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咱们来聊聊高血压这个在中老年人中十分常见的健康问题。很多高血压患者都知道,一旦确诊,大部分人都得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这可不是小事,除了医疗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药理知识,咱们广大高血压患友也得对这些抗高血压药物有个基本认识。为啥这么说呢?大家想想,现
今天咱们来聊聊高血压这个在中老年人中十分常见的健康问题。很多高血压患者都知道,一旦确诊,大部分人都得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这可不是小事,除了医疗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药理知识,咱们广大高血压患友也得对这些抗高血压药物有个基本认识。为啥这么说呢?大家想想,现在很多老年人都不是只有一种病,常常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好几种病一起找上门,这就导致联合用药的情况特别普遍。联合用药虽然能同时治疗多种疾病,但也有个大问题,那就是药物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药物疗效可能会改变,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增多,甚至还会增加发生 ADI(不良的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所以,今天咱就重点讲讲不能与降压药同服的药物,这可关系到每一位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大家一定要认真看!
先给大家讲个王大爷的故事。王大爷今年 65 岁,患高血压已经 5 年了,每天都按时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得还算稳定。前段时间,王大爷不小心感冒了,鼻子不通气,难受得厉害。他也没多想,就去药店买了些常用的抗感冒药。吃了药之后,王大爷总感觉头晕乎乎的,还心慌得厉害。他一开始以为是感冒没好的原因,可过了几天,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了。王大爷有点害怕了,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用药情况后,发现问题就出在他吃的抗感冒药上。原来,王大爷买的抗感冒药里含有使血压升高的成分,和他正在吃的降压药起了冲突,这才导致他出现了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王大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吃药还有这么多讲究。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目前市面上主要的降压药物。现在降压药物主要分为 5 大类,每一类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钙通道阻滞剂(CCB):这类药就像是给血管里的 “钙通道” 上了一把特殊的 “锁”,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让血管放松下来,不再那么紧绷,从而降低血压。比如说硝苯地平,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对它不陌生,它起效比较快,能迅速帮患者把血压降下来。想象一下,血管就像一根充满气的橡胶管,当它收缩的时候,里面的压力就会增大,而钙通道阻滞剂就像是给橡胶管放了点气,让它不再那么紧绷,压力自然就小了。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它的作用就像是给体内的 “升压工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来了个 “停工通知”。通过抑制这种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 Ⅱ 的生成,而血管紧张素 Ⅱ 可是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的 “小能手”。没了它的捣乱,血管就会舒张,血压也就降下来了。卡托普利就是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它能有效地控制血压,还对心脏和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ARB):这一类药有点像 “智能拦截器”,专门拦截血管紧张素 Ⅱ 和它的受体结合。血管紧张素 Ⅱ 找不到受体,就没办法发挥让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的作用了。氯沙坦就是常见的 ARB 类药物,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好。
β - 受体阻滞剂:它就像是给心脏这个 “小马达” 降速的 “调节器”。通过阻断 β - 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的收缩力,让心脏跳动得没那么快、没那么有力,这样心脏泵血时对血管的压力就会减小,血压也就降下来了。美托洛尔就是常用的 β - 受体阻滞剂,很多高血压合并心脏病的患者都会用到它。
利尿剂:利尿剂就像是身体里的 “排水专家”,它能增加尿液的排出,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排出去。大家都知道,水多了,水管里的压力就大,身体里也是一样,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减少了,血管里的压力也就降低了,血压自然就跟着降了。氢氯噻嗪就是很常见的一种利尿剂,价格便宜,效果也不错。
了解了降压药,咱们再来说说那些不能和降压药一起吃的药物。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时候,一定要避开这些会使血压升高的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像布洛芬、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等都属于这一类。这类药就像是身体里的 “捣乱分子”,它们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可是维持人体血压平衡的 “小卫士”,没了它的守护,血压平衡就失调了,血压就会升高。就好比一个天平,原本两边是平衡的,前列腺素就是维持平衡的关键砝码,非甾体抗炎药把这个砝码拿走了,天平就失衡了,血压也就升高了。比如说,有的患者关节疼,就自己吃点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可他忘了自己还在吃降压药,结果就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头痛等不舒服的症状。
减轻鼻充血剂:常见的盐酸麻黄素、伪麻黄碱等抗感冒药成分就属于这一类。它们就像是给血管来了个 “大收缩”,让血管变得狭窄。大家想想,血管变窄了,血液通过的时候压力就会增大,血压自然就升高了。很多人感冒的时候,鼻子不通气,就想用点含这些成分的抗感冒药来缓解症状,却没意识到这可能会让自己的血压失控。就像王大爷,就是因为吃了含这类成分的抗感冒药,才出现了头晕心慌的症状。
人促红素:它会使红细胞生长加快,就像让血液里的红细胞 “疯狂繁殖”。红细胞多了,血粘度就增加了,血液流动起来就更费劲了,末梢循环阻力也就增大了,血压就升高了。有些患有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用到人促红素,这时候就一定要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抗肿瘤药:像索拉替尼、舒尼替尼、西尼替尼等。这些抗肿瘤药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升高,发生率大概在 17%。虽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一旦出现,就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对于同时患有癌症和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在使用这些抗肿瘤药的时候,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及时和医生沟通。
抗菌药物:红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果和香蕉、牛肝、柑橘、菠萝、腊肉、啤酒等富含酪胺的食物一起吃,就会出大问题。这些药物会让酪胺难于水解灭活,酪胺就会在体内蓄积,然后刺激血管,导致血压上升。想象一下,酪胺就像一个个小鞭炮,在血管里噼里啪啦地爆炸,让血管承受不住,血压就升高了。所以,正在服用这些抗菌药物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避免吃这些富含酪胺的食物。
古人常说:“是药三分毒。” 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当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用药的时候,要从用药原则、药物疗效、依从性、副反应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每一种药物都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疗疾病,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当患者需要合用不同的药物时,一定要先去咨询医生,在医生的专业监控下用药。医生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能带领患者在药物的海洋里安全航行,避开那些可能出现的暗礁和风浪。千万不能自己想当然地用药,不然很可能会出现险情,就像王大爷一样,因为自己随便买药吃,差点让自己的健康受到更大的威胁。
来源:天津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