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三侯🌿
一候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和气的东风轻抚大地,波起轻摇绿,冻痕销水中。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冬眠的动物还没有起床,但是已经睡醒了,伸伸懒腰。也就是说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立春习俗🌿
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主要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咬春立春时节,主要是吃春饼、咬春萝卜、五辛盘等,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打春牛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鞭春之俗与祈求丰收相关,是一项较为古老之节俗。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立春饮食🌿
多食果蔬,忌酸冷食物
立春身体要开始“大扫除”饮食上应该多食蔬菜水果,补充丰富膳食纤维,清肠排毒,此时应少摄入糖和咖啡,禁烟酒,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立春乃肝旺之时,酸性收敛,食酸过多会使肝气过于旺盛,损伤脾胃。
常见酸性食物有:狗肉、鸭、鹌鹑、河蚌、海鱼、虾、螃蟹等食物都需少食。
建议多食水果蔬菜: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韭菜、春笋、玉米、菠菜、萝卜、胡萝卜、苹果、猕猴桃、草莓、红枣等
年前乍暖还寒,勿吃太多生冷食物,会容易引起胃胀胃痛的情况,严重还会有腹泻的症状。
推荐食谱—山药羊肉粥
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效果,羊肉能健脾温中、补肾壮阳,与粳米共煮成粥,能益中补气、健脾胃补肺的作用。常食此粥能益寿延年。
食材:羊肉5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盐、味精、葱花、姜末、胡椒粉适量
做法:①将羊肉洗净,切碎,山药切块。将羊肉倒入油锅煸炒,再加入盐、葱花及姜末,继续煸炒至熟透。
②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
③将粳米洗净,放锅中加适量水煮沸后,放入山药块,小火煮成粥。
④再加入炒熟的羊肉煮沸,放入味精、胡椒粉调味即可。
🍃立春养生🌿
立春后正是养肝健肝强肝的好时机,可以从饮食、作息、情绪、运动等方面进行调整,可以有效养肝健肝强肝。
1. 清淡温和
春天阳气初生,宜食清淡、温补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瘦猪肉、鸡蛋、牛奶等,既能补充营养,又不至过于滋腻。
2. 多吃蔬菜水果
春季新鲜蔬果丰富,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时令果蔬,如菠菜、荠菜、春笋、樱桃、草莓等,以助身体解毒、增强免疫力。
3. 健脾养胃
春季肝气旺盛易伤脾胃,饮食上要注意保护脾胃,可适当食用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枣、小米等。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4. 适量辛甘
根据中医理论,春季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可以适当吃些辛甘之品,如蜂蜜、大枣、胡萝卜等,但辛辣刺激食物要适量,以免引起肝火上升。
5. 补水润燥
虽然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气候仍较为干燥,应注意补充水分,多饮白开水或淡茶,避免体内津液亏损。
6. 舒畅身体,调达情志
立春时节要顺应自然界的生机勃发之景,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畅情养肝,避免因肝气升发太过而引起肝火上炎等问题。
7. 保护阳气,抗御病邪
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避免过度消耗;同时要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穴位养生🌿
敲打胆经
【方法】早晨敲打胆经10分钟。一年之计在于春,《黄帝内经》中讲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主升阳,能把所有脏腑的阳气升发起来。小提示:一定要在早晨敲,千万别在晚上,因为我们只有在白天才需要升发活力。
【功效】疏肝利胆、调畅脏腑气机、增强免疫力
推大椎穴
【方法】大椎穴是中医经络中督脉的一个关键点,阳气足。常推大椎,可以防止感冒。
【功效】活血止痛,理气通阳、疏风散寒
百会穴
百会为督脉之要穴,是诸阳集会之处,与各脏腑经络相通,故有调整阴阳整体治疗之用。
【位置】百会穴在人体头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在百会穴上轻柔压迫按摩,用手掌紧贴百会穴,先顺时针旋转20圈,再逆时针旋转20圈。
【功效】降血压,有助于疾病预防,还能提神醒脑,帮助开窍,顺气止痛,安神益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联系删。本文所涉及到各类药方仅供读者学术研究使用,针对患者个体状况需辨证施治,过敏者过往病史者尤慎,敬请患者朋友们自行核实并遵医嘱|来源:喜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