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3日,各大媒体都报道了“大S徐熙媛因患上流感引发肺炎不幸离世”的消息。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则消息第一时间都感到既惋惜又错愕。惋惜的是一位年仅48岁的女明星以如此遗憾的方式告别了我们,错愕的是常见的“流感”竟能引起如此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患者死亡。
2月3日,各大媒体都报道了“大S徐熙媛因患上流感引发肺炎不幸离世”的消息。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则消息第一时间都感到既惋惜又错愕。惋惜的是一位年仅48岁的女明星以如此遗憾的方式告别了我们,错愕的是常见的“流感”竟能引起如此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患者死亡。
“流感”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它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包括甲流、乙流等,屏幕前的你可能这个冬天也刚经历过“甲流“。流感大多为自限性,但少数患者会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病例,严重者导致死亡。
今年48岁、平素体健的王先生(化名)也因为“流感“这次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2025年1月初,大家都在为迎接蛇年的到来忙碌着,王先生也不例外,这天忙完工作的他回到家感觉有点浑身肌肉酸痛,还有些头痛乏力,似乎是发热了,他没当回事,也没有去测体温,觉得可能是太累了。他一直以来身体都很好,40多年没生过什么大病,平时有点感冒发热的休息几天就过去了,所以这次他觉得也“坚持坚持”就好了。就这样他“坚持“了整整1周,这1周里他觉得难受就吃点退热止痛药,可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的症状似乎一点点在加重,还开始出现恶心想吐的感觉,他有些担心起来,于是来到了我院发热门诊就诊。
接诊的发热门诊医生一听到王先生发热1周了,第一时间提醒王先生他的病绝不像普通感冒这么简单,并立即为他安排了新冠流感检测、血常规+CRP、肺部CT等检查。1小时后结果回复,王先生的甲流抗原呈阳性,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但C反应蛋白高达186mg/L(正常值<10)。肺部CT显示两肺多发炎症,符合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于是发热门诊医生立即给予抗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治疗,另加用抗生素抗细菌感染治疗,同时告知王先生他得的是甲流合并肺炎,已经并发了肺部细菌感染,从CT上看有“白肺“的倾向,建议住院治疗。然而王先生拒绝了住院的建议,只是答应每天来急诊挂抗生素。
然而到了第二天,王先生开始出现胸闷气喘不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仅有57.5mmHg(正常值>75),已经达到呼吸衰竭标准,遂被急诊抢救室收治,第二日凌晨转至感染病区。唐翠兰主任和赵樱莉主治医师查房时对王先生做了全面仔细的评估,她们发现王先生除了重症肺炎外,还伴有甲流引发的心肌功能受损(肌酸激酶-MB 153U/L,正常值<24)以及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19720U/L,正常值<171)。于是她们将抗生素调整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莫西沙星抗细菌感染,加用糖皮质激素抗炎,加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然而,或许是错过了最佳的抗病毒时机,王先生的氧和情况还是越来越差。住院第二天,他在氧浓度90%,50L/min的高流量吸氧下仍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不能维持。医生们不得不行气管插管,将他转至综合ICU进一步治疗。
入住ICU后,ICU须欣主任团队为王先生复查了肺部CT,他们发现王先生两肺炎症较前进展,右肺70%以上已变“白”,左肺也“白“了30%以上。他们延用了感染病房的抗感染抗病毒方案,并对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予以补充白蛋白、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等治疗。
在须欣主任团队的悉心照料下,王先生的情况逐渐好转。入住ICU2周后,医生们为王先生拔除了气管插管,王先生在鼻导管吸氧的情况下已经可以维持正常的氧合了,他也顺利地转回了感染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后,唐主任团队不敢松懈,动态监测王先生的炎症指标、肝肾功能心肌功能指标,逐步停用了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4-5天后,王先生的炎症指标已完全正常,复查肺部CT两肺炎症吸收的非常好,已经达到可以出院的标准了。
王先生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看来“流感“”发狠“起来也很难对付。这段时间仍是甲流流行期,我院发热门诊每天都能碰到甲流合并肺炎的患者。在此,感染性疾病科温馨提醒您以下三点:
1.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旦出现甲流症状,建议及时医院就诊,尽早明确,以便尽早(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减缓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家庭内传播风险。
2. 确诊流感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48小时后仍有发热,请及时来院复诊。
3. 不用盲目迷信“点滴“、”挂水“。流感患者需尽早行抗病毒治疗,而目前大部分常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为口服药。
文字 庞澜天 赵樱莉
审核 唐翠兰 徐峰
来源:健康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