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失眠要怎么办?

360影视 2025-02-02 01:34 2

摘要:在本该活力满满的高中时光,失眠却如同隐匿的 “小偷”,悄然偷走了许多学生的安宁与活力。就拿 17 岁的高二学生小李来说,曾经的他成绩优异,是班级里的佼佼者,然而随着学业压力的陡然增加,失眠问题接踵而至。每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大脑却异常清醒,无数的知识点和考试的

在本该活力满满的高中时光,失眠却如同隐匿的 “小偷”,悄然偷走了许多学生的安宁与活力。就拿 17 岁的高二学生小李来说,曾经的他成绩优异,是班级里的佼佼者,然而随着学业压力的陡然增加,失眠问题接踵而至。每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大脑却异常清醒,无数的知识点和考试的压力在脑海中盘旋。一想到明天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他就越发焦虑,难以入眠。

这种失眠的状况持续了数月,小李的成绩开始急剧下滑。课堂上,他因睡眠不足而精神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老师讲解的内容仿佛天书一般。曾经熟悉的数学公式和英语单词,如今也变得模糊不清。原本开朗的他,逐渐变得沉默寡言,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如影随形,甚至对未来都失去了信心。小李的经历并非个例,在中国,超 8 成高中生睡眠时长不足 8 小时 ,失眠已成为高中生群体中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失眠对高中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学习。大脑在缺乏充足睡眠的情况下,认知功能会显著减弱。据研究表明 ,睡眠不足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比睡眠充足的学生少 20 分钟,这使得他们难以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对新知识的吸收大打折扣。同时,记忆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前一天背诵的课文、公式,第二天就可能忘得一干二净。长期失眠导致的学习效率低下,必然会反映在成绩上,让学生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失眠还会对高中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成长的重要时段,长期失眠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身体各项生理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让感冒、流感等疾病趁虚而入,三天两头跑医院,不仅耽误学习,还让身体备受折磨。内分泌失调也接踵而至,不少高中生因为失眠,脸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痘痘,原本青春洋溢的脸庞变得黯淡无光,这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

心理层面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长期被失眠困扰,使得高中生极易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深渊。夜晚躺在床上,满心都是对失眠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越想越睡不着,形成恶性循环。白天在学校,又因为睡眠不足而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这种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甚至会让一些学生产生轻生的念头,后果不堪设想。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失眠这个 “不速之客” 频频光顾高中生的生活呢?

学习压力无疑是首当其冲的 “罪魁祸首”。高中阶段,学业任务繁重,课程难度大幅提升,每一门学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从早到晚,学生们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做作业、复习预习,每天都被各种知识点和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考试的频繁更是让他们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每一次考试成绩都像是一场宣判,关乎着他们的自信心和未来的方向。家长和老师对成绩的过度关注,更是给他们本就沉重的心理负担上又加了一块巨石。在这种高压环境下,许多学生的精神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即使到了夜晚,大脑也难以放松,失眠也就随之而来。

精神紧张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青春期的高中生,内心敏感而脆弱,除了学习压力,还面临着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困扰。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和摩擦,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在他们心中埋下焦虑的种子。对自己的外貌、能力等方面的不自信,也会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漩涡,从而产生精神紧张和焦虑情绪,影响睡眠质量。

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样是失眠的 “帮凶”。缺乏运动是许多高中生的通病,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身体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能量消耗减少,新陈代谢减缓,这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导致晚上难以入睡。熬夜学习或娱乐也是常见的问题,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或复习功课,常常熬夜到凌晨,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而熬夜后第二天又不得不早起上学,长期下来,身体和大脑都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睡眠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此外,饮食不规律也会对睡眠产生影响,比如晚餐过饱或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都会导致肠胃不适,影响睡眠。

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高中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其分泌量的下降会导致睡眠紊乱。许多学生在睡前喜欢刷手机、玩游戏或看视频,这些活动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从而影响入睡。据研究表明,在睡前 90 分钟还在使用电子设备的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几率比一般青少年要大 2 倍,白天打瞌睡的几率更是几乎高达 3 倍 。

