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花来源于木樨科植物,别名银桂、木樨、九里香等,可作食用、泡茶饮用,亦可入药。桂花性味辛、温,其功效与作用为散寒破结、止咳化瘀,用于治疗咳喘痰多、牙痛。桂花在绿化中,除花香浓郁、叶片四季常绿外,其材质坚硬、纹理美丽且有光泽,是雕刻的良材。桂花还是制作桂花茶、桂
桂花栽培管理新技术亮相,助力园艺发展!
李跃贞
桂花来源于木樨科植物,别名银桂、木樨、九里香等,可作食用、泡茶饮用,亦可入药。桂花性味辛、温,其功效与作用为散寒破结、止咳化瘀,用于治疗咳喘痰多、牙痛。桂花在绿化中,除花香浓郁、叶片四季常绿外,其材质坚硬、纹理美丽且有光泽,是雕刻的良材。桂花还是制作桂花茶、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酒的主要原料,而桂花香精被大量运用于化工和食品行业,桂皮可用来提取鞣料和染料,桂花的叶片可作调料,具有为食品增进清香的作用。
1 扦插与嫁接培育苗木
1.1 扦插。在苗木培养过程中,利用扦插的方法培育苗木相对简单,育苗速度快,所培育的苗木数量多,成本低且成活率高。
1.1.1 扦插时间。在河南漯河 2 月底 ~ 3 月底,选择当年生、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春梢进行扦插,此时是硬枝扦插桂花的适宜时间;而绿枝扦插的时间为 6 月下旬 ~ 8 月中旬,应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扦插。绿枝扦插时,要严格控制扦插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扦插后需要进行遮阴。
1.1.2 插穗的剪取与处理。选择插穗时,应从幼龄母树上选取树冠上部和树冠外围生长健壮、无病虫、芽体饱满的枝条作插穗,将插穗剪成长 10 ~ 12 cm 的小段,插穗下部的叶片去掉,上部保留叶片 3 ~ 4 个。为提高成活率,把剪好的插穗捆成捆,插穗基部放入50 ~ 100 mg/kg GGR6 号溶液中浸泡 0.5 ~ 1 h,以利于插条生根。
1.1.3 扦插土壤准备及插后管理。根据桂花的生长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可选用土壤疏松、肥沃、通气良好、蓄水保墒能力较好的微酸性土壤作为扦插基质,并用多菌灵 250 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插后一定要控制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桂花扦插生根的最佳温度是 25 ℃ ~ 28 ℃,最佳湿度是 85%以上。为促进扦插成活,在苗床上方搭塑料拱棚,定期喷水和通风。在实际生产中,常因苗床周围环境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而使扦插后的苗木感染霉病,因此,每隔 7 ~ 10 d交替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进行防治。
1.2 嫁接。嫁接繁殖具有成苗快、长势旺、开花早、变异小等优点,是培育桂花苗木的常用繁殖方法。
1.2.1 培育砧木。嫁接桂花的砧木有女贞、水蜡、流苏和小叶冬青等,选用小叶女贞作砧木时,成活率高,初期生长良好;但到后期,有些伤口若愈合不良,遇到大风或其它外力碰撞后易发生断裂现象。小叶女贞一般采用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其苗木繁育简单,出苗率高,根系发达,抗性强,是快速培育桂花良种的良好砧木。
1.2.2 嫁接方法。生产上常采用劈接法和腹接法,在清明节前后进行嫁接。接穗选用 1 ~ 2 年生木质化且生长健壮、无病害的成年树上的枝条,剪下后及时去掉叶片并保留叶柄。春季劈接时,将砧木地面以上5 cm 左右处剪断。注意接穗与砧木的粗度基本一致或砧木略粗于接穗为宜,操作时必须掌握“快、大、光、紧”四个字,即削刀时动作要快,削面要大(适宜),削面要光滑平整,绑扎要紧。同时注意把砧穗双方的形成层对齐,有利于伤口愈合后成活。腹接时,把接芽直接嵌于砧木上,当接芽成活后再剪断接芽上部的砧木。无论采用哪种嫁接方法,都应做到接穗随采随嫁接。若从外地调运接穗,应采取保湿措施使接穗保持新鲜,接后要定期检查成活率,未成活者应及时补接。当接穗芽成活后,注意抹除砧木上发的萌芽,嫁接成活 60 d 以后,去掉捆绑物,并注意做好苗期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措施等。
2 播种育苗
用种子繁育桂花苗木,栽植后需培育 10 年左右才能开花,而且变异大,有些品种存在结实不良或结实较少的现象,因此,生产上很少采用播种育苗的方法。经观察,桂花的种子在第 2 年的 5 月份成熟,可随时采种随时播种,到秋季可发芽出苗;也可采种后用湿沙藏至第 2 年春天进行播种,4 月份可发芽出苗。注意防治苗期的立枯病,并加强肥水管理,定期做好间苗、补苗和中耕除草等各项工作。
3 压条繁殖
春季芽萌动前压条,此时枝条不易弯曲。生产上多采用高空压条法,即选择生长势强的优良母株上的2 ~ 3 年生枝条,在枝条的适宜部分环剥 0.3 cm 宽的皮层一圈,然后用 200 mg/kg GGR6 号溶液涂抹环剥部位,而后用塑料薄膜装上优质基质后,将环剥部位包裹起来,浇透水将袋口包扎并固定。缺水时补水,保持包扎物内基质湿润。经夏、秋后可生出新梢,翌年春季将生根的枝段剪离母体,并拆除包扎物,带基质移入花盆中,浇水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养护。
