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宫颈癌似乎只是女性单方面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但你知道吗,男性的某些行为,竟然可能成为妻子患上宫颈癌的 “导火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关乎夫妻双方健康的严肃话题。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宫颈癌似乎只是女性单方面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但你知道吗,男性的某些行为,竟然可能成为妻子患上宫颈癌的 “导火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关乎夫妻双方健康的严肃话题。
先来讲讲刘女士的遭遇,她的经历就像一记警钟,重重地敲醒了我们对宫颈癌认知的误区。从去年十月份起,刘女士的生活就被一连串的异常打破了平静。原本规律的月经变得毫无章法,时而提前,时而推迟,月经量也忽多忽少。更让她揪心的是,阴道时不时就会出现少量出血的情况。一开始,她以为只是身体的小毛病,休息几天就能好,可没想到,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个月,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
在家人的劝说下,刘女士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医院。一系列检查之后,结果犹如晴天霹雳 —— 她被查出 HPV16 阳性,并且已经是宫颈癌早期。那一刻,刘女士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平时生活规律,怎么会得上这种病。
但刘女士没有被病魔打倒,她选择勇敢面对。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办理了住院手续,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过程虽然艰难,但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术后复查时,HPV 也顺利转阴,刘女士以为自己终于战胜了病魔,生活即将重回正轨。
然而,命运似乎和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半年后的复查,让她的心再次沉入谷底。HPV16 再度呈阳性,这意味着她的病情复发了。刘女士满脸疑惑,她遵医嘱积极治疗,生活也小心翼翼,怎么就复发了呢?医生接下来的建议,让她恍然大悟,医生建议她的丈夫也来做个检查。果不其然,她的丈夫也被查出 HPV16 阳性,原来,刘女士这次 HPV16 的感染复发根源就在丈夫身上。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HPV 感染可绝不是女性的 “专利”,男性同样也会感染。如果夫妻双方一人查出 HPV,另一方一定要及时检查。
一提到 HPV,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宫颈癌。其实,HPV 的家族十分庞大,分类众多,不同亚型的 HPV 带来的健康风险也大不相同。HPV,全称人乳头状瘤病毒,按照发癌性可分为低危亚型和高危亚型;按照感染部位,又能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低危型皮肤型 HPV,可能会在皮肤上 “搞破坏”,引发扁平疣、寻常疣这些小麻烦;低危型黏膜型 HPV,则容易导致尖锐湿疣。而高危型 HPV 就更危险了,宫颈癌、口腔癌、皮肤癌、外阴癌等都和它脱不了干系。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明明男性感染 HPV 的概率比女性还高。据《柳叶刀》发布的最新统计,全球男性生殖器 HPV 感染率高达 31%,其中 21% 是高危性 HPV ,一项对美国人群的模型研究也发现,有一个以上异性伴侣的人一生中,女性感染 HPV 的平均概率是 84.6%,男性则是 91.3%,但为啥我们很少听说男性感染 HPV 后引发疾病或癌症问题呢?
