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此,记者咨询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魏娜。
益生菌作为当下热门的保健成分
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春节期间,亲友相聚的时候
也是肠道菌群紊乱的高发期
这时,益生菌成了很多人
饭局后调节肠胃不适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吃益生菌有百利而无一害
尤其是在一些商家的宣传中
益生菌俨然成了包治百病的“万能神药”
不仅能减肥、改善厌食、治疗过敏、妇科病
甚至是抗癌、抗衰老等
益生菌的作用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网购平台相关益生菌宣传
为此,记者咨询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魏娜。
可调节胃肠道菌群
益生元的安全性较高
益生菌,属于微生态调节剂的一种,顾名思义,是调节体内微生态的。
人体胃肠道是一个巨大的细菌库,正常人体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400~500种菌群(细菌、真菌、病毒),在人体构成微生态平衡。若这种平衡被破坏,出现菌群失调,将会引起许多相关疾病。微生态调节剂能够有效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改善健康状态。
我们日常听到的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等
属于微生态调节剂
但各自又有区别
01
益生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常用制剂(含益生菌的产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布拉氏酵母菌散剂等。
02
益生元,是能够选择性地刺激宿主肠道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又不能被宿主消化和吸收的物质。
●常见益生元:非消化性低聚糖(NDO),包括菊糖、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大豆低聚糖、乳果糖等。
主要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具有安全性高、毒性小等特点。需注意的是,益生元可能诱发高渗性腹泻,可根据粪便次数调节剂量使用。
03
合生元,是益生菌与益生元制成的复合制剂。它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增加这种益生菌的数量,使作用更显著持久。
在我国食品中,益生菌主要应用于发酵乳制品(酸奶、活性乳酸菌饮料和奶酪)、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固体饮料、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然而,酸奶等饮品中能用的益生菌种类非常有限,数量少,同时很难保持活性。因此,魏娜提醒,喝酸奶等饮品并不能作为直接补充益生菌的途径。
魏娜介绍,益生菌宜选用低于40 ℃的温开水送服,以免有效成分遭到破坏。
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与其他药物合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除布拉氏酵母菌制剂外,应避免与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
●若需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小时以上。
●活菌制剂不宜与蒙脱石散、铋剂、氢氧化铝及碱性药物等同服,以免吸附或杀灭活菌而降低疗效。
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
部分需冷藏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益生菌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产生依赖性,降低肠道自身的调节能力,且不同益生菌发挥功效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超过2周。
魏娜强调
不建议在正常情况下
通过益生菌制剂调节排便
尽量通过自身调节机体内肠道菌群
日常可以适当调节饮食结构,食用蔬果酸奶,通过按摩腹部等被动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