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茎部腐烂是疫病,了解发病规律,5项措施有效防治效果好

360影视 2025-02-04 10:35 3

摘要:国内韭菜主要以扁茎韭菜为主的一种种植方式进行种植,然而韭菜在种植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病虫害,其中最严重的病害就是韭菜疫病。

韭菜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来制作饺子、包子等食物。

与菠菜一样,韭菜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深受人们喜爱。

国内韭菜主要以扁茎韭菜为主的一种种植方式进行种植,然而韭菜在种植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病虫害,其中最严重的病害就是韭菜疫病。

在韭菜的最下部有一处鼓起的隆起部分叫做假茎,这是用来储存养分的,而这时候的假茎已经基本非常成熟了,此刻如果不小心碰到烂根甚至被土壤中的真菌感染,那损失可是相当大的。

同时,韭菜的鳞茎同样具有储存养分的作用,使得它们成为了真菌最为喜爱的部位,因此它们受害的程度往往也是最大的。

不过除了假茎和鳞茎以外,韭菜的其他各个部位都不会放过,比如说叶片,不管是韭菜的哪一个部位,只要它们存在,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韭菜疫病都是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引发的,特别是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更容易滋生这些病菌。

在真菌发育过程中,温度恰好在16℃-25℃之间时,病害就会迅速增长并发生扩散。

因此为防止真菌蔓延,需要采取一些抑制措施。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辨别韭菜感染了真菌呢?

一般来说,症状表现如下:

1.叶片上会长出一些具有水浸状特征的病斑,并且非常湿润,通常呈绿褐色。

2.其次,在病坏的地方会发生软腐现象,同时伴随腐烂气味。

3.最后,在病变的部位上会长出一些灰白色的霉层,这个霉层就是我们说的孢子体,它是此类病害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1.越冬。

关于发病原因,首先是细菌的传播方式,细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传播,第一种就是通过菌丝体传播,通常情况下细菌会在韭菜上繁殖最终形成霉层,这种霉层就是菌丝体。

当这种霉层上的孢子被空气传播出去后就会进入到其他韭菜体内,并在其上繁殖,使得疾病得以蔓延。

第二种则是厚壁孢子,当韭菜生病腐烂后,其内部会形成许多厚壁孢子,这些厚壁孢子能够抵抗恶劣环境的影响并在土壤中越冬,一旦温度适宜,它们就会萌发并侵入新的韭菜体内。

2.湿润。

想要抑制这种病害发生,就必须降低湿度。

众所周知,没有水分就没有生命,只要土壤保持湿润,总会有生物想要在其中安家落户。

如果土壤足够湿润,那就更加不能降低了,因为这时候土壤中的水分会通过蒸发形成空气潮湿,从而大大提高空气湿度,病害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务必要学会合理控制灌溉。

3.吸收养分。

韭菜这种植物非常贪婪,不管土壤是什么样性质,它都要尽可能地吸收其中的养分,因此有些农民为了补充土壤中的缺失养分,就将大量有机质添加到土壤中,这样虽然能使韭菜吸收到更多养分,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会殃及周边环境,从而导致病害滋长。

因此只要不影响生长,就不应该灌水,如果需要灌水的话,也只需要勤灌小水即可,避免受伤严重。

2. 合理施肥。

在施肥方面,要懂得合理施肥,尽量去导致土壤变化以及促进病害滋生的肥料,比如有机质肥料就是尽量避免使用,否则不仅不会起到防治效果,反而会使疫情更加严重。

清除病残体。

其次清除病残体也非常重要,这里的病残体指的就是所有死于疫情的韭菜,不管是死于哪个部位,只要发现了,就必须及时处理掉,否则它们不仅不会自消亡,还会继续滋生孢子从而导致疫情扩散,因此务必及时消亡。

加强管理。

还有加强管理,这一点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比如控制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气温等,这些都可以使用密闭性结构或者雾气进行调控。

药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保护性药剂,用于防止未来新生的病害;另一种是治疗性药剂,用于治疗现在已经存在的病害,其可以穿透到病害内部进行消杀。

当然,在病害比较严重的时候,不仅需要及时喷洒药剂,还需要多次喷洒,通常情况下需要喷洒5-6次左右,以确保消灭绝大部分的病害同时降低它们未来继续传播和繁衍造成更多危害的几率。

来源:悠闲的谈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