存储下来,并将其转移到新的身体中,从而实现“永生”。这种技术使得人能够保留其思想意识的核心部分,即使身体被替换,也不会失去自我。

3.不可修改性
“原始根代码”是不可修改的,这类似于生物体的基因组中某些关键部分的稳定性。它的不可修改性确保了个体意识的基本特征不会因外部干预而改变。

张祥前的意识复制理论强调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和神经元连接模式的复制。即使脑脊液在生物大脑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化学信号和功能可以通过人工场代替。例如,通过高精度的扫描技术提取大脑的神经元连接模式,并将其映射到类脑芯片中,从而实现功能的复现。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完整性,而不是具体的生物化学环境。同理,把一个人的意识复制进计算机,几百年后人类可以自己制造身体了,再把这个意识复制进新人体的大脑,只要保证意识完整和“原始根代码”不变,人还是这个人,如同睡觉醒来一样,只是换了一个身体。从而实现意识的延续,得以“永生”。从古至今,所有人类能想到做到的长生不老幻想、梦想,都是在旧躯壳上的修修补补,终究是徒劳的。只有人工场意识复制才是可行的、科学的。

在张祥前的作品《果克星球奇遇记》中,果克星人通过高度发达的科技,重新设计了身体结构。他们认为,身体是次要的,思想意识才是主要的。因此,果克星人的身体仅保留了大脑和肺脏两个重要器官。大脑是意识的载体,保留肺脏是为了说话便于沟通。呼吸氧合功能是次要的,因为人工场可以推动血液循环和输送氧分子。心、肝、脾、肾、胰、胃、大肠、小肠等全部舍弃,其内脏器官的功能全部外包给人工场,这种比病毒还简单的身体设计使其更加坚固耐用,不易生病或损坏。这种身体结构的唯一缺点是离开人工场后他们小命不保。但身体死了也无所谓,因为意识有备份,再换一副躯壳就是了。

质疑、反对派的观点忽视了意识的本质是信息这一核心观点。脑脊液的功能虽然重要,但并非不可替代。通过人工场扫描技术,意识的复制和转移是完全可能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场技术有望实现意识的完整复制和转移,从而为人类的长生不老提供可能。

几百年前,“千里眼”和“顺风耳”只是人类美好的幻想,而电文明的出现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如今,随着故场文明的曙光初现,人工场技术的种种神奇作用也将一一实现。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正向我们招手。

来源:春秋2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