这主要和男性的生理结构以及检测结果有关。HPV 偏爱宫颈口、生殖器、口腔等潮湿温暖的上皮黏膜组织,虽说男性的生殖器也是 HPV 喜欢 “光顾” 的地方,可男性外生殖器的环境不太适合 HPV 长期生存,所以患癌风险相对较低。而且,男性感染 HPV 后,检测时取样难度较大,很难采集到足够显示病毒存在的数量,检测结果常常呈阴性,这就导致很多男性即便感染了 HPV,也浑然不知。
可别小瞧了男性感染 HPV 的危害,他们很容易将病毒传染给女性。尤其是有下面这 3 个习惯的男性,简直就是妻子健康的 “隐形杀手”。
不愿意戴安全套:避孕套可不仅仅是避孕的小帮手,它还能像一层坚固的 “防护盾”,有效阻挡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大大降低 HPV 感染的风险。要是男性总是不愿意戴避孕套,就等于给 HPV 病毒打开了入侵女性身体的 “大门”,让女性感染 HPV 的风险直线上升。有多个性伴侣:HPV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拥有多个性伴侣,就像是在布满病毒的 “雷区” 里跳舞,感染 HPV 的风险自然会大大增加。一旦男性感染了 HPV,再通过亲密接触传染给妻子,妻子患宫颈癌的概率也会随之升高。不注意私处卫生:男性如果对包皮等私处的卫生清洁不上心,私处就会变成细菌病毒的 “培养皿”。在性生活过程中,这些细菌病毒就会趁机跑到女性体内,增加女性感染 HPV 的风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卜璋于就提醒过,男性感染 HPV 虽然不容易引发生殖道恶性肿瘤,但 HPV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男性一旦携带病毒,就会通过性接触传染给女性。所以,只要一方查出 HPV,夫妻双方最好同时检查治疗。
除了男性的行为会影响女性健康,女性自身的一些行为,同样容易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牛诤介绍,高危性 HPV 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多数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过,感染了 HPV 并不一定就会得宫颈癌,免疫力差的人相对更容易中招。
复旦大学辅助妇产科医院住院医师瞿欣瑜也指出,宫颈癌的发生是多种高危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这些女性,可要格外注意了。
性生活过早、过于频繁:青春期的女性,宫颈组织细胞还没发育成熟,就像还没建好的房子,防御能力很弱。这个时候过早进行性生活,就等于让 HPV 病毒有了可乘之机,大大增加感染风险。而且,性生活过于频繁,也会让宫颈不断受到刺激,感染 HPV 的概率也会随之上升。多个性伴侣:和男性有多个性伴侣会增加感染 HPV 风险一样,女性拥有多个性伴侣,感染 HPV 的风险也会蹭蹭往上涨,患宫颈癌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更高了。多孕多产:多次妊娠、流产或分娩,对女性生殖道黏膜来说,就像是一次次的 “重创”。黏膜受损后,防御能力下降,病原体就更容易入侵,甚至可能诱发宫颈癌变。生殖道其他微生物感染:当淋球菌、真菌、单纯疱疹病毒、衣原体等其他微生物在女性生殖道 “捣乱” 时,会让生殖道对 HPV 感染变得更加敏感,就像给 HPV 病毒递上了一把 “开门钥匙”,让女性更容易被 HPV 盯上。免疫力差: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会让人体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一旦变弱,就像身体的 “防御部队” 失去了战斗力,宫颈癌就更容易找上门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笑犁介绍,预防宫颈癌主要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主要是病因预防,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从源头上降低感染 HPV 的风险;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在 “雷区” 徘徊;避免过早性生活,保护好未发育成熟的宫颈,这些措施都能有效预防宫颈癌。二级预防: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至关重要。通过 HPV 筛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等手段,能够做到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大大提高治愈率。就像给身体装上了 “健康雷达”,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三级预防:一旦发现宫颈癌前病变,要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成癌。确诊宫颈癌后,更要积极接受治疗,提高五年生存率和治愈率,为生命争取更多的希望。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刘丽文刊文提到,从感染 HPV 发展到癌前病变,再进展到宫颈癌,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如果能在这个期间进行筛查治疗,就能大大提高治愈率。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多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泊宁、陈丽梅提醒,当身体出现下面 3 种异常表现时,一定要当心,可能是宫颈在发出 “求救信号”。
阴道不适:如果总是感觉外阴瘙痒,像有千万只小蚂蚁在爬,还伴有灼热感,同房后更是疼痛难忍,这很可能是宫颈炎症在作祟。别不当回事,及时就医检查才是关键。接触性和不规则出血:要是有同房后出血这种接触性出血症状,或者月经周期之外出现不规则出血,一定要警惕,这很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信号,最好赶紧到医院排查病变,千万别拖延。分泌物异常:当脓性白带突然变多,分泌物还散发着难闻的异味,颜色发黄,这些都可能是宫颈炎症,甚至是宫颈癌的表现。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白带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宫颈癌的预防,关乎每一位女性的健康,也离不开男性的理解与配合。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守护好自己和爱人的健康。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六维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