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女子确诊宫颈癌!她的“坏习惯”为所有人敲响警钟,值得警醒

360影视 2025-02-06 23:37 3

摘要: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数十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宫颈癌,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因此失去生命。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

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数十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宫颈癌,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因此失去生命。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

然而,这个疾病并非是育龄期女性的专属疾病,绝经期后,也可能患病。例如,62 岁的林阿姨(化名)近期就被确诊了宫颈癌。被确诊的那一日,她紧紧攥着手中的检查报告,她的手止不住地颤抖,目光死死地盯着报告上那几个触目惊心的字 ——“宫颈癌”。

她的嘴唇微微张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满脸的惊愕与无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怎么会这样……” 林阿姨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绝望。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大半辈子都过得平平静静,生活虽不富裕,但也安稳,怎么突然就患上了这么严重的病。

在林阿姨的认知里,宫颈癌这个疾病应该是年轻女性的专属。而自己已经绝经多年,为什么还会得宫颈癌呢?在本文,我们将从医学角度为大家介绍相关知识。

同时,介绍哪些习惯容易导致宫颈癌上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的预防宫颈癌。捍卫女性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PV 是一种双链环状 DNA 病毒,有超过 200 种亚型,其中约 40 种与生殖道感染有关。根据致癌性的不同,HPV 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条件。大部分女性在一生中都可能感染过 HPV,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在 1-2 年内自然清除病毒,不会引起任何病变。

然而,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无法有效清除病毒时,高危型 HPV 就会在体内持续存在,进而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和分化,逐渐发展为癌前病变,最终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回到那位 62 岁的林阿姨身上,经过与医生的沟通交流,发现她存在多个增加 HPV 感染风险以及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的 “坏习惯”。

第一,她的同房开始得较早。

研究表明,过早开始同房是宫颈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为在青春期,女性的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宫颈上皮比较薄弱,对致癌物质的抵抗力较差。此时如果发生亲密行为,HPV 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宫颈上皮细胞,增加感染的风险。

而且,过早开始同房往往伴随着伴侣数量较多的问题,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感染 HPV 的几率。

第二,不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性也是林女士的一个不良习惯。

林阿姨认为自己已经绝经,也不会再有分泌物。

故而,她平时不太注重外阴部的清洁,很少更换内裤。但是,不清洁的外阴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为 HPV 等病原体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林阿姨喜欢泡澡,尤其是前往公共浴池里中,由很多人组成的热水池里。

然而,公共浴池是一个相对潮湿且人员密集的场所。潮湿的环境本身就适宜病毒的存活和繁殖,而众多人员的频繁出入,使得各种病原体在这里大量聚集。

HPV 可以附着在浴池的墙壁、地面、座椅等表面。当女性进入浴池后,身体与这些被污染的表面接触,HPV 就有可能趁机侵入人体。特别是当女性的皮肤存在微小破损,哪怕是肉眼难以察觉的小伤口,HPV 就更容易通过这些破损处进入人体细胞,从而引发感染。

还有,不可忽视的是,公共毛巾的使用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

而林阿姨,也没有注意这一点。由于毛巾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物品,一旦被 HPV 污染,使用者就会直接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下。公共毛巾在使用过程中,会被不同的人反复使用,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携带的病原体都不尽相同。

如果其中有 HPV 感染者使用过这条毛巾,病毒就会残留在毛巾上。

后续使用该毛巾的女性,在擦拭身体的过程中,HPV 就可能通过毛巾转移到她们的身体上。尤其是接触到女性的私密部位时,感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而且,公共毛巾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往往难以做到彻底和规范,这就使得病毒更容易在毛巾上存活和传播。

第三,林女士长期吸烟也是一个致病因素。

吸烟与宫颈癌的发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香烟燃烧时释放出的烟雾中,含有众多致癌物质,像多环芳烃、尼古丁这类物质,它们会随着血液循环扩散到身体各处,其中就包括宫颈组织。一旦这些有害物质抵达宫颈组织,就会对宫颈上皮细胞发起“攻击”,破坏细胞原本的正常结构,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与修复过程。

