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块2.5平方米大小的光伏组件,一年能贡献800多度电,且能在24.4厘米厚的积雪下及零下43.6℃的极端低温中稳定运行……近日,在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新能”)产品展厅内,明星产品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双玻组件吸引了记者
2024年12月20日,在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自动机械手正在进行排版操作。 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摄
一块2.5平方米大小的光伏组件,一年能贡献800多度电,且能在24.4厘米厚的积雪下及零下43.6℃的极端低温中稳定运行……近日,在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新能”)产品展厅内,明星产品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双玻组件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正是凭借TOPCon双玻组件和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单玻组件,海泰新能在2024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高寒高纬度地区低碳发展论坛暨极寒测试论坛上,获得2024年度极寒卓越性能奖。
得益于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光伏这一绿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样也意味着竞争激烈。高效产品是让光伏企业脱颖而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作为综合型绿色能源装备智造企业,海泰新能开发出的高效光伏组件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受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智能光伏组件封装车间产线上,光伏电池片闪耀着耀眼的蓝色光芒。自动机械手来回舞动,电池片层叠铺设、全自动焊接等工序操作有条不紊。
“这条产线引进的是目前光伏组件行业最先进的0BB(无主栅)技术,2024年5月开始建设。”海泰新能组件事业部生产制造副总经理刘学森介绍,0BB产品取消了光伏电池片主栅,也就相当于减少了太阳光的遮挡面积,使得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最高可提高1%。
光电转换效率提高1%,在光伏行业意味着什么?
刘学森说:“这意味着相同尺寸的组件,能增加约20瓦功率,这无疑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引进外来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海泰新能始终坚持依靠自主创新开发更加先进、高效的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路径打通可不容易。技术攻关最艰难的时候,我在半个月内累瘦了10斤。”回想起引进0BB技术以来所付出的努力,刘学森直呼“太难了”!
对整个产线的260多台套设备,进行了多少次参数调试和实验,刘学森和同事们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他们清楚地记得,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新技术和设备终于成为最佳拍档,新产线在2024年10月底具备正式运行条件。
0BB技术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整个生产过程更节能环保,产品更绿色。以往,光伏组件生产需要用含铅助焊剂将主栅焊接在电池片上,而0BB技术采用更细更密集的复合金属线来代替传统的主栅,焊接温度也相较以前降低110℃。
新技术成功转化落地,为海泰新能赢得了先机,产线试运行阶段就接到百万块光伏组件订单。
2024年12月10日,海泰新能市场部再次传来好消息,公司又接到了一笔15万块光伏组件的订单。
如今,产线每14秒就能下线一块光伏组件,可日产光伏组件1.8万块。
光伏组件产线开足马力,一墙之隔的储能电池模组封装生产线也进入紧张调试阶段。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当下,光伏行业表现亮眼。在海泰新能副总裁王利民看来,企业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依托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优化生产结构,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直以来,海泰新能坚持深耕光伏产业,在制造端、需求端共同发力。
“储能设备就像巨大的‘充电宝’,可将光伏产生的富余电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放电使用。”站在一个类似双开门冰箱的储能柜前,王利民介绍,目前公司的储能产品主要包括大型集装箱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及户用储能设备等,可应用于发电站、供电站、商场等众多场景。
向创新要动力,向绿色要发展。海泰新能产业链多点开花,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已获得省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项目全长1037.82公里,计划2026年底建成投运。
“届时,项目将把张家口丰富的风光资源转化成氢气,供应给唐山及京津冀其他地区,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100万吨。”王利民说,海泰新能正布局氢气输送领域,开辟新蓝海。
一路“追光逐绿”,海泰新能已成功打造电池片、光伏组件、储能、氢能等9大业务板块,绿色发展动能澎湃。(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马朝丽)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