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老南通,不得不提到寺街、西南营。这里被千年濠河所包围,是南通城市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积淀最深厚的两大历史文化街区。春节假期,到寺街、西南营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人们在唐塔、宋寺、元明清建筑中,寻觅古城古味,感受艺术气息,享受舌尖上的幸福。2月2日,现
现代快报讯(记者 花宇)说起老南通,不得不提到寺街、西南营。这里被千年濠河所包围,是南通城市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积淀最深厚的两大历史文化街区。春节假期,到寺街、西南营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人们在唐塔、宋寺、元明清建筑中,寻觅古城古味,感受艺术气息,享受舌尖上的幸福。2月2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通市崇川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年,崇川区将致力于“文商旅产城”融合发展,让历史街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把寺街、西南营打造成“人居最佳处、文旅目的地、产业创新区”,实现“老城保护与精明增长”同频共振。
△发布会现场 花宇摄
寺街、西南营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濠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南通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历史城区。这里保存着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为中心的南通老建筑群。据统计,共有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2处,市保6处,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18处。这里诞生了明蓟辽总督顾养谦清乾隆五十四年状元、礼部尚书胡长龄,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等一大批文人贤士,走出去了徐惊百、史白、顾迅逸、钱素凡等一批革命先贤,同时也留下了古郡庙、南关帝庙、通崇海泰总商会、通州女子师范、辛亥革命南通总部等众多人文遗迹。
“寺街、西南营是古通州城留存至今最为生动活化的历史博物馆,可以说是‘一条寺街巷,半部紫琅史’。”崇川区副区长陆志明介绍说,近年来,崇川区按照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的工作思路,对街区内已经腾空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金沧江纪念馆、南关帝庙明清建筑群、柳家巷通崇海泰商务总会等一批“老古董”陆续焕发新颜。
△寺街、西南营内游客拍照打卡 图片来源:崇川在线
2024年下半年,崇川区政府正式启动“点亮寺西”工程,聘请为泉州古城策划的上海咑开团队,启动寺街“一寺一街一巷”、西南营“一环一带一驻地”活化利用计划。春节前,寺街主街一批快闪店、打卡点渐次呈现,西南营“蓄力一纪、可以远矣”主题展对外开放。春节期间,崇川国控集团在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推出系列活动,节目形式涵盖传统歌舞、器乐演奏、木偶、杂技等多个门类,极具观赏性。连日来,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从街头到巷尾,“文化味”和“烟火气”并行。老街区在一“新”一“忆”中拔节生长,激活了南通人和游子的情感联结。
漫步在寺街、西南营,修缮保护的历史建筑仿佛带人穿越回了记忆中的故乡,老南通的古风雅韵在这里倾诉流淌。“2025年,我们将紧紧抓住南通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大契机,创新体制机制,聚力基础设施,传承历史文脉,赋能文旅经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示范区,争创古城保护与更新利用的新标杆。”陆志明表示,崇川区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神留乡愁”的城市更新思想,致力于“文商旅产城”融合发展,让老城的记忆和生活气息延续,实现“在寺街上演生活,让西南营回归日常”。
在实施路径上,崇川将以“空间再生产、文化再认同”为主线,打开新天地,拉开新格局。在“空间再生产”方面,围绕“线、点、面”,实施主街巷地下管网改造、消防站点建设,沿主街巷院落修缮保护和重点地块整体更新。在“文化再认同”方面,深化“点亮寺西”计划,推动“内容生产”,开展常态化论坛、工作营和媒体传播,研学游学产业孵化,驻地计划与业态孵化,让古城重新焕发生机。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