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63岁男子支架手术顺利,半年后再次狭窄,原因让人意外

360影视 2025-02-02 19:45 2

摘要:资料来源:1.王明, 李娟, 张强.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血管再狭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48(9): 823-829.2.刘彬, 王波, 赵杰. 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血管功能变化的长期随访研究[J]

资料来源:

1.王明, 李娟, 张强.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血管再狭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48(9): 823-829.

2.刘彬, 王波, 赵杰. 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血管功能变化的长期随访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 11(3): 189-195.

3.陈伟, 黄丽, 周晓. 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 2021, 29(2): 142-148.

心脏支架手术主要是通过植入支架来扩张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从而缓解心脏缺血的症状,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这类支架手术常被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和

心肌梗死风险较高的患者。但是,做了支架手术,血管就不会再次狭窄吗?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63岁的王建国是一名退休的央企员工。当年工作时,是一名高管,经常要陪客户陪老板,所以他养成了常年喝酒、偏爱肉食的饮食习惯。退休后,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体重也因此飙升了40斤,但在王建国看来:“辛苦了大半辈子,退休了还不让人快活吗?”

2019年9月4日早晨,他像往常一样起床,拿起剪刀和水壶,开始修剪自家小花园的花枝。可当王建国站在阳台上,修剪着一株盛开的玫瑰花时,突然,一阵莫名的压迫感袭来,他的胸口开始隐隐作痛,像是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口。王建国停下手中的动作,深吸了一口气,在花园里走了几步,但胸部的沉重感并没有减轻。他心头有了些许不安,决定不再继续修剪花草,暂时坐下来休息。

9月15日,晚上王建国和老伴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偶尔和老伴聊几句家常。联播结束,王建国拿着遥控器正准备换台,却感觉心跳突然变得一会儿急促一会儿很慢,一阵阵的“扑通扑通”声让他感到一阵恐慌。为了不让老伴担心,他说自己累了,要去卧室躺会儿。躺下后,他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放松,虽然那种心悸感仍然在胸口萦绕不去,但他却觉得不是什么大事,老了有点不舒服很正常。

2019年10月13日,王建国感觉最近有点累,总没什么力气,便久违地拉起老伴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正走着,老伴指着一株菊花说道:“这菊花真漂亮。”王建国点点头,刚想说什么,却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的景物天旋地转,看不清楚,整个人都有点摇晃。老伴赶紧扶住他,眼里充满了担忧,随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王建国和老伴抵达医院后,医生立即安排他进行了血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胸部X光、心脏标志物等一些系列检查。最终检查结果显示:ST段下移>1mm;心脏左室功能减退,直径为5.3cm,射血分数为45%;左前降支出现 70%狭窄,右冠状动脉出现 50%狭窄;肌钙蛋白值为 0.1 ng/mL,B型钠尿肽值为200 pg/mL。最终医生诊断王建国患有冠心病。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壁上积聚的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形成了斑块,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并使血管变窄,导致血流不畅,心脏的供血不足。渐渐地,这些斑块有可能会破裂,然后形成血栓,进一步堵塞血管,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王建国听到结果,心里满是不安:“医生,我会不会很严重?我现在该怎么办?”医生温和地说道:“我们建议您立即做心脏支架手术,疏通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流。不过,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手术后,只要您能按时复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症状会大大缓解,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提升。”王建国听后,虽然内心依然有些不安,但他也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

王建国的心脏支架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恢复期也较为平稳。出院后的他意识到,只有从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做起,才能让自己健康地享受退休生活。于是,他开始制定运动计划,每天由老伴叮嘱自己饭后散步30分钟;饮食以小白菜、胡萝卜等新鲜蔬菜为主,烹饪方法多采用蒸煮,少用煎炒。一段时间后,王建国感觉自己呼吸顺畅,不胸闷不乏力,就连心悸都减轻很多,整个人仿佛年轻了5岁。