环境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的睡眠。家庭环境嘈杂、室友打鼾等噪音干扰,会让他们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时产生的蓝光,以及房间内过亮的灯光,都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床铺的舒适度、房间的温度和湿度等,也会对睡眠产生影响,如果床铺过硬或过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人感到不适,难以入睡。

面对失眠的困扰,高中生们并非束手无策,以下这些实用的自救方法,或许能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甜美的梦乡。

规律作息是改善睡眠的基础。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比如,晚上 11 点前上床睡觉,早上 7 点左右起床,长期坚持,让生物钟形成稳定的节律,这样到了睡觉时间,身体就会自然地产生困意。

适度运动也能为睡眠助力。像慢跑、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释放压力,还能调节神经系统,让身心在夜晚更容易放松下来。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宜离睡觉时间太近,以免身体过于兴奋而影响入睡,可以选择在下午或傍晚进行运动。

调整饮食同样关键。晚餐不宜吃得过饱或过于油腻,以免肠胃负担过重,影响睡眠。避免在睡前 4 - 6 小时内摄入咖啡因,如咖啡、茶、巧克力等,这些饮品中的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可以在睡前喝一杯温牛奶,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能够帮助人体合成褪黑素,从而起到助眠的作用。此外,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改善睡眠环境也不容忽视。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是营造良好睡眠环境的关键。可以使用耳塞、眼罩来隔绝外界的干扰,调节空调温度,让卧室温度保持在 20 - 22℃左右,这样的温度最适合人体入睡。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能够为身体提供良好的支撑,缓解身体的疲劳,让人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心理压力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因此,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至关重要。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法,当感到紧张焦虑时,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缓缓地呼气,每次练习 5 - 10 分钟,能够调节呼吸频率,降低心率,缓解紧张情绪。

冥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每天花 15 - 20 分钟进行冥想练习,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或一个特定的意象,排除杂念,让身心得到深度的放松。听音乐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在睡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轻音乐等,能够舒缓情绪,放松大脑,帮助入睡。

与他人倾诉也是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当被失眠和压力困扰时,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和朋友、家人聊一聊,把内心的烦恼和担忧说出来,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能让你感到温暖和安慰,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如果觉得身边的人无法满足你的倾诉需求,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会以专业的角度为你提供建议和支持。

睡前的放松对于进入睡眠状态至关重要。泡热水澡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方式,在睡前 1 - 2 小时泡个热水澡,水温控制在 38 - 40℃左右,能够使身体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让人感到身心愉悦。泡完澡后,体温会逐渐下降,这种体温的变化有助于诱导睡眠。

阅读轻松的书籍也能帮助放松身心。选择一本内容轻松、情节舒缓的书籍,在睡前半小时左右阅读,让自己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忘却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使大脑逐渐平静下来,产生困意。但要注意,不要阅读过于刺激或引人入胜的书籍,以免越读越兴奋,难以入睡。

如果失眠问题严重,通过上述方法都无法改善,那么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绝不可自行用药。常见的治疗失眠的药物有苯二氮䓬类,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这类药物能够快速诱导睡眠,延长睡眠时间,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停药后还可能出现戒断症状。

还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等,它们的起效较快,副作用相对较小,成瘾性也较低,但同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一些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曲唑酮等,也可用于治疗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失眠患者,但这些药物的使用更需谨慎,因为它们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口干、便秘等。

失眠虽如影随形,但高中生们绝不能被它打倒。只要积极行动起来,调整生活习惯,学会释放压力,就一定能战胜失眠,重新拥抱充满活力的青春。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多关注孩子的睡眠状况,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少一些成绩的苛责,多一些心灵的关怀;老师们能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作业量,让学生们在学业和休息之间找到平衡;社会各界也能共同努力,为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健康的轨道上茁壮成长。愿每一位高中生都能拥有香甜的睡眠,让青春在梦想的滋养下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

与君共勉!!!

来源:一只冰ic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