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计,2月4日20时-5日20时,东北中东部、华东中部及内蒙古西北部、西藏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等流感气象风险,其中西藏西北部的局部地区有较高流感气象风险。
2月3日
中国台湾女演员徐熙媛(大S)
被证实在日本旅游期间
因流感引发肺炎不幸离世
终年48岁
该事件使得日本流感肆虐之严重备受关注
话题#日本流感病例已超950万人#
更是冲上热搜
↓↓↓
不止日本,目前我国也仍旧处于
流感季节性流行期
很多人一换季就感冒
是因为天气变化
和人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
流感病毒的传播
人体对病毒的易感性
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要素左右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月4日18时
发布流感气象风险预报
预计,2月4日20时-5日20时,东北中东部、华东中部及内蒙古西北部、西藏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等流感气象风险,其中西藏西北部的局部地区有较高流感气象风险。
上述地区的朋友应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做好流感等疾病的健康防范
A:我这就是重一点的感冒,扛一扛就没事了~
错!大错特错!
流感可不是重一点的感冒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在流行,从而掉以轻心。其实,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
甲流VS感冒,症状有区别
甲流
患者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甲流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起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普通感冒
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没有全身性症状,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出现。
医生介绍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查琼芳表示,感染流感病毒后,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
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病例
应给予高度重视
及时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
五类高危人群
▶ 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年龄小于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大于65岁的老年人;
▶ 肥胖者;
▶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 伴有以下疾病及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案例一:甲流高烧不在意,78岁大伯除夕夜被送进EICU
1月24日,来自浙江的78岁王大伯出现高烧、浑身无力,他以为是普通感冒,便自行服用退烧药。虽体温一直反复,但其认为平时身体不错,始终不愿就医。
直到除夕夜当晚,他开始胸闷气急,且越来越严重,几乎喘不上气。当时,躺在抢救床上的王大伯体温高达38.7℃,在经鼻高流量吸氧的支持下,其氧饱和度也只有90%。
入院检查后,王大伯的氧合指数不到200mmhg,肺部CT显示大片炎症。经诊断,王大伯是重症肺炎,医生立即将其送往EICU治疗。
案例二:确诊流感到去世仅仅三天!
近日,一位50多岁有糖尿病病史的男子突然发烧超39℃,并伴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当地医院筛查发现甲流阳性。由于当时情况不算严重,男子开药后就回了家。
没想到第二天,男子高热不退、气促严重,入院后医生发现其氧饱和度非常低,CT显示肺部白了一大片,同时检查还显示合并继发细菌感染,很快,患者陷入感染性休克状态,随即转入浙江省人民医院。
不幸的是,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很快,从发病到去世,仅仅三天。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高危人群
即使是健康的成年人
因某些因素也可能
增加重症流感和死亡的风险
所以同样需要注意
如病毒因素:
▲ H3N2流感病毒在老年人中的住院率和病死率通常较H1N1更高;
▲ H1N1流感病毒则更易致年轻人出现严重肺炎或免疫过度反应(细胞因子风暴)。
此外
继发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生活方式及环境等因素也易引发重症
因此,感染流感病毒后不要硬抗
应抓住自救的“黄金48小时”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
避免流感重症,应抓住“黄金48小时”
流感病毒可通过两种方式导致肺炎:
★流感病毒本身导致的病毒性肺炎
尽管流感病毒可同时侵犯上(鼻、咽)、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但流感病毒导致的病毒性肺炎比较罕见,主要发生于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心肺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未能得到及时救治,一些流感病毒肺炎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严重可致死。
★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
5%~15%的流感患者可能出现细菌性肺炎。正常情况下,人的下呼吸道是无菌的,但病毒侵犯后,下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细菌入侵,这时容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如流感发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咳脓性痰,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警惕继发细菌性肺炎。
高危人群如未在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能发展成肺炎。
如何抓住“黄金48小时”?
★奥司他韦服用方法:每日两次,用药疗程5天;
★玛巴洛沙韦服用方法:服用一次。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介绍,从缓解症状来看,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等效的。玛巴洛沙韦对降低病毒载量的速度要比奥司他韦好一些。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提示,发生流感暴露也可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一天一次,连续用7天。此法对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同样适用。
此外,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非甾体退热药,家中备一款即可。如发烧较明显或引起身体不适时,可服用退热药。
如何预防流感?
1、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据了解,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从成分上来讲,有三价、四价疫苗,从接种方式来讲,有注射疫苗有鼻喷疫苗。
三价疫苗涵盖了三种流感病毒株,而四价疫苗则包含了四种。至于接种方式,则有注射型疫苗和鼻喷型疫苗之分,但无论是哪种接种方式,只要是经过国家批准上市的疫苗,都能有效预防流感。
因此,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自由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并无特定的优先推荐。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保持通风:开窗通风能有效稀释密闭空气中的病毒载量,天气冷的话,可以每天通风1~2次,每次10分钟。
☞ 勤洗手:通过洗手能降低被手上沾染病毒感染的风险。
☞ 戴口罩:戴口罩对预防所有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效。
☞ 增强免疫力:充分的休息与适当的运动能让机体代谢保持健康状态,而长期酗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对免疫力造成损害。
最后,督督熊提醒大家
生病别硬扛!
也不要盲目自行用药
来源:成都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