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去年的下半年,智能眼镜市场突然间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场景。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我们也看到了众多的基于AR/VR 的眼镜产品出现。今年眼镜的相关元器件供应链愈加成熟,AI 的加入刺激了这个赛道的推进,智能穿戴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
AR/VR 未来会成为生活 “标配”?
文 |动点科技
作者|icebin
排版|恩惠
本文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在去年的下半年,智能眼镜市场突然间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场景。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我们也看到了众多的基于AR/VR 的眼镜产品出现。今年眼镜的相关元器件供应链愈加成熟,AI 的加入刺激了这个赛道的推进,智能穿戴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赛道上的产品打造者除了旧人,一些原本就有的科技巨头,还加入了不少新的面孔。那么这个新的平台,蕴含着什么样的机会,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潜力,我们再度采访了雷鸟创新创始人兼 CEO李宏伟,让他分享这方面的思考。
您认为VR/AR产品在未来会取代智能手机吗?为什么?
李宏伟/雷鸟创新创始人兼 CEO:AR 眼镜是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这是一个会影响全球所有人的产品,它就是我们下一代的“智能手机”。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们画一条线,横轴是虚拟/虚拟现实融合,纵轴则是有无 AI,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过去的 PC 和手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方面,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是分离的。举手机为例,在导航时手机可能指示你目的地就在前方的大楼,但当你面对三栋未标识的大楼时,你无法确定哪一栋楼才是目的地。在十字路口时,如果 GPS 信号不够准确,我们往往难以确定自己究竟位于路口的哪个角落。这是因为虚拟的数字世界与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隔阂。我要人工把它们对应在一起,这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就能够将整个互联网生态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将虚拟无缝融入现实中。以导航为例,当我们步行时,传统的导航应用可能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数字箭头,告诉我们应该转向哪里。但如果我们面前有三栋未标记的大楼,我们无法确定哪一栋是我们的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AR 眼镜可以直接在每栋楼上贴上虚拟的名称,还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这种虚拟现实的融合极其重要。雷鸟创新的使命是「想象即现实,空间更智能」,就是这个意思。这意味着通过虚拟现实的融合,我们能够将想象中的事物呈现在现实世界中。
还有一个维度是 AI 的维度。过去的 PC 和手机虽然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它们并不是为 AI 设计的。如今,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各种 AI 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但是,AI 能力强大,最好的载体是什么?实际上应该是眼镜。AR 眼镜能够看你所看,听你所听,将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内容输入给 AI 系统。AI 系统处理后,能够实时地将结果展现在你眼前和耳边,这种交互不需要我们中断当前活动去拿出手机或其他设备。所以如果我们构建一个象限图,我们会发现 AR 眼镜和集成 AI 的 AR 眼镜位于这个象限图的右上角。借助 AI 和 AR 的融合,它不止把过去的设备的效率变高了,它完全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升级的、更加丰富的场景生态。这是 AR 眼镜作为通用计算平台最重要的原因。
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他最新著作《5000 天后的世界》中专门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巨大平台,世界万物都和 AI 相连。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完美融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AR 或者镜像世界的新平台。」当然如果我们认为 AR 是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那接下来的动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我们怎么打造下一代的通用计算平台?当然这里面非常重要的是技术突破问题。需求一直都在——在过去电影、小说还是其他媒介中,AR 眼镜的潜在应用已经被广泛探讨和期待。因此,能否实现这些技术突破变得尤为关键。我们可以看到, Meta Orion、 Vision Pro,还有雷鸟 X3、X2 这些产品的发布,让我们看到的 AR 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您看来,VR/AR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有哪些?
李宏伟:我举个例子:我们戴上 AR 眼镜可以做什么?当然可能大家都已经比较清楚的是,AR 眼镜 可以实现一系列手机的功能,比如第一视角的拍照,视频通话效果非常好。也可以实现信息提醒,我们收到微信消息不用再看手机看手表,因为通知能直接展示在 AR 眼镜上。我们围绕这些,设计了一系列的非常重要的杀手级应用。一个例子是翻译: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使用场景,但大家说得也比较多,AR 眼镜所提供的翻译并非简单的翻译,其实更接近一个 Copilot 助手的角色。
例如我们到一个新的国家,下飞机,去海关,一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指示牌。你你在机场可以跟着人走的,但是你到了那个分人群的海关就不行了,你要是不懂这个语言的话,你就不知道的哪个入口是这个国家的居民的,哪个是海外旅客入口。这种时候,AR 眼镜就可以直接看到各种各样的指示牌,然后把它翻译成你懂的文字。包括你在跟海关聊的时候,海关问你一系列的问题,他跟你聊的时候,你就可以实时地在眼镜上面看到他翻译的内容,实现一个流畅的问答。包括出了机场之后,去到一个,比如说地铁站,眼镜识别到地铁站里面的标志,它还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导航,既能告诉你说你做哪条线,也可以提示你具体的信息:比如给你一个导航,告诉你你到了这个地方,你出来之后是一个美食一条街这样的。这个时候,你可以跟眼镜说,我要开启这个引导模式,那 AI+AR 就能一个一个识别,因为大家知道现在大模型的视频流的模式还是蛮强的,我们可以在走的过程中就直接他,你看了哪个店,他就告诉你这个店怎么样,是吃什么的。还可以基于你的喜好,告诉你这个店好适不适合你的口味。所以这一系列的工作。实际上都是在努力把 AR 眼镜带来的体验做到更完美。
这只是一个场景,出国或许还不是那么的频繁,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想一想,在现实中我们可能每天都会遇到类似的场景,如果有一个 AI + AR 的设备 24 小时在内身边,看到你所看到的,听到你听到的,实际上这个「外脑」可以帮助你处理非常多的事情。
您如何评价中国在VR/AR领域的现状?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中国拥有最完整和成熟的AR产业链,其中,在核心光学技术领域有非常多领先的技术突破,比如全彩 MicroLED 光机,雷鸟创新是国内极少数具备研发和制造全彩 MicroLED 光机能力的公司,上次 Meta 这次使用的光引擎国内的供应链也参与其中,贡献很重要的力量。
所以在 AR 行业,我觉得是有可能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一起引领行业发展,一起带来行业爆发的。甚至有可能中国企业会更早地或者更大地发挥这个作用。这跟过去这么多年中国整个的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的发展、能力的积累都有关系。
- - - - - - - - END - - - - - - - -
互动话题
您会想买AR/VR产品吗?
快来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吧!
精彩好文值得推荐!
一键转发,戳个在看!
来源:动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