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8月,主持人刘雯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对美团的骑手权益、平台管理方式、骑手保险以及消费欺骗等问题进行了发声。通过具体订单案例,展示了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与商家实际收到的费用之间的巨大差额,平台存在过度压缩商家利润和骑手收入的观点。
近期美团和主持人刘雯事件持续发酵,具体事情脉胳:
2024年8月,主持人刘雯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对美团的骑手权益、平台管理方式、骑手保险以及消费欺骗等问题进行了发声。通过具体订单案例,展示了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与商家实际收到的费用之间的巨大差额,平台存在过度压缩商家利润和骑手收入的观点。
这是大众都普遍有同感的观点,可是美团竟然把刘雯给告了,而且还胜诉了,判决刘雯赔偿50万元并连续30天刊登道歉声明。
刘雯按照法院判决进行公开道歉视频,表示“不应该为外卖员发声,也更不应该鸡蛋碰石头”,视频中充满了讽刺和反击,获得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有些用户甚至开始自发卸载、抵制美团。首富钟睒睒也转发了刘雯的道歉视频,并批评美团是“经济绞肉机、中小经营户的‘周扒皮’”。
在这个事情中,刘雯是聪明的,抓住机会赚足了流量和粉丝。
而美团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美团的法务赢,但公关却输的一败涂地。
信息无处不在的时代,企业需要优先处理的是网络情绪,而不是企业的负面新闻,再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
一个靠广大商家和消者群体的经营平台,却把商家和消费者都得罪了。
再好的企业战略和经营策略,如果没有好的公关意识,失了民心,终究走不长远。
企业公关危机处理建议
接受批评:在流量为王的年代,情绪会被无限放大,同情、谩骂,站队。对于负面的评价,以亲民的方式回复,接受意见,并提出愿意积极主动改进的想法。
列举改进动作:美团在骑手的配套机制上,这两年其实做了不少动作,算法的改善,疲劳度的强制下线,超时扣款的优化,骑手补贴等;但这些都缺少正面,广泛的公关传播。大众更喜欢听劝愿意接受建议的企业。
对错不重要:大众要的不是对与错,更看中的是否有同理心。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是口碑的基础。不要争对错,要造口碑。
化被动为主动:刘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支持,是因为讲了大家的内心话和需求;主动建立一个商家和消费者反馈问题的渠道,并定期向大众公布反馈优化情况,甚至设立金点子奖,更能得民心。在这方面,滴滴快车是做的不错的,像女司机、臭车、酒乘等大众关心问题提出后,都会做公示并尽快上线优化。
不发声:有时不发声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互联网一天有那么多新闻,总有更新更劲爆的。跟一个主持人较劲,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来源:地产资管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