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假期期间,很多人真正“放飞自我”,熬夜刷剧、玩游戏、刷视频,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睡眠也变得不规律,结果白天不是睡懒觉就是用大量时间来补觉。
▎药明 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你的睡眠还好吗?
春节假期期间,很多人真正“放飞自我”,熬夜刷剧、玩游戏、刷视频,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睡眠也变得不规律,结果白天不是睡懒觉就是用大量时间来补觉。
可很多人还是很疑惑:明明没少睡,补觉了却也没精神,白天总是昏昏沉沉,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都是昼夜节律被打乱导致的结果。
图片来源:123RF
之前的一项研究解答了这个问题——同样是睡8小时,为什么晚睡晚起不如“早睡早起”?这是因为,延迟入睡或延迟觉醒,可能导致睡眠期间更多地暴露在光线下,影响睡眠质量。
人的身体有个24小时的生物钟,控制着身体的“睡眠-觉醒周期”,包括大脑什么时候释放什么激素,以及器官在不同时间如何工作等。而在这个生物钟里,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叫“褪黑素”的激素起着重要作用,它会在光线变暗时被大量释放出来,调节昼夜节律,告诉身体该“睡觉”了,让身体感到疲倦,从而帮助缩短入睡时间和睡前觉醒时间、延长总体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如果延迟入睡和延迟觉醒,在醒来前太阳已经出来好几个小时,就会增加暴露于光照中的时间,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增加昼夜节律失调的风险。而昼夜节律被打乱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还与瘦素水平下降有关,可能导致腹型肥胖。
所以,保证足够的在黑暗中的睡眠时间很重要。
此外,对于夜猫子、熬夜党来说,白天补觉反而是陷入了恶性循环。虽然白天补觉在情绪、警觉性和认知能力等方面或许会带来益处,但很多人可能是因为夜间睡眠不足,才想要白天补觉的。晚睡和晚起,都会导致昼夜节律失调、睡眠质量差,这反过来又导致白天昏昏欲睡、补觉的时间更久,然后到晚上又精神了、难以入睡。
如果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昼夜作息不规律,就会导致生物钟发生改变,出现各种健康问题——轻则导致白天疲惫、警觉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代谢紊乱、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减退、免疫力下降、抑郁、肥胖或糖尿病等不良后果。
如果习惯了晚睡,成了“夜猫子”的一员,也别太担心,可以尝试改变这种作息习惯,让睡眠模式回归到正常,具体可以尝试以下7个方法:
1. 养成规律的入睡习惯
在睡前至少一个小时,就停下手头的事情,减少看手机、电脑、电视屏幕的时间。
可以进行一些规律性的放松,比如洗热水澡、冥想、阅读等。
这有助于释放促进睡眠和降低警觉性的激素,告诉身体该睡觉了,从而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
2. 只在中午之前喝咖啡
咖啡中的咖啡因作为一种兴奋剂,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让人产生“兴奋感”,所以很多人认为咖啡有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作用,习惯在忙碌的时候“来一杯”,在节假日也不例外。
但如果在下午或晚上饮用咖啡,可能会因为咖啡因的刺激作用,让人不容易入睡,或难以进入深度睡眠;此外,咖啡因还是一种利尿剂,会导致排便次数增多,如果半夜被尿憋醒去上厕所,容易影响睡眠时间和质量。
所以,有喝咖啡习惯的人,最好将喝咖啡的时间改在中午之前。
图片来源:123RF
3. 尽量在白天适当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褪黑素分泌,还会促使褪黑素提前分泌,让人更快入睡。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比如健步走、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和爬楼梯等)和抗阻力运动(即力量训练,如举重、哑铃、俯卧撑等)。此外,一些其他运动,如武术、瑜伽等,也有助于促进睡眠。这些运动不仅可以提高白天的警觉性,还能让人在晚上更容易入睡。
哪怕在白天仅仅进行10分钟的运动,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不过,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如果白天没有时间,只能在晚上运动,睡前一小时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因为睡前运动可能会导致心率增加、过度兴奋,难以入睡或入睡后睡眠质量较差,睡眠时间缩短。
4. 减少午睡时间
想要获得健康的睡眠模式,就需要遵循昼夜节律——白天活动,晚上睡觉。
午睡时长尽量控制在15-30分钟,这样可以避免深度睡眠状态被突然打断而变得昏沉头晕,也不会影响夜间睡眠。
而如果午睡时间太久(超过60分钟),就可能打破这种规律。睡眠时间在60分钟时会达到深度睡眠状态,所以午睡睡了60分钟总觉得没睡够,还想接着睡,这是睡眠惯性。但如果只睡20分钟闹铃就响了,这时还没进入深度睡眠阶段,醒来的时候就不容易昏昏沉沉。
