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每年入冬,总有一波“感冒潮”席卷而来,有人轻描淡写地扛过去,有人却高烧不退、咳嗽不止,甚至发展成肺炎、心肌炎,严重者危及生命。
事实上,这并不只是普通感冒,而可能是“流感”——一种能让健康成年人一周倒下、高危人群进医院的急性病毒感染。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流感的治疗关键,就藏在发病后的“黄金48小时”里。
如果错过,抗病毒药物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那么,这48小时到底该做什么?抗病毒药物要怎么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
很多人以为,流感就是一次“更严重的感冒”,熬一熬、多喝热水就能好。
但实际上,流感和普通感冒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等引起,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嗓子痒,极少会发高烧,一般一周左右能自行痊愈。
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症状重,常伴有高热(≥38.5℃)、全身酸痛、剧烈咳嗽,甚至恶心呕吐。在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慢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中,流感甚至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甚至导致死亡!
一个真实案例:2023年冬天,北京某三甲医院接诊了一名35岁的男性患者,他本以为只是普通感冒,硬扛着没吃药,发烧三天不退后才去医院。检查发现,他的肺部已经出现大面积炎症,被确诊为“流感病毒性肺炎”,最终在ICU住了半个月,才勉强捡回一条命。
医生表示,如果他能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病情可能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所以,流感不是小事,一旦确诊,就要尽早用药。
为什么“48小时”这么关键?因为流感病毒在体内的复制速度极快,48小时内是其繁殖最活跃的时期。
如果能在这个时间点用药,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和玛巴洛沙韦。
1. 奥司他韦(达菲):口服药物,适用于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推荐剂量为75mg,每日两次,连用5天。
2. 扎那米韦:吸入剂,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10mg,连用5天。
3. 帕拉米韦:静脉输注,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重症患者,通常一次输注即可。
4. 玛巴洛沙韦:单剂量口服药物,适用于12岁以上人群,只需服用一次,但价格较贵。
关键点:无论是哪种药,都需要尽早服用,最好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启动治疗,否则疗效会明显下降。
如果超过48小时但病情仍在加重,仍建议尽早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继续用药。
很多人对抗病毒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常常导致用药不当。以下几个常见的错误,你中招了吗?
不少人以为,流感药物只是“退烧药”,等发烧几天再吃也不迟。
实际上,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病毒复制,而不是直接退烧,等到高烧不退再吃,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感冒发烧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阿莫西林、头孢等抗生素。
但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病毒完全无效!滥用抗生素不仅无助于流感治疗,还可能导致耐药性,影响未来真正需要抗生素时的效果。
有些人吃了奥司他韦两天,感觉症状减轻了,就自行停药。但流感病毒仍可能在体内活跃,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病毒反弹,甚至增加并发症风险。
正确做法是按照医生建议完成完整的5天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擅自停药。
服用抗病毒药物只是治疗的一部分,科学护理同样重要,能帮助身体更快恢复。
✅ 充分休息:流感会让身体极度疲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病毒。
✅ 多喝水:高烧、出汗会导致身体脱水,多喝温水、淡盐水或清汤,有助于缓解咳嗽、稀释痰液。
✅ 合理饮食:流感期间食欲可能下降,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鸡汤、蒸蛋,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
✅ 佩戴口罩:流感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在家休息时也应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
✅ 关注病情变化:如果出现持续高烧(≥39℃,超过3天)、呼吸困难、剧烈咳嗽、胸痛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以防发展为重症流感。
写在最后流感并非小病,一旦确诊,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别错过“黄金48小时”!错误的认知和拖延,可能让小病变大病,甚至危及生命。
正确用药+科学护理,是战胜流感的关键。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也请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少走弯路!
信息来源:
1. 《中国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2023年版)》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核心信息》
3. 《柳叶刀》2022年关于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报告
4.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专家访谈
来源:路医生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