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张,72岁男性,15年前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并行冠脉造影检查及支架植入,目前服用“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厄贝沙坦”等药物治疗。
治疗虽然普通,但也可能具有奇效,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王玉伟
01
病历篇
老张,72岁男性,15年前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并行冠脉造影检查及支架植入,目前服用“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厄贝沙坦”等药物治疗。
10个月前,老张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无黑矇、晕厥,在当地医院复查冠脉造影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显著狭窄。
但是动态心电图发现了新问题:室性期前收缩(以下简称“室早”)共计57624次,占总心搏数41.1%。
根据冠脉造影检查,不支持心肌缺血所致的室早;如此多的室早,完全达到了射频消融手术的指征。
目前专家共识认为,对于症状明显的频发室早患者,可以推荐导管消融治疗,但具体室早负荷多少为导管消融的最强适应证尚无定论,实践中大多以>10000次/24h为筛选标准。部分无症状患者出于升学、就业或妊娠等原因而要求导管消融,待充分与患者沟通后,亦可尝试导管消融治疗。
但是,当地医院没有做射频消融手术的能力,只能外请专家来院“飞刀”。
当专家赶来手术时,复查动态心电图,24小时内室早数量降到了只有630次。当时具体使用了何种治疗方案,现在已经不得而知,只知道射频消融手术取消,建议老张药物治疗。
但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老张为此多次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索他洛尔”、“胺碘酮”、“美托洛尔”都用过,效果都不好。
2小时前,老张病情再次加重,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讲述诊治的故事。
02
诊治篇
➤19:30左右
老张晚餐后没多久,反复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每次持续时间1到数分钟不等。
这次,家属决定换一家更好的医院就诊,最好能自己独立开展射频消融手术。
这次,他们选对了。
➤21:30左右
老张到达医院急诊室,心电图检查发现“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图1、图2)”,心电监护也提示“频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图3)”。
图1 心电图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mm/mV)
图2 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2.5mm/mV)
图3 心电监护示频发短阵室速
血气分析:pH 7.43,pCO2 43mmHg,pO2 90mmHg,钾 3.7mmol/L,钠 133mmol/L。
医生诊断为“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被收住心内科。
➤21:47
老张已经成为心内科的患者,心电监护可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图4、图5)。
图4 心电监护 21:47-21:56
图5 心电监护 21:57-22:20
接诊老张的心内科医生就是我们的老朋友王乂。
王乂在接诊伊始,也考虑到患者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毕竟术前抗心律失常药物要停用五个半衰期,如果使用长效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导致术中无法诱发而影响手术效果。
但是室性心律失常这么多,还有频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显然不合适。
王乂给出的方案如下:艾司洛尔+极化液,同时急查心标、NT-proBNP、电解质。
艾司洛尔属于短效抗心律失常药物,分布半衰期约2分钟,消除半衰期约9分钟,并不会妨碍射频消融手术。
极化液内容为: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氯化钾注射液15ml+人胰岛素注射液10IU。
极化液配方简单,但作用很多:极化液能激活心肌细胞Na+-K+-ATP酶,增加细胞内钾离子浓度,促进心肌细胞恢复极化状态,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极化液可以促进心肌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脂肪酸释放,减少脂肪酸在心肌中的堆积,显著增加心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缺血心肌的功能恢复;此外,极化液还能增加心肌NO生成,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心血管保护效应。
查心标、NT-proBNP不难理解,急诊分析中明明提示“K+ 3.7mmol/L”,王乂为什么还安排查电解质?
一般来说,静脉血中的钾离子含量高于动脉血,采集静脉血时止血带的作用、血液离体后细胞内钾离子的释放、标本处理过程中的因素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这也让王乂对血气分析中的钾离子浓度的参考性产生了疑问。
➤22:32
心电监护开始频繁报警,再次出现短阵室速,心室率200次/分、每次5-10个波形、每分钟2-5次(图6)。
图6 心电监护 22:21-22:44
王乂觉得自己开始的这套“组合拳”效果并不好,这时点开“检验结果”,急查血的结果终于回来了。
➤22:43
心标:cTnT 10ng/L,CK-MB 4.85ng/ml,Myo 26ng/ml。
NT-proBNP:276.2pg/ml。
电解质结果:钾 3.6mmo/L,钠 138 mmo/L,氯98 mmo/L。
以上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王乂觉得不正常,血钾太低了。
虽然血钾的正常范围是3.5-5.5mmol/L,但是心内科医生对血钾的要求“普遍偏高”。比如《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离子管理专家共识》认为,心衰患者的理想血钾水平为4.0-5.5mmol/L;血钾4.2 mmol/L时,心衰患者心律失常、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低。
而且,从室早的治疗来说,任何可导致心室肌提前除极的因素均可为室早的病因,不良生活方式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烟、酒、咖啡摄入等均可诱发室早;各种结构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和瓣膜性心脏病等亦是室早的常见病因;其他如洋地黄类药物、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等也可诱发室早。
虽然患者有明确冠心病病史,但在发现频发室早后曾查冠脉造影,未见有临床意义病变,冠心病不能完全解释患者室早、室速的频发。
患者否认不良生活习惯及药物因素,王乂就把诊治重点放在了“低钾”之上。
王乂做出了医嘱调整:临时“氯化钾缓释1g”口服,在极化液静滴完成后续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10%氯化钾注射液15ml”静滴。
这种调整略显普通,能否收获奇效呢?
我们回顾几张心电监护的照片来评判一下吧。
➤22:45-01:08
图7 心电监护 22:45-23:08
图8 心电监护 23:09-23:32
图9 心电监护 23:30-23:56
图10 心电监护 23:57-00:20
图11 心电监护 00:21-00:44
图12 心电监护 00:45-01:08
可见从23:30开始,患者的室速戛然而止,室性期前收缩在心电监护上也只是偶发。
王乂认为这是补钾治疗的效果,而不是艾司洛尔的功劳。
何以服众呢?在00:47时,患者出现了Ⅱ度一型窦房阻滞,王乂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停用艾司洛尔,并没有因此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03
随后,患者的治疗除了冠心病的常规药物外,仅增加了“氯化钾缓释片1g tid”和极化液静滴,未使用四大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任何一种,复查血钾补充至4.0mmol/L以上,复查动态心电图的结果:平均心率70次/分,总心搏数101538,室早总数94个,无成对室早及室速,房早总数66个。
在随后4天的住院观察时间里,心电监护仍未发现频繁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于是出院并补钾治疗。在随访过程中,患者病情平稳,复查心电图也未见明显异常。
低血钾时,起搏细胞舒张期除极速度增加,且可使一般心室肌细胞成为起搏细胞,因此低钾血症时可引起各种异位心律,如期前收缩及心动过速,室性较室上性多见。
看来,本例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与血钾水平密切相关,而且对血钾有着较高水平的要求,即便血钾在正常范围低值,也不能忽视补钾对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
补钾治疗虽然普通,但也可能具有奇效,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0,34(3):189-253.DOI:10.13333/j.cnki.cjcpe.2020.03.001.
[2] 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6版) [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责编|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近3年医疗诉讼案件数据公布,发生纠纷最多的竟是这个省!可怕的是赔偿动辄上百万丨医眼看法
值班医生新年第一个灵魂拷问:到底是什么伟大前程,值得我们把一年四季都错过?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阿迪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