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感并非普通感冒,而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事实上,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传播迅速的特点,其严重性不在于本身的症状,更在于它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流感并非普通感冒,而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事实上,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传播迅速的特点,其严重性不在于本身的症状,更在于它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医学界认为,流感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并发症,其中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流感相关性脑炎等屡见不鲜,且危害甚大。
目前正值流感高峰期,又遇上春节大“迁徙”,专家提醒:出行注意个人防护。
别对流感掉以轻心
严重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流感(Influenza)在中文中称为“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Common Cold)在流行,对流感掉以轻心,但其实,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据WHO估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500万的重症和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一项全球的研究数据估算了1999年—2015年33个国家的死亡率,估计每年流感相关死亡率平均值如下:
肺炎: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上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也有指南界限在大于50岁)、孕妇、产后2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列为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视风险。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24 次/分)、缺氧和发热(>3天)。
流感是什么?
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严重性。不同人感染流感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跟感冒类似,重者则会有上文提到的并发症。
对流感掉以轻心,可能导致高危人群忽视疫苗接种或抗病毒药物的及时使用,进而引发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例如,因忽略疫苗接种,使流感引发严重综合性疾病,导致儿童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更为隐匿,但在临床,不少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可能导致老年人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甚至无力回天。
从症状上分辨流感和感冒,有时不会很准确。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在临床,如果非要鉴别是由何种病毒造成的感冒,方法可以有病毒培养、抗原检测和PCR。但是,如果没有办法及时进行检测,随着疾病的发展,两者的症状上还是可能出现一些差异:
在全球范围内,流感每年导致大量住院和死亡,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即使是健康成年人,流感感染后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由此造成和引发的暂时性劳动力丧失或生活质量下降,也更强烈一些。
得了流感后怎么办?
A、自我判断
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15—65岁),在流感季节,自己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症状时,临床可以疑诊流感。
此时不需要流感检测来确诊。自购抗原家庭检测也是一种选择,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50%—70%,有需要明确诊断时,在 1—2天内多次采样有助于提高阳性的准确率。
无并发症的流感,成人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通常持续约3天,随后大多会改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0—14日(年纪大、免疫力低下恢复时间更长),部分患者的乏力症状会持续数周。出现并发症的流感,或者有脱水(口渴、疲倦、尿少黄)、心肺功能受损、精神状态改变的情况,通常属于重症,应住院治疗。B、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① 并发症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② 高危人群接触者: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③ 流感持续或重症:流感样症状持续进展,超过3天,或者出现流感并发症、重症时。重症或病程超过2天时建议遵循医嘱选用对应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
C、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用药前先权衡利弊。
病程在48小时内,可以根据自身生活、工作或学习等需要,跟医生沟通后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因为轻症流感可以自愈,药物可以缩短病程,但同时有增加耐药风险。
如果病程已经超过48小时,又不符合上面三点需要用药的情况,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划重点
流感危害可以很大,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对高危人群尤为致命,因此,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每年的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但即便在10月底前没有打上疫苗,在整个流感季都是可以接种的。而且,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
预防流感要做好这两件事
第一件事:接种疫苗
疾控专家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如果有老年人基础病的,尤其是患有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的,专家还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一旦继发感染可以有效预防。
第二件事:做好防护
预防流感,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掩口鼻、少聚集等个人防护少不了。
来源:掌上五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