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 月 3 日,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传遍全网,知名艺人大S(徐熙媛)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年仅 48 岁。这一消息让无数人感到震惊和惋惜,也为我们所有人敲响了健康警钟 —— 流感绝不是小感冒,其危害不容小觑。
2 月 3 日,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传遍全网,知名艺人大S(徐熙媛)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年仅 48 岁。这一消息让无数人感到震惊和惋惜,也为我们所有人敲响了健康警钟 —— 流感绝不是小感冒,其危害不容小觑。
大S在演艺界成就斐然,无论是主持节目,还是出演电视剧,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生活点滴也备受大众关注,然而,这样一位公众人物,却被小小的流感无情地带走了生命,实在令人痛心。从医学角度来看,流感病毒看似普通,实则威力巨大。它不仅传染性强,还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打击。一般情况下,流感病毒主要侵袭上呼吸道,引发诸如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往往比普通感冒更加严重。而当病毒进一步侵入下呼吸道,就极有可能引发肺炎。不仅如此,流感病毒还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脓毒症,危及生命。
在这里,尤其要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你们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流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流感可能会显著加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多项研究表明,在得了流感之后的 7 天里,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会大幅上升。具体来说,在感染流感后的 1 到 3 天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几率是平时的近 6 倍;在 4 到 7 天内,这个几率更是飙升到了近 9 倍 。在中国香港的一项研究中,也证实了流感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流感高发的季节,这种关联更为明显。
为什么流感会对心血管患者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呢?这主要是因为流感病毒感染后,会引发一系列对心血管系统不利的反应。一方面,流感病毒感染会激活炎症反应,促使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释放,这些因子会招募免疫细胞,引发全身性炎症,而这种炎症反应会波及心血管系统,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流感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和血小板聚集的增加,会使得血栓在血管内形成,而血栓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此外,流感病毒感染还会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伤。
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感染流感后的风险远不止这些。流感病毒感染还可能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肌炎、心力衰竭和左室功能障碍等症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里,感染流感的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多,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尤其突出 。同时,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心肌氧需求增加、高凝固性和肾功能不全等全身症状,这些都会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既然流感对心血管患者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首先,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是关键。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打了流感疫苗后的 60 天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会明显降低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将接种流感疫苗纳入二级预防策略,优先接种。其次,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与感冒或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却能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另外,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万一不幸感染了流感,也不要惊慌。首先要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心血管疾病史,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低、发热持续不退、原有慢性疾病症状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大 S 的离世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流感的危害。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预防流感至关重要。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的健康。让我们从大 S 的事件中吸取教训,珍惜生命,关爱健康。
参考文献:
1. J. Kwong, K. Schwartz et 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Laboratory‐Confirmed Influenza Infectio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8).
2. PDFS. Sellers, R. Hagan et al. “The hidden burden of influenza: A review of the extra‐pulmonary complications of influenza infection.” Influenza and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2017).
3. PDFM. Barnes, A. Heywood et 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nfluenza: a meta-analysis of case–control studies.” Heart(2015).
4. PDFKyu Rae Lee, J. Bae et al. “Effect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on Risk of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euroepidemiology(2017).. Kyu Rae Lee.
5. PDFH. Cheng, E. Fung et al. “Early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ollowing hospitalization for severe influenza infection in the middle-aged population of Hong Kong.” PLoS ONE(2022).
本文作者:
丁亚辉,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浙江省医坛新秀,硕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导师,浙江省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担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生命健康学会联合体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与心衰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血管学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兼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副组长,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及心律专委会常委兼智慧医疗学组组长。
主要从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擅长疑难病例处理。曾赴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学习。目前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4项,主参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以主要完成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来源:心内科丁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