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目前导致每年季节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是H1N1和H3N2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可分为Victor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目前导致每年季节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是H1N1和H3N2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可分为Victoria和Yamagata两个系,每年和甲型H1N1、H3N2流感病毒共同循环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牛且未发现人类感染。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耐低温,低温环境下有利于流感病毒在鼻黏膜上定植并进一步扩增,引起病毒的再次感染。
1、传染源: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人群。
(2)间接接触传播:病毒还可通过被污染过的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3)气溶胶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3、易感人群: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会相互感染。妊娠期妇女、过于肥胖者、儿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老年人等为易感高危人群。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甲流主要症状1、发热:发热是甲型流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在感染后2-3天内出现,体温可能上升到39摄氏度以上,并持续数天。
2、咳嗽:咳嗽是另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能会成为持续的问题。咳嗽可以是干咳或带有痰液的湿咳。
3、流鼻涕和鼻塞:这些症状通常与其他类型的流感相似,包括季节性流感。患者可能会感到鼻子不透气,并且会出现阻塞和滴漏的感觉。
4、喉咙痛:喉咙痛是口腔和喉部感染的一种表现。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刺痛或灼热感,并且喉咙可能会变得干燥和敏感。
5、肌肉酸痛:这是一个常见的体征,患者可能会感到身体无力,并且会有一定的运动限制。肌肉酸痛通常在发热期间出现,并且可能持续数天。
6、疲劳:感染后的初期阶段,患者可能会感到昏昏欲睡,并且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
7、头痛:头痛也是甲型流感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沉重或胀痛,并且可能出现眼睛疼痛或过敏。
8、呼吸急促:呼吸急促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可能表明肺部已经受到了感染。
9恶心、呕吐和腹泻:这些症状不太常见,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 年版)》关于流感的诊断描述为: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并具有下列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查结果阳性:
1.流感抗原检测阳性;
2.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3.流感病毒培养分离阳性;
4.流感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1、抗病毒指征
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① 并发症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 2 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② 高危人群接触者: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 2 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③ 流感持续或重症:流感样症状持续进展,超过 3 天,或者出现流感并发症、重症时。重症或病程超过 2 天时建议遵循医嘱选用对应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
2、常用抗病毒药物
发病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是控制流感并发肺炎的关键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包括扎那米韦、奥司他韦等。对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均有效,能够抑制病毒的释放、传播。需要注意,抗病毒治疗越早越好,通常建议患者在首次出现症状的48小时以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第一种,奥司他韦
不同剂型的对比
奥司他韦儿童用药
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对用药过程中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耐药。
第二种,扎那米韦
适用于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RNA聚合酶抑制剂
包括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等。玛巴洛沙韦通常需要在出现症状的48小时内使用,而法维拉韦多用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无效或效果不佳时。
第三种,玛巴洛沙韦
玛巴洛沙韦属于前体药物,活性代谢产物巴洛沙韦的半衰期长达99.7小时,只需服用一次。
1、玛巴洛沙韦片(40mg/片):
2、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40mg/瓶):
服药注意事项:
1、建议在出现流感症状后48小时内服用(越早越好)。
2、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
3、干混悬剂需在配制后(用常温饮用水配制)2小时内服用。
4、避免与乳制品、钙强化饮料同时服用。
5、避免与含多价阳离子的泻药、抗酸药或口服补充剂(钙、铁、镁、硒或锌等)同时服用。
血凝素抑制剂
常用的血凝素抑制剂为阿比多尔,可以阻断病毒的复制,治疗A、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第四种,阿比多尔
流感常见并发症1、流感的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2、肺炎是流感常见并发症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 24 次/分)、缺氧和发热(> 3 天)。肺炎类型包括:
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发作 3~5 日后仍持续存在高热,以及有上述肺炎表现。通常很严重,进展可能很快,不积极干预会有生命危险,特别是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继发细菌性肺炎:流感症状有所好转(包括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和咳脓痰。通常出现在流感数天后(7~14 天),最常见,在重症流感中约占 1/3,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危重。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参考上两者,可表现为症状逐步加重,也可表现为短暂好转后加重。纳洛酮的护理天地与护士有关的护理话题、案例、职场感悟、护理临床与专业,感慨与感悟,都在这里!809篇原创内容公众号3、流感其他并发症
1心脏并发症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约占成人流感的 12% ,但流感性心肌炎和心包炎罕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和癫痫患者,流感相关性脑病更常见于儿童,流感导致成人脑炎、脑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总体上不常见。
3肌肉骨骼并发症
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极度肌痛、无力、尿色加深)更常见于儿童。虽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并不常见。
4中毒性休克
在最近几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发期间,既往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了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多跟继发产毒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5合并感染
包括肺炎(其它病毒、细菌、真菌)、菌血症、脑膜炎和曲霉菌病。对于发热超过 3~5 日、退热后再次发热,或病程 3~5 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警惕。
1、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胸痛、喘憋、精神萎靡、嗜睡
如果流感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流感病情加重的信号,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心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肝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展成重症。
2、持续高热大于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口唇紫绀;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神志改变;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这些症状表明流感患者的病情可能已经非常严重,需要立即接受专业医疗救助。
3、体温不断升高、咳嗽突然加重、痰量增多
如果流感患者出现这些症状,也应该及时就医。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这些症状可能是病情恶化的标志。
4、肺部感染多种病毒细菌,肺功能基本丧失,严重呼吸衰竭
这种情况非常危急,需要立即就医。例如,江苏扬州51岁的陈女士因患有糖尿病多年,免疫力偏低,得了流感后硬抗数日,最终导致肺部感染多种病毒细菌,发展成重症肺炎,肺功能基本丧失,严重呼吸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
1、青霉素类:
对于非产β-内酰胺酶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是首选药物。
对于产β-内酰胺酶的肺炎链球菌,需要使用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头孢菌素类:
对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等是替代选择。
对于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头孢菌素类也是有效的选择。
3、大环内酯类:
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适用于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过敏或耐药的患者。
4、氟喹诺酮类:
对于复杂和严重感染,如医院获得性肺炎,氟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等可以作为选择。
来源:院前男护士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