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由于对防治刺吸式害虫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应用。
噻虫嗪是二战后,英国合成的一种新型杀虫剂,是第二代烟碱类药物。
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由于对防治刺吸式害虫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应用。
那么噻虫嗪可以防治哪些害虫呢?
噻虫嗪是一种双氟羰基取代的氮杂苯并喹啉类化合物。
噻虫嗪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以及超强的高效性。
是由两组结构所组成的专利组合物。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噻虫嗪在施药后能够迅速被植物内吸,然后沿着植物的定向轨迹传导到全株。
通过干扰害虫的正常生理活动,使其失去对食物及环境的判断能力,从而死亡。
使用该药物时,推荐在害虫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雾处理。
使用量为每亩稻田3-7.5ml,兑水喷雾,能够显著降低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保持水稻的生长健康。
实验结果表明,在施药后24小时内,西瓜上的蚜虫数量明显减少;
而在施药后72小时内,蚜虫密度下降至极低水平,显著提高了西瓜产量。
因此,相对于其他药剂而言,在防治西瓜蚜虫方面,这种高效水剂噻虫嗪专用杀蟲剂具有明显优势。
棉花可防治范围。
棉花上的害虫有很多种,包括棉铃虫、红蜘蛛、棉花蚜等。在近年来,我国有许多专业生产农药的公司研发出了专用防治棉花害虫的新高效液体杀虫剂。
这些产品主要成分是噻虫嗪甲基,浓度为30%,其中包括来自山东泉源佳富农资有限公司的“棉控星”,来自天津百草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棉害克”,来自江苏九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棉年康”。
黄瓜防治范围。
黄瓜上的害虫种类繁多,加上新型高效液体杀虫剂产品大量问世,为黄瓜产品的严重危害提供了更好的防控条件。
这些新型水剂噻虫嗪专用杀蟲剂主要成分是噻虫嗪甲基,浓度为30%-50%。
这些产品包括来自江苏无锡市金鑫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出的“无敌哨兵”,来自广东禾丰肥料有限公司推出的“洲灵安”。
茶小绿叶蝉防治范围。
茶小绿叶蝉是茶叶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害虫,对茶叶产生严重危害。
然而近年来一些企业研发出多种新型液体杀杀蟲药便于喷雾防控茶小绿叶蝉,以最大限度降低农药喷洒量和残留问题,同时有效防控茶小绿叶蝉危害。
这些新型产品包括江苏常熟市常青农药有限公司推出的“勇者无敌”专业喷雾药剂,其主要成分是噻虫嗪(浓度为30%),以及浙江省玉环市百草丰农资有限公司推出的“样本一号”,其主要成分同样是噻虫嗪(浓度为40%)。
蚜虫防治范围。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需求,多种新型液体或乳剂噻虫嗪专用水剂新型高效杀蟲药被研制出来,以便于喷施防控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并已获得注册批准(见下表)。
表中列出的方法显示了其主要成分、使用方法和具体浓度等信息,包括来自江苏省常熟市常青农药有限公司推出的“无敌勇士”,其有效成分为噻虫嗪浓度为30%,主要用于传粉草等作物;来自湖南省岳阳市日日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出的“普万愁空间”,其有效成分同样为噻虫嗪浓度为50%,用于防治荔枝上的蚜虫;以及海南省琼海市利丰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海吉星”,其有效成分也是噻虫嗪浓度为40%,用于防治海椰子等作物上的害虫。
种子处理防治范围。
作为一种有效防治方式,新性能要求标准允许根据不同农作物类型选择合适的清洗新型高效液体、干颗粒或湿润颗粒来处理种子,以减少新污染物和再污染问题(见下表)。
表中列出的一系列产品均为含有一定浓度的噻虫嗪作为有效成分,并分别来自于不同公司的生产,包括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富邦佳田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出的“弥控双星”,有效成分浓度达到80%-90%;
来自贵州省遵义市播乐万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推出的“强地双星”,其浓度达到30%-50%;
来自海南省琼海市利丰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海木宝星”,浓度达到70%-80%;
以及河北省辛集市金园来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园来绿保星”,其浓度同样达到70%-80%。
这些种子处理方式已经获得注册批准,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噻虫嗪适用作物说明:
在做好上述推荐用量基础上,可喷雾处理作物叶面稀释2000~4000倍液体,用于防控爵潦、黑寡头、飞虱等刺吸式危害昆虫。
(1)处理梨树用量:每年3~5月喷雾处理1500~2000倍液体
(2)处理苹果园用量:每年8~9月喷雾处理1500~2000倍液体
(3)处理葡萄用量:每年8~9月喷雾处理1500~2000倍液体
(4)处理茶叶用量:每年春秋两季混拌施用2500倍液体
(5)处理黄色梨用量:每年7~9月喷雾处理2000~3000倍液体
(6)处理日向日葵用量:每年6~7月灌根施用2500倍液体
噻虫嗪禁忌事项:
(1)禁止与草甘膦共同混合使用
(2)禁止与其他碱性物质如石灰粉、氢氧化钠等混合使用
(3)禁止排放到河流或溪流中,以免对水生态造成影响
噻虫嗪碰撞突破口:
(1)使用合适浓度避免造成农药残留超标。
(2)定期轮换药品以免抗性增加,多积累经验以求应变之道。(3)采用精准施药技术提高施药效率及安全~
(4)严格控制施用时期与频次确保作用发挥最大化
(5)探索结合生物控制探索更环保可持续战略
来源:潮流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