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疑难句这样理解对吗?第230首新译:看看花刺

摘要:持续分享美与妙趣,生活妙招&生活好物,请关注本号“品妙趣”,订阅精彩~

曾经红极一时,至今耐人寻味。

提到短诗集,你能说出几部?也许只有它了:

最令人“耳熟但不能详”的“微短句”:泰戈尔的《飞鸟集》。

它简短优美,蕴含哲理,引发无数人思考——却鲜有人真正读懂。

230

Let him

only see the thorns

who has eyes to see the rose.

译:

让有眼光

观赏玫瑰花的人士,

至少也正眼看一看那些花刺。

* thorns

(复数)〔玫瑰等植物茎上的〕刺;带刺的灌木,荆棘。诗中应翻译为“刺”而非“荆棘”。

英文释义一:Thorns are the sharp points on some plants and trees, for example on a rose bush. (某些植物、树木上的)刺,棘刺

英文释义二:A thorn or a thorn bush or a thorn tree is a bush or tree which has a lot of thorns on it. 荆棘;带刺的树;带刺小灌木

# Let him only see the thorns

其中only一般被译为“只”,本诗也有人译为“也”、“且”或略译。

笔者认为,only有个英文释义是:at the very least 只是;仅仅;只要。

该句可表示:就让他(哪怕只)看一眼花刺吧/让他至少也看看花刺。

另外,笔者曾经认为:似乎该处only可以理解为“反而只是”。

例:Failure only strengthened our determination. 失败反而使我们的决心更坚定了。

——这是词典中的例句翻译。后来笔者发现这种用法不适用于本诗,该例句对only的翻译也可用“只是”取代。

# who has eyes to see the rose

指“有眼光观赏玫瑰花的人”或者“观看玫瑰花的明眼人”。

^ have eyes to see,诗中不宜生硬地直译为“有眼去看”,有道词典查询出解释为:有眼力;观察力敏锐。

例:A valuable lesson may be gleaned from it by those who have eyes to see. 明眼人可从中记取宝贵的教训。

而笔者认为其还可理解为:(有意/注意/懂得)用眼睛/敏锐的眼光去(仔细)观察/欣赏。(并非单纯表达“注视”gaze)

例:Nature is painting for us, day after day, pictures of infinite beauty if only we have eyes to see them. ... 如果我们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你会看到,日复一日,大自然在为我们作画,画出无限美丽的画卷。

前述为百度翻译抓取的网络例句和译文,笔者认为也可翻译为:大自然在为我们作画,日复一日,画出无限美丽的画卷,只要我们有眼光/用敏锐的眼光观察,就会看见它们。

另可参考:

^ have eyes for 对……有意思(兴趣/喜爱);对……有眼光。

例一:He has eyes for his coworker. 他对他的同事有意思。

例二:She has eyes for quality artwork. 她对高质量的艺术品有眼光。

^ have eyes on 关注,盯着:表示对某人或某物保持关注或密切观察。

♬ 韵律:thorns,eyes,rose押韵;译文“士”、“刺”押韵。

注:这首诗也是笔者认为《飞鸟集》最难翻译的疑难诗句之一,出现过好些不同的翻译版本。

它其实有相应的孟加拉语“原诗”(见后文类比延伸阅读),虽然白开元先生和黄志坤先生的翻译有差异(比如尾词一个是“荆棘”,一个是“刺”),但整体表达的主旨还算是一致。

原句=Let him who has eyes to see the rose only see the thorns.

——如果把only释义为“至少”,那么英文诗句就与孟加拉语原诗的主旨相符。

郑振铎先生译文即是:“让睁眼看着玫瑰花的人也看看它的刺。”(其中“睁眼看着”感觉未翻译到位。)

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玫瑰带刺,欣赏玫瑰的美好也应注意到它的刺。

引申义一:要注意到美丽诱人之物,如(女人、爱情等)也有不完美之处,或者也可能带来伤害。美与爱,与伤痛并存。

引申义二:刺虽尖锐不讨人喜爱,却是保护玫瑰的,也应得到尊重——欣赏美和爱不要忽视其守护者,尽管它们可能不那么美好温柔。

注意:不可译为:让仅仅看到花刺的人也睁大眼睛看到玫瑰吧。该翻译把诗句语序含义弄颠倒了。

也不可译为:让只见玫瑰之人也看到它的花刺吧!who has eyes to see the rose并非“只见玫瑰之人”或“眼里只有玫瑰花的人”。

附录原草稿参考:笔者曾认为,泰戈尔对孟加拉语“原诗”进行改编表达,有可能生出很不一样的想法(参见第139首等)。所以笔者对本诗的翻译也曾采用了和其他译者不同的理解,将only翻译为“反而只”,译文为:

让那

盯着玫瑰细看的

明眼人,反而只看到尖刺一根根。

诗句另译:

让那细看玫瑰的明眼人,

反而只看到尖刺一根根。

但后来认识到这应该是不对的,表达类似的意思需要原文的only调整位置,且改变尾句:

Let him see only the thorns who has a sharp eye to peer at the rose.

鉴于这个表达也有些意义,附上解读如下:

玫瑰代表美,代表爱情,或者其他美好浪漫之物。

一方面,美是不能像科学那样去特别精细地观察、解析的,不然也许只能看到不美的、细枝末节的东西(刺);

另一方面,对于爱情等美好之物,也不要去苛求完美,不要看得太认真,不然看到的也多是不如意、伤害、痛苦、冲突和矛盾(刺)。

由此看来,欣赏诗句、解释诗句也不能太仔细,太较真,不然到处都是问题(刺)。就此打住吧。

译文另写作:

诗句另译:

让那有眼光观赏玫瑰的人,

至少也看一看那些花刺们。

类比延伸阅读:

白开元译《随感集》:第175首

愿欣赏名花的眼睛,

也正视

他人视而不见的

荆棘。

黄志坤译《随想集》:第175首

赏花的眼睛也重视,

别人视而不见的刺。

(说明:已发稿可能后续还会打磨修改,最终定稿请在“知 乎”上搜索同名号“品妙趣”查看)

新译《飞鸟集》特色:

1、中英对照,英文原句经过全面严格校对,修正了流行版本中的错误。

2、采用独特的T式分行法,重新划分诗句,更显诗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中文译句形式(长度、排列)、内容均贴合英文,亦步亦趋,犹如原文的投影或伴舞者。

4、翻译较朴素直白但富含韵律,体现中国文字三美(意美、音美、形美)。

5、附有重要单词的注释,诗句韵律分析,相关类比延伸资料,尽量"以泰戈尔解释泰戈尔"。

6、所有的翻译,都有一个分行字数一样的版本

7、追求翻译的准确性,将中文反译回英文而还原度高

本翻译始于2016年(《飞鸟集》首次发表100年),初步定稿完成于2019年,

完善并经自媒体首发于2024年(泰戈尔首次访华100年)。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