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心育|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之南宁市第二中学:构建“三三三”心育模式

360影视 2025-02-06 18:05 2

摘要:2024年,南宁市教育局评选了一批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校)典型案例,案例充分体现了示范区(校)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近期,“邕心育”专栏将陆续推出典型案例具体内容,面向全市中小学进行推广。

2024年,南宁市教育局评选了一批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校)典型案例,案例充分体现了示范区(校)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近期,“邕心育”专栏将陆续推出典型案例具体内容,面向全市中小学进行推广。

《百年二中魅力教育,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南宁市第二中学构建“三三三”心育模式》

——南宁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

案例简介

秉承“启牖智慧,活泼身心”的校训,立足“魅力教育”的办学思想,南宁市第二中学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积极探索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历经29年,最终形成了以“育心铸魂”为中心,以建立机制、提质队伍、强化课程、优化辅导、拓展平台为主要措施的“三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三三”心育模式图

心育篇章:“三三三”心育模式下的教育实践

在“三三三”心育模式下,南宁市第二中学采取了一系列心育措施。

一是建立机制,制定了一系列心育工作制度,如心理普查工作制度、心理辅导工作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等,并构建了三级干预模型,形成了以领导小组、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教辅人员共同参与的心育工作管理保障体系,做到了角度全方位、追踪全过程、人员全覆盖。

二是提质队伍,采取“自主校内培训+外出学习提升+专家到校指导”三级培训模式,达成心育队伍的“三化”,即心理教师的专家化,兼职教师的专业化,学科教师的普及化。

三是强化课程,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认知与体验、感悟与实践,构建了相互融合、共同联动的以“体验·感悟·实践”为核心的心育课程体系。第一课堂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实施心育课、心育班会课和选修课;第二课堂采取“社团+活动+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心理活动月系列课程、品牌德育活动和社团活动;第三课堂采取“研学旅行+自主实践+志愿活动”的社会助力育人新路径,开展研学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文创作品创作活动。

以“体验·感悟·实践”为核心的心育课程体系

南宁市第二中学开展心育课

南宁市第二中学开展心理活动月活动

四是优化辅导,立足于软硬件设施完备的心理辅导中心,针对学生个体、同质性学生群体和异质学生群体的共性和特性问题,采用多样化的辅导形式,综合运用叙事治疗、焦点解决等多种辅导技术开展辅导工作,全面提升辅导效果。

南宁市第二中学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五是拓展平台,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医院的资源优势,构建了“家—社—医”三方助力的心育平台,通过家校互动、社校互动和医校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辐射影响:“三三三”模式的广泛传播

学校通过“南宁二中+”教科研共同体平台,将该模式推广至南宁市内外32所城乡学校;利用自治区级、市级、学区和校级平台,通过送教、讲座、发言、经验交流、接待外校参观学习、发表论文等形式,扩大心育模式的影响力;学校心理教师承担了大量自治区级和市级的讲座和公开课,进一步推动了心育模式的传播。

“三三三”教育模式示范引领辐射学校区位图

2015年以来,心理教师累计承担自治区级讲座15次、市级讲座58次、县级讲座32次。此外,人民网、广西新闻网、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宁日报、南宁晚报等媒体对学校心育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形成广泛社会影响。

心理健康特色校简介

南宁市第二中学自1996年起便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课程,成立专业心理辅导中心,秉承“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分别荣获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学校心理辅导特色学校、自治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南宁市示范心理辅导室等称号。自2000年以来,学校心理教师也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绩,其中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教育教学奖励共75项,开展的心育活动获自治区级、市级奖励共6项,公开发表心理学科相关论文共32篇。

供稿:南宁市第二中学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