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假期,亲朋欢聚、过度饮食、熬夜狂欢,无疑打乱了原本规律的生活节奏。你是否将生物钟拉回正轨了呢?有没有发现很多“小情绪”正悄悄侵袭着你的身体?提醒你节后需及时调整,才能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春节假期,亲朋欢聚、过度饮食、熬夜狂欢,无疑打乱了原本规律的生活节奏。你是否将生物钟拉回正轨了呢?有没有发现很多“小情绪”正悄悄侵袭着你的身体?提醒你节后需及时调整,才能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测一测你是不是节后“亚健康”综合征
对照以下“信号”进行自我检查,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需担心,具有3~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亚健康”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亚健康”。
(1)是否经常吃油炸食品、高热量食物、腌制食品;
(2)是否经常抽烟、喝酒、熬夜、作息时间不规律;
(3)是否经常便秘,大便臭味、冲不净,脸上长斑、长痘、皮肤灰黯;
(4)是否有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肢体麻、胀、痛,步态不稳等;
(5)是否有心慌、胸闷、胸口痛,有时是左上肢及背部痛,进一步会出现上楼或劳动出气困难,严重时可能会有绞痛感等;
(6)精神压力大、烦躁、焦虑易激怒、
情绪低落、悲观,不愿与外界接触;
(7)免疫力差,浑身乏力、易疲倦,经常性感冒、口腔溃疡等;
(8)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
(9)25~50岁的人,大腹便便,“将军肚”早现,常伴随着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等;
(10)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
亚健康的根源:细胞出现故障!
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单位,人体由50-70万亿个细胞组成,只有细胞健康了,组织器官才会健康,身体机能才能正常。当你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也就意味着你的细胞故障了,正在给你警告。
细胞障碍的三个阶段:
1.细胞功能障碍(亚健康)
2.组织局部受损(溃疡、炎症)
3.器官功能衰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当细胞出了故障时,人体就不能继续维持生态平衡,实现自我调节和维护,这才是保持健康的根源所在。
紧张有序的工作和学习正等着你,你需要尽快摆脱节后综合征。这个时候应用干细胞进行调节,可以让你快速恢复“满血”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干细胞缓解亚健康的作用机制
组织修复与再生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能够修复受损组织,促进器官功能恢复,从而缓解亚健康状态。
免疫调节干细胞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恢复平衡。
抗氧化与抗衰老干细胞分泌的因子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改善亚健康相关的疲劳和衰老症状。
内分泌调节干细胞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激素水平,缓解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亚健康问题。
神经保护与修复干细胞促进神经细胞再生,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压力、焦虑等神经相关亚健康症状。
干细胞缓解亚健康的临床案例
案例一: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背景:一名38岁女性患者,长期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极度疲劳、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和肌肉疼痛。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治疗:患者接受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每月1次,连续3个月。
结果:
疲劳评分:治疗前疲劳量表评分(FSS)为6.8(满分7分),治疗后降至3.2。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从15分(严重睡眠障碍)降至6分(正常范围)。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评分从45分提升至78分(满分100分)。随访:6个月后,患者症状持续改善,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案例二:免疫力低下
背景:一名45岁男性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免疫力低下,表现为每年感冒6-8次,且恢复缓慢。
治疗:患者接受自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MSCs)输注。
结果:
免疫指标:治疗后3个月,CD4+/CD8+ T细胞比值从1.2升至1.8(正常范围1.5-2.0)。感染频率:治疗后1年内,感冒次数降至2次,且症状轻微。炎症因子:血清IL-6水平从15 pg/mL降至5 pg/mL(正常范围随访:1年后,患者免疫力保持稳定,未出现感染相关并发症。案例三: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
背景:一名52岁女性患者,因更年期综合征出现潮热、失眠、情绪波动和骨质疏松,激素替代疗法(HRT)效果不佳。
治疗:患者接受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PMSCs)输注每3个月1次,共2次。
结果:
激素水平:治疗后6个月,血清雌二醇(E2)水平从15 pg/mL升至45 pg/mL(正常范围30-100 pg/mL)。症状改善:潮热频率从每天10次降至2次,失眠评分从18分(严重失眠)降至7分(正常范围)。骨密度:腰椎骨密度(BMD)从0.82 g/cm²提升至0.89 g/cm²(正常范围>0.90 g/cm²)。随访:1年后,患者症状持续缓解,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案例四:神经衰弱(压力相关亚健康)
背景:一名35岁男性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焦虑、抑郁、记忆力下降和头痛,诊断为神经衰弱。
治疗:患者接受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输注,每月1次,连续2次。
结果:
焦虑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从25分(重度焦虑)降至10分(轻度焦虑)。抑郁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从22分(中度抑郁)降至8分(正常范围)。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从18分(轻度认知障碍)提升至26分(正常范围)。随访:6个月后,患者情绪稳定,认知功能持续改善。干细胞技术作为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前沿科技,为我们解决节后复工状态差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日益成熟,相信干细胞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人民卫生出版社《家庭护理指导——家庭保健与急救》
[2]Wang, Y., Chen, X., Cao, W., & Shi, Y. (2014). Plasticit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immunomodulation: path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Nature Immunology, 15(11), 1009-1016.
[3]Li, M., & Ikehara, S. (2013). Stem cell treatment for type 1 diabetes.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1, 9.
[4]Trounson, A., & McDonald, C. (2015). Stem cell therapies in clinical trials: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Cell Stem Cell, 17(1), 11-22.
[5]Gnecchi, M., Zhang, Z., Ni, A., & Dzau, V. J. (2008). Paracrine mechanisms in adult stem cell signaling and therapy. Circulation Research, 103(11), 1204-1219.
[6]Sensebé, L., Gadelorge, M., & Fleury-Cappellesso, S. (2013). Production of mesenchymal stromal/stem cells according to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a review.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4(3), 66.
来源:国卫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