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肾癌,也称为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之一,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肾癌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RCC)占全部肾癌病例的80-90%。
题图 | Pixabay
编辑 | 宋文法
肾癌,也称为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之一,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肾癌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RCC)占全部肾癌病例的80-90%。
2025年2月5日,美国耶鲁大学、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 neoantigen vaccine gener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的I期临床研究。
这项临床研究显示,9名高风险肾癌患者在接受切除手术之后,接受了个性化癌症疫苗的治疗,在中位随访时间为40.2个月时,所有9名患者均没有出现癌症复发。
图:参考文献
III期或IV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后可以进行免疫疗法,使用派姆单抗,可诱导免疫反应,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然而,约三分之二的患者仍可能复发,治疗选择有限。
个性化癌症疫苗(PCV),可以使用手术中切除的肿瘤组织作为指导来识别患者的癌症。该团队从肿瘤细胞中提取出与正常细胞不同的分子特征。这些特征被称为新抗原,是存在于癌症中但不存在于身体其他细胞中的突变蛋白的微小片段。
研究团队使用预测算法,根据这些新抗原诱发免疫反应的可能性来确定疫苗中应包含哪些新抗原。然后,制造出疫苗,并注射给患者。
在这项I期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在高风险、完全切除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III或IV期)患者中测试靶向新抗原的个性化癌症疫苗,这些患者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使用(5名)或不使用(4名)ipilimumab。
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时间为40.2个月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癌症复发,其中两名患者的随访时间已经达到4年。
一系列分析发现,疫苗在三周内就能诱发免疫反应,疫苗诱导的T细胞数量平均增加了166倍,并且这些T细胞在体内保持高水平长达三年之久。
体外研究还表明,疫苗诱导的T细胞对患者自身的肿瘤细胞具有活性。
安全性方面,PCV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一些患者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但并未报告更严重的副作用。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选择针对癌症的独特靶点,这些靶点不同于身体的任何正常部位,因此免疫系统可以以非常特殊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对付癌症。
参考文献:
声明:本文仅做学术分享,不构成任何建议。
助力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推动医疗科技创新转化!
基础方案设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来源:身体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