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0年前的大年初一,香港启德填海片区首次有飞机起降记录。一架双翼螺旋桨飞机在那里腾空而起,创下了启德机场“零的突破”,成为香港民航枢纽发展的起点。岁月流转,沧海桑田,100年后的香港国际机场,不但从启德迁至赤鱲角并成功运作多年,而且逐步成长为国际首屈一指的航
100年前的大年初一,香港启德填海片区首次有飞机起降记录。一架双翼螺旋桨飞机在那里腾空而起,创下了启德机场“零的突破”,成为香港民航枢纽发展的起点。岁月流转,沧海桑田,100年后的香港国际机场,不但从启德迁至赤鱲角并成功运作多年,而且逐步成长为国际首屈一指的航空港,傲视群雄。
近日,一部展现香港国际机场运作日常的纪实短片《这就是转机》正式上线,在海内外视频平台热播。该系列短视频亲切平实而不失风趣幽默的表达手法,不但全方位为观众带来香港国际机场客货运吞吐量复苏过程中的蓬勃业态,而且深入机场工作一线,诉说普通机场员工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平凡故事。
《这就是转机》纪实短片导演张艾嘉在香港接受南都、N视频等媒体访问。
张艾嘉分享拍摄感想
“机场是香港的亲善大使”
作为香港这一国际大都会的重要基建,香港国际机场常被认为是“有故事的地方”。而这一次,讲故事的人,是生于中国台湾的知名导演张艾嘉。近日,71岁的张艾嘉在香港接受南都、N视频等媒体访问时对记者表示:“香港机场是香港的亲善大使,给了乘客很多好的记忆。无论是在那里出发还是抵达,在香港机场的回忆对她而言都非常好。”
张艾嘉分享道,香港国际机场的服务让人宾至如归,“它让你觉得,你一到香港,就会感受到你被‘欢迎’了。这不仅体现在香港机场的高效运作,还有工作人员友善的态度,甚至其便利的购物和餐饮服务,让我感到被无微不至地照顾着。”
这让张艾嘉觉得很好奇,一个小地方能提供如此细致的服务,背后的故事一定很有趣。她形容:“作为乘客,我很喜欢在香港机场乘机。而这次这一拍摄任务,对我这个做电影的人来说,能够了解机场内部的运作,实在太兴奋了。所以我毫无考虑,就接拍了这部片子。”
“转机”一语双关
感受国际航空枢纽的温度与深度
《这就是转机》这部作品,是解析香港国际机场发展的一份详尽的人文调研切片。在导演张艾嘉的眼中,香港国际机场繁忙与蓬勃的场景,更多地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羁绊,这份情感,有温度,更有深度。
本次拍摄的纪实短片名为《这就是转机》,“转机”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张艾嘉对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我们觉得‘转机’是非常好的一个名字,因为香港是一个很国际性的中转枢纽,而且我觉得现在大家都在经历一个不容易的一年,接下来也充满未知的机遇。它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存在。”
在粤语语境中,“转机”意为“中转”。许多旅客就是利用香港国际机场强大而高效的中转服务,从而通达全球;同时,“转机”也能被解读为“转变的机遇”,近年来香港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层出不穷,香港机场也通过抓住不同的发展机遇进行转型,取得显著的业绩增长。
根据香港机场管理局2025年1月底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年,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达5310万人次,同比大幅增加超过三成四;飞机起降量为363305架次,同比大幅增加超过三成一。至于2024年的总货运量为490万吨,同比增长一成四。
张艾嘉出席《这就是转机》纪实短片放映会。(图/香港机场管理局)
与空港结“缘”
每一幕,都历历在目
张艾嘉在香港住了40多年,对香港机场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因为业务需要,她需要频繁外出旅行,飞机是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而机场常常是她旅途的起点或终点,跟她很有缘。
张艾嘉少女时代即移居香港,第一站就是到香港的老机场——启德机场。张艾嘉对南都、N视频记者分享了她的“启德回忆”。后来,她在启德机场附近的九龙城住了很长时间,每天都能听到客机的轰鸣。她说,“就觉得太吵了,可当启德机场关闭的时候,大家非常不舍得,可是也很好玩的。”
虽然已经关闭多年,启德机场的航班降落航道别具特色,难度甚高。该机场的两条降落线路之一,需要低空穿越繁忙的九龙市区,并在落地前进行一个47度的右转弯,每个动作都需要精准拿捏,才能安全落地。
每当飞机自西向东落地时,在空中,坐在右边舷窗的乘客,能看到飞机翼尖从鳞次栉比的旧楼上划过;在地面,市民可在九龙旧屋的天台,仰望近在咫尺的“铁鸟”呼啸而过。这些刺激而有趣的画面,对于张艾嘉来说,每一幕,都历历在目。
她在启德机场关闭前后,曾在现场拍了很多片段,部分也被用作她的电影素材。启德机场结束运营后,喧嚣恢复平静,但值得回味。她对南都、N视频记者说:“你知道每一次的转变,都是不同的年代,一个不同的环境。香港很多的改变,就从这里开始。这里也是很多的故事的开端。”
张艾嘉与嘉宾分享拍摄纪实短片的趣事。(图/香港机场管理局)
香港机场是个“可爱”的地方
用镜头捕捉民航人对工作单纯的热爱
对于张艾嘉来说,香港机场是一个“可爱”的地方。之所以用“可爱”来形容,她说,是因为她在本次拍摄中,接触到各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都展现出很单纯的一面——对工作单纯的热情,没有半点虚假。“在拍摄中,我最想捕捉的东西,是每一个来跟我聊天的人。”
令张艾嘉印象深刻的是,尽管一些前线的民航工作人员普通话并不流利,但是他们仍然用最努力的方式,用普通话来讲好香港机场的故事。“即便是很难发声的卷舌音,他们都很努力地去发,让大家能够倾听他们解读机场工作的细碎与点滴。”张艾嘉回忆道。
●记者观察
携手内地城市拓展联运业务,通达全球彰显湾区优势
时代在进步,从启德搬迁到赤鱲角的香港国际机场,历经多个重要发展节点。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步伐的稳步推进,该机场携手大湾区其他城市,再创业务发展新模式。香港机场近年开拓了与内地的货运多式联运模式。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可以让货物“一站式”完成通关、安检和打板等全部登机手续,通过水路运抵香港机场码头,直接装上飞机发往全球。这些新模式让张艾嘉大开眼界,她说:“所以这些东西都蛮特别的,我心中觉得这种创新的精神非常值得钦佩。”
张艾嘉对记者表示,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他们走进中国的第一站就是香港国际机场。同理也有很多内地人需要经香港走向全球。这意味着,香港国际机场这个地方对大家而言,都十分重要。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 发自香港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