4 苗木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4.1 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通透性好、pH 值为 5 ~ 6.5 的微酸性壤土作为培植圃地。于苗木移植前 1 年的秋冬季,深耕 1 次,结合深耕,每 667 m 2 施入充分腐熟的猪、牛、羊、鸡粪 6 000~ 8 000 kg、磷肥 300 kg 作为底肥。第 2 年春季当土壤解冻后进行整地,整地标准为地平如镜、土碎如面、上虚下实、蓄水保墒。
4.2 移栽。在春季树液未流动时移栽效果好,漯河市移栽时间在 2 月下旬 ~ 3 月初。栽植行株距为 150 cm×100 cm,栽植穴规格为 40 cm ×40 cm ×40 cm。栽植 2 年以后调整株行株,将株行距调整成 150 cm ×200 cm,即行距不变,而株距隔 1 株去 1 株。栽植时做到少伤根系多留根,尽快完成栽植任务,如果是从外地调运的苗木,要做好保湿的防脱水工作,栽后土壤压实并浇透水,以利于根系与土壤密切结合。
4.3 肥水管理。注意雨季排水,土壤缺墒时及时浇水,确保苗木的良好生长。每年施肥 3 次,第 1 次在3 月下旬,每株施尿素 0.1 ~ 0.3 kg,可促进苗木旺盛生长并多发嫩梢;第 2 次施肥时间在 7 月份,每株施三元复合肥 0.2 ~ 0.5 kg,可提高树体抗性和促进树体营养积累;第 3 次施肥在 10 月份,每株施腐熟的有机肥如豆饼、菜籽饼、芝麻饼 2 ~ 3 kg,以提高树体的抗性,促进苗木安全越冬。
4.4 整形与修剪。桂花具有萌发力强、易形成灌丛的特点,目前工程绿化中,多采用有单主干形的桂花栽植,此种树形应从幼树开始培养,即选留 1 个主干,当主干长到预定的高度时进行封顶,促使其萌发 3 ~ 5 个侧枝,使之形成独干式树冠。经观察,桂花的花多数着生在短花枝上,其中有 60%以上的花芽分布在新枝先端的 1 ~ 3 节上,因此,在修剪时,除了生长势不良的枝短截更新外,其余的应以疏枝为主,疏除冠内的内膛枝、细弱枝及病虫枝,使冠内通风透光,层次分明。为了提高观赏价值,若有些植株出现上强下弱、树形不佳现象时,可适当短截。
4.5 松土除草及病虫害防治。每年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保持桂花树下常年无杂草,且土壤疏松,可防止杂草与桂花争水、争肥。桂花树的病虫害与其它观赏树木相比较少,且易于防治。桂花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轻微的叶斑病、枯斑病、刺蛾、红蜘蛛等病虫害。在叶斑病和枯斑病的发病初期,每隔 10 d 交替喷洒 70%甲基托布津 1 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药剂 800 倍液。防治刺蛾和红蜘蛛,及时喷洒 20%杀灭菊酯乳油 3000 倍液或 40%菊杀乳油 2500 倍液,2种药剂交替喷洒,间隔 10~15d 喷 1 次,效果良好。
5 桂花大树移栽的技术要点
5.1 截枝。截枝数量依照树龄和树势强弱而定,一般来说,树龄大、长势弱应少留枝,树龄小、长势强的桂花树,应适当多留枝。截枝时必须疏除病虫枝、交叉枝和徒长枝,截枝后用伤口保护剂涂抹伤口,防止病虫害及雨水入侵。
5.2 断根。为了保证桂花树移栽成活,应在移植桂花前的 1 ~ 2 年内的春天,将根部截断 1/2 以上,留根的长度为树干粗度的 3 ~ 4 倍,并在根部的断伤面处涂抹 0.1%吲哚乙酸溶液,并及时封土和浇水,新根会很快长出。
5.3 挖掘树木。树木带的土球规格一般为树干直径的5 ~ 6 倍,土球大根的伤面涂抹生根粉。土球挖好后,用湿草帘和湿草绳将土球包扎捆好,然后将草绳缠至树干高的 2.5 m 处或第 1 分枝处。
5.4 运输与栽植。在运输、装卸及栽植过程中,要轻装、轻卸、轻放。车装好后,把大树固定牢,并垫一些缓冲物,谨防碰伤土球和树皮。途中注意保湿。在栽植前 30d 挖坑穴,坑穴的规格为土球规格的 1.5~2 倍,坑内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15~30kg,速效磷肥 2.5kg。用吊车移大树时缓缓吊起,并轻轻放入坑穴内,剪开草苫和草绳,将回填土踩实后,打双层土堰后浇水。
6 管护措施
6.1 固定支架和搭阴棚。为防止人、畜碰撞和大风导致树木摇动,应在树主干处架立三脚架。在树木的东、南、西方向设立荫棚,防止阳光直射灼伤枝干皮部,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量,待秋天凉爽时拆掉阴棚。
6.2 浇水与输液。要经常检查土壤墒情,土壤缺水时,要及时补充水分,但浇水要适量,因新栽植的大树,根部受伤面多,吸水力弱,水要适量,水若过多,易引起根系霉烂,但缺水同样影响树木的成活与生长。为提高树木栽植成活率,要进行树体输液,输液时间在 4~ 9 月份,药液是由 1 L 水溶液加 ABT6 号生根 0.1 g、磷钾二氢钾 0.5 g 调配而成。输液的次数及间隔时间以天气干旱情况和树体本身状况而决定。待树木已脱离危险期后,用波尔多液封好输液孔即可。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