当然,如果前一晚睡眠不足且睡眠质量较差,还是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午睡来缓解疲惫,虽然不能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但可以改善情绪和警觉性,让你在后半天的表现更好。
图片来源: 123RF
5. 在白天晒晒太阳
到户外走走,在阳光下晒晒太阳,不仅能帮你赶走困倦感、增加身体的愉悦感,还有助于晚上睡个好觉。
尤其是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正好可以趁着假期时间多晒太阳,可以帮助身体维持健康的生物钟。
6. 确保卧室温暖舒适且安静
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让人心理放松,处于轻松状态下可以帮助入睡并提高夜间睡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床垫和枕头要舒适,室内温度不要过高,准备睡觉期间避免任何人造光(台灯、手机、电视等)。因为人造光会“欺骗”生物钟,让它以为日光已经被延长了,从而让人难以入睡,睡眠时长改变,睡眠质量下降。
试试用遮光的窗帘,在屋里放一台加湿器,再准备一副眼罩、耳塞等,让睡眠环境更舒适,入睡自然更容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持睡眠环境安静更容易入睡。但如果睡觉时周围有明显的、难以避开的噪音(比如外面很吵或旁边有人打呼噜),也可以试试用手机播放着白噪音(雨声、海浪声)入睡。
图片来源:123RF
7. 睡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节假日的晚上,很多人会和亲友一起吃顿美食、聊聊天。但有些人睡前吃了油腻、辛辣的食物,或者柑橘类水果和碳酸饮料后,会消化不良、肠胃反酸,从而影响睡眠。
此外,睡前尽量别喝酒,酒精会扰乱非常重要的睡眠阶段,即快速眼动(REM)睡眠。在此睡眠阶段中,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不仅让身体恢复,还能增强记忆力、注意力和学习能力。所以,干扰了快动眼睡眠阶段(深度睡眠),可能会在醒后觉得没睡好。(这个阶段睡得越好、才越有利于好好休息。)而且酒精利尿,可能会让你半夜或凌晨就被尿憋醒。所以,酒后这一觉,睡眠质量往往是不好的,第二天就容易感觉昏昏沉沉和疲倦。
酒精本身还对大脑、肝脏等多个器官造成危害,滴酒不沾才健康。即使睡前饮酒的话也应该适量。
总之,大家尽量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让自己的睡眠模式符合生物钟的要求。
这不仅可以缓解疲劳,改善人体的警觉性和注意力,还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让你以更饱满的状态迎接每一天,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另外,你可能还想知道:
这样睡觉的人,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压、癌症?
大胆换掉9样东西,睡眠质量至少提升1倍
在消息对话框回复:睡眠
[1] Seven tips to get your sleep cycle back on track during lockdown. Retrieved Feb 4, 2025,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track-lockdown.html
[2] Insomnia expert offers useful tips for troubled sleeping in lockdown. Retrieved Feb 4, 2025,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insomnia-expert-lockdown.html
[3] 8 ways to improve sleep quality as you age. Retrieved Feb 4, 2025,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adult-health/in-depth/8-ways-to-improve-sleep-quality-as-you-age/art-20270179
[4] Tse LA, et al., (2021). Timing and Length of Nocturnal Sleep and Daytime Napping and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Types in High-, Middl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 JAMA Netw Open.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13775.
[5] NIOSH Training for Nurses on Shift Work and Long Work Hours. Retrieved Feb 4, 2025, from https://www.cdc.gov/niosh/work-hour-training-for-nurses/longhours/mod7/05.html
免责声明: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将康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