但变故还是降临在他的身上。2020年5月7日,这天王建国正坐在书桌前,翻看着报纸,生活悠闲而享受。可就在他起身放下报纸时,突然他感到胸部被束缚,呼吸突然变得急促,王建国试图深呼吸,但吸进去的气还是不够。他开始喘息,胸口也因急促的呼吸起起伏伏。他心里一紧,转身走到窗前,打开窗户,想呼吸新鲜空气让自己感觉好些,但效果并不大。

2020年5月16日,王建国在厨房里忙碌了一上午,煮了些青菜,桌子上摆得整整齐齐,简单却充满家的味道。他坐下轻轻拿起筷子,然而,就在他准备夹起一口米饭时,胸口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刺痛,像是刀割一般锋利,疼痛迅速从胸部扩散到左侧肩膀和手臂疼痛让他五官一时间都变得扭曲,旁边的老伴都被他吓一跳,差点哭出声来,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王建国被送到医院后,医生立即指导他重新进行了血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胸部X光、心脏标志物、心电图等一些系列检查。检查结果显示:ST段下降为1.5mm,持续时间超过0.08秒;支架处的血管狭窄约60%;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肌钙蛋白浓度为0.15 ng/mL,B型钠尿肽350 pg/mL。最终医生确定王建国的心脏支架处的血管再次狭窄

心脏支架手术后,血管再次狭窄通常是由于支架内血栓形成或血管内膜增生,导致的血管腔隙变窄,甚至完全堵塞。当血液供应不足时,心脏肌肉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就容易引发剧烈的胸痛、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衰竭

老伴听到结果后,第一个哭出声来:“医生,您一定能帮他吧?他可不能再受这些折磨了!我们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希望他能够安享晚年。”王建国心中也充满了焦虑。他自问自己作为一名已经经历过心脏支架手术的退休老人,一直觉得做得够好。原本认为自己已经走在了健康的轨道上,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

这个消息给他平静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沉重打击。“医生,您说什么?我明明每天散步、清淡饮食,血管不可能再次狭窄的!医生,你一定要告诉我原因,不然我不甘心啊!”王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的心情无法平静,手指紧紧抓住病床的床单,仿佛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医生安抚了王建国和老伴的情绪后,和他们又详聊了这段时间的生活习惯和服药情况,终于发现了真相。医生摇摇头,惋惜地说道:“做了支架手术也不等于带上了保护伞,虽然你支架手术顺利,但却犯了2个致命的错误。很多和你一样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往往忽视了这2个小细节,最终血管再次狭窄,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果早点注意这2点,提前防范,或许你就不用再遭这种罪!”

过度依赖手术,忽视定期检查

原来在支架手术后,王建国误以为万事大吉,只要改变下生活习惯即可。于是并没有按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从而错过了及时发现血管变化的机会。否则医生或许能早些发现支架部位的血管增厚或血流不畅,进而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防止血管再度狭窄。

这是因为支架手术只能缓解了暂时的血管狭窄问题,并不能根治冠心病的根本原因——动脉硬化。例如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表就明,在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后,约10%至20%的患者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尤其是在手术后的第一年内。因此,血管是存在再次狭窄的可能性的。因此,对做过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来说,定期的心脏检查和影像学评估非常重要。

未坚持药物治疗

正如上文所说支架支架只是暂时解决了血管狭窄的问题,无法根治冠心病。在这种前提下,抗血小板药物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它们能够有效防止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避免新形成的血栓堵塞支架,从而使得血管保持通畅,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血管再度狭窄。

例如一项2001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就发现,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能够显著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防止支架内血栓堵塞,从而减少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而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约20%。

然而,王建国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服药。他在自我感觉良好后,就开始自行减少,后来直接停用了抗血小板药物。这种举动大大地增加了血管再次狭窄的风险。如果他能够按照医生的建议,继续坚持服药,那么这种情况则很可能不会发生。

医生的话,让王建国深感后悔,他也终于明白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持续的药物治疗和定期的检查才是保障心脏健康的关键。幸运的是,尽管他曾经误入歧途,但现在他已经重新开始认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服药和调理。

(注:《回顾:63岁男子支架手术顺利,半年后再次狭窄,原因让人意外》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来源:三秦医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