不仅如此,吸烟还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当免疫系统的功能被削弱,身体清除人乳头瘤病毒(HPV)等病原体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这就使得HPV更容易在体内持续感染,大大增加了宫颈癌发病的潜在风险。

第四,除了以上发生在林阿姨身上的因素外,伴侣数量较多也会增加HPV病毒感染几率。

多个伴侣意味着接触不同个体携带的 HPV 的机会大大增加,不同类型的 HPV 感染叠加,使得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并导致宫颈病变的风险显著上升。

HPV 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只要有一方感染了 HPV,就有可能在性行为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对方。频繁更换伴侣,无疑让人长期暴露在感染 HPV 的高风险环境中。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宫颈癌致病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个人卫生,固定伴侣,在公共区域尽量减少不清洁物品的接触概率。同时,可以携带自己的私人物品代替公共用品,以减少病毒接触的机会。

在女性健康的诸多威胁中,宫颈癌无疑是最为凶猛的“杀手”之一。它犹如隐匿在暗处的恶魔,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女性的身体,夺走无数人的生命,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伤痛。62岁的林女士的患病经历,为所有女性敲响了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

不过,了解了这些可能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坏习惯”后,我们还需要清楚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和预防措施,以便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宫颈癌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一些轻微的症状,容易被忽视。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这是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出血可以发生在同房后、妇科检查后,也可以是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有些患者的出血量可能较少,仅表现为白带中带有血丝,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妇科疾病引起的出血而延误诊治。

还有,阴道排液增多也是宫颈癌的症状。

排出的液体可以是白色或血性的,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这是由于癌组织坏死、感染,导致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

同时,多伴有下腹部疼痛。这是因为,癌肿侵犯到周围组织或神经时,患者会出现下腹部隐痛、坠胀感。疼痛可能会在同房、活动或排便时加重。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有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 HPV 检测。

其中,TCT 检查是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HPV 检测则是检测宫颈部位是否感染了 HPV 以及感染的 HPV 类型。

如果 TCT 检查结果异常或者 HPV 检测发现高危型 HPV 阳性,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阴道镜可以将宫颈放大数倍,直接观察宫颈表面的病变情况,并在可疑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活检。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通过对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2.虽然宫颈癌的危害很大,但它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

首先,接种 HPV 疫苗是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市面上的 HPV 疫苗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之分,它们分别可以预防不同类型的 HPV 感染。建议适龄女性尽早接种 HPV 疫苗,以获得最佳的保护效果。

例如,二价疫苗适用于 9-45 岁女性,主要预防 HPV16 和 HPV18 型感染;四价疫苗适用于 20-45 岁女性,除了预防 HPV16 和 HPV18 型外,还能预防 HPV6 和 HPV11 型;九价疫苗适用于 9-45 岁女性,可预防 9 种高危型 HPV 感染。

其次,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至关重要。

建议有同房的女性从 21 岁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21-29 岁的女性每 3 年进行一次 TCT 检查。30-65 岁的女性可以每 5 年进行一次 TCT 和 HPV 联合检测,或者每 3 年进行一次 TCT 检查。

65 岁以上的女性,如果过去 10 年内连续 3 次 TCT 检查结果正常,或者连续 2 次 TCT 和 HPV 联合检测结果正常,且没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 级及以上病史,可以停止筛查。

最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要避免过早开始同房,保持单一、固定的伴侣。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经期要注意卫生护理。还有,要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对预防宫颈癌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每一位女性都应当珍视自己的健康,将宫颈癌的预防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不要等到疾病降临才追悔莫及,应该正确认识这个疾病。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守护健康,共同筑起一道抵御宫颈癌的坚固防线。让每一位女性都能远离宫颈癌的威胁,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张颐,严妍,何玥,等.老年宫颈癌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5,24(01):1-9.

2、苏素文.带你了解子宫颈癌[C]//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2024年《健康大湾区》科普论坛暨第六期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作品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科;,2024:1

来源:内科专家董延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