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共价药物对蛋白质降解的作用

360影视 2025-01-27 16:02 2

摘要:靶向蛋白降解(TPD)作为一种新兴治疗策略,近些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技术,更是代表着TPD的前沿,当前超过20种PROTACs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DOI: 10.1002/med.22101

靶向蛋白降解(TPD)作为一种新兴治疗策略,近些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技术,更是代表着TPD的前沿,当前超过20种PROTACs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然而,传统的PROTACs面临挑战,诸如有限的结合亲和力、促进感兴趣靶标(POI)降解的E3连接酶配体可及性有限等。共价药物有可能通过靶向以前认为“不可成药”的浅结合位点来提高PROTACs的疗效。对于特定的靶标,如KRAS、BTK、EGFR、以及E3连接酶如DCAF16、Keap1等,改变策略,可以建立与PROTACs分子的共价连接。

共价降解的概念被用于各种新兴形式的降解剂,如共价分子胶、细胞内点击形成的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CLIPTAC)、HaloPROTAC、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和GlueTAC。

本周(Jan. 21),郑州大学药学院及其第一附属医院Med Res. Rev.上刊载了重要汇总,讲述了共价PROTACs以外的共价降解剂最新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相关的障碍和未来发展方向。

01

靶向降解剂的发展

细胞内蛋白通过泛素依赖性水解降解是维持细胞健康的关键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蛋白酶体分解蛋白质的三个步骤

首先,泛素(Ub)被泛素激活酶(E1)激活;

然后,通过反式巯基化反应转移到泛素偶联酶(E2)上;

随后,泛素蛋白酶(E3)将与E2结合的泛素转移到POI上,将POI的赖氨酸残基连接到泛素的羧基末端,形成泛素蛋白复合物;

最终,多泛素化底物蛋白被26S蛋白酶体复合物识别并降解。

PROTACs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吸引E3连接酶的配体,一个与POI结合的弹头,以及一个连接它们的合适的连接体,如下图是PROTAC介导的POI降解机制。PROTAC通过使POI接近合适的E3连接酶,促进POI的泛素化及其随后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降解。POI降解完成后,解离的PROTAC进入下一个催化循环。

PROTACs相比抑制剂有许多好处,包括事件驱动机制,使它们能够结合到靶蛋白上不同位点进行降解,扩大了潜在靶标的范围;此外,PROTACs的催化性质允许以最小的剂量和频率保持有效和持久的药物作用,潜在地克服对传统药物的耐药性

E3连接酶对于识别和确定UPS中底物的特异性至关重要。尽管有超过600种蛋白因子靶向与UPS介导的降解,但当前大多数PROTACs将POI定向到少数E3连接酶上。

当前最常用的E3连接酶是CRBN和VHL,其次是凋亡蛋白抑制剂(IAP)和MDM2。此外,虽然使用最为频繁,但CRBN、VHL在靶向蛋白降解中表现出明显而有限的底物特异性

因此,发现新型E3连接酶配体有望拓宽TPD的潜在应用。

研究发现,约97%的人类E3连接酶具有易被亲电探针修饰的Cys,这表明很大一部分E3连接酶可能通过共价配体策略被纳入PROTAC可靶向目录。共价E3连接酶配体的发现可以扩大基于PROTAC的药物发现和应用于重要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除了PROTACs,其它UPS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如分子胶(MGs),也得到了发展。分子胶相比于PROTACs一般分子量较小,从外观上看没有显著的连接器,也因此提高了口服生物利用度、增强了细胞渗透性。然而,分子胶一般都是基于偶然发现,缺乏系统的评估标准和合理的设计策略,因此,影响了分子胶发现与应用的效率。

CLIPTACs是通过四嗪标记的沙利度胺衍生物(Tz-Thalidomide),和反式环辛烯(TCO)标记的配体之间,在细胞内快速地发生点击化学反应形成的。这种进入细胞后原位组装的方式,相比于PROTACs,使CLIPTACs能够克服与细胞渗透性、运输和给药相关的障碍。唯一担心的问题是: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可能发生在细胞外,影响高分子量的CLIPTACs进入细胞。

PHOTACs,光化学靶向嵌合体,无光时无活性,UV激活后可选择性地降解POI。这种方法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改善了对POI降解的调节,潜在地减少了有害副反应。然然,UV可能造成遗传伤害,同时也无法深入人体。

此外,基于溶酶体酶的降解技术也在发展。

如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自噬靶向嵌合体(AUTAC)、自噬体束缚化合物(ATTEC)等。

LYTAC是一种杂交分子,附着在细胞表明的POI和溶酶体靶向受体(LTR)的胞外结构域上,导致蛋白质降解。因此,这种方法用于降解细胞外和膜上的蛋白质,但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几天时间,并且依赖抗体来维持有效性。同时在确定连接组件的最佳位置时也存在挑战。

AUTAC触发K63多泛素化,这是自噬途径特异性检测到,导致POI降解。然而,这个确切的过程尚未可知。

ATTEC分子通过与POI和必需的自噬蛋白LC3相互作用,促进POI和自噬细胞之间的连接。这类分子具有药理特性和优势以及广泛的潜在靶点,然而这类分子的发现很有挑战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劳力和广泛筛选。

当前,有超过23种PROTACs18种分子胶降解剂1种Hyt降解剂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通过特异性靶向激酶、蛋白偶联受体、表观遗传蛋白和转录因子、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和其它疾病,详见如下表格。

大多数PROTACs与POI形成可逆的非共价相互租用,可能导致较弱的结合亲和力、和脱靶效应。共价PROTACs可以靶向难以与非共价配体结合的POI,拓宽PROTACs的潜在应用。

对于共价PROTACs可以分为可逆不可逆共价两种形式,此外,共价弹头可以分别靶向POI靶向E3连接酶形成共价键来起作用。因此,共价PROTACs可以分为以下4种形式。

不可逆共价PROTAC简化了传统PROTAC介导降解所需络合物的形式,从三元复合物转变为二元复合物,从而提高了降解效率。可逆共价PROTACs具有双重功能,既是POI的高亲和结合剂,又是POI降解的有效催化剂,同时具有抑制剂和降解剂的作用。

02

共价POI配体的PROTACs

BTK是一种非受体蛋白激酶,存在于除T细胞外的所有造血细胞中,包括5个结构域:PH、TH、SH3、SH2、SH1。

研究表明许多癌症、免疫系统疾病和炎症的发病机制与BTK的过表达有关。已有多种非共价PROTACs报道,引起BTK降解,有效克服BTK抑制剂的耐药性。然而,这类分子仍然存在生物活性障碍问题,因此,基于BTK的共价PROTACs也被开发出来。

如下图,是开发的一系列共价靶向POI配体的PROTACs,紫色标注了共价弹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分裂、存活和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胶质瘤、肾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经常被观察到过表达或异常表达。

下图中是一些报道的针对EGFR开发的靶向共价靶向POI的PROTACs。

KRAS是最常见的一类传统“不可成药”靶标,其中KRASG12C突变体包含一个Cys残基可被共价抑制剂靶向。共价抑制剂在治疗该突变体引起的癌症方面表现出了潜力,然而,它们的有效性受到适应性耐药性的阻碍。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治疗方式。

以下是近些年开发的,共价靶向KRASG12C的PROTACs。

ERK1和ERK2是细胞外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负责控制许多细胞反应。这些激酶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癌症中过度激活,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

当前开发的主要抑制剂缺乏选择性,因此需要开发新的策略消除副作用并加强疗效。如下图,是针对ERK1/2开发的CLPROTAC。

03

共价E3配体的PROTACs

除了共价靶向POI设计的PROTACs,也有报道针对E3连接酶设计共价配体,进而开发为共价PROTACs。

涉及的E3连接酶包括DCAF16、RNF4/114/126、Keap1、FEM1B、CRBN、VHL、DDB1等。

04

共价分子胶

分子胶通过促进或加强E3连接酶与POI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s),从而增强泛素化过程和随后的蛋白酶体对POI的降解,如下图。

分子胶优点包括分子量低、靶向具有挑战性的靶标。然而,大多数分子胶都是偶然发现的,缺乏合理的发现途径。共价分子胶的设计为分子胶的探索和鉴定提供了新的方向。

如下是一些针对共价弹头设计的分子胶靶向降解剂。

共价分子胶降解剂通过靶蛋白与E3链激酶的共价附着促进蛋白质降解。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选择性增加、适用于传统上难以靶向的蛋白质、减少药物剂量、高效的蛋白质降解效率。

然而,共价分子胶也有相关缺陷:如和共价药物同样存在的脱靶毒性问题、药物设计中的挑战性问题等。

05

Halo PROTAC

由于POI靶向需要精确的小分子配体,目前PROTACs对绝大多数内源性蛋白的有效性受到限制。因此,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结合多肽标签靶向基序,如Halo标签,开发了Halo PROTACs,作为降解细胞质和核内体Halo标签融合蛋白的策略。

Halo PROTACs的作用机制如下图:Halo PROTACs结合E3连接酶,并于融合到POI上的Halo标签共价作用,促进它们被招募到E3复合体进行泛素化,以及随后的蛋白酶体依赖性降解。

相关Halo PROTACs报道实例如下图。

Halo PROTAC利用Halo标签系统快速和不可逆结合氯烷烃标记化合物的能力,从而促进Halo标签融合蛋白的降解,并在提高效力和选择性方面提供好处。

然而,Halo PROTAC的应用却决于Halo标签融合蛋白的表达,因此限制了其在转基因细胞中的应用。此外,Halo PROTAC仅限于降解Halo 标签融合蛋白,也限制了靶标范围。

06

其它共价降解剂

靶向溶酶体嵌合体(LYTACs)的出现,代表着对细胞外蛋白和膜蛋白降解领域的一大进步。

LYTACs是一类双功能分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端是抗体、多肽、或小分子,可以靶向细胞外蛋白或膜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另一端是糖肽配体,可以结合细胞表面溶酶体靶向受体(LTRs),其作用机制如下图A。

如上图B,是通过生物正交反应修饰嵌合体适配体与叠氮化合物标记的PD-L1,使PD-L1在肿瘤细胞表面有效降解。

共价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cSERDs)是一类共价靶向ERα的小分子降解剂,如下图。

通过与ERα形成独特的拮抗剂构象,最终促进POI降解。

如下图,GlueTACs是一类基于共价纳米抗体的PROTACs策略,利用纳米抗体与癌细胞表面抗原共价结合,促进膜蛋白的降解。

这种方法设计纳米抗体与细胞穿透肽和溶酶体分选序列(CPP-LSS)结合,以增加结合亲和力,并通过化合价驱动的相互作用以减少脱靶效应,从而促进共价纳米抗体复合物的有效内化和溶酶体降解。

GluTAC通过有效降低PD-L1水平和抑制肿瘤生长表现出高效率,超过了FDA批准的PD-L1抗体的性能。个体化筛选以及确定非天然氨基酸整合和修饰位点对GlueTAC的广泛应用构成潜在的限制。

来源:营养和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