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点走个亲戚,发现现在的娃都不出去玩了,而是一起对着手机讨论新出的蛋仔隐藏款皮肤有多难抽!
#亚洲龙合资中级轿车的排面#寒假刚开始,蛋仔派对就登上了热搜!
原因竟然是因为玩家太热情,导致服务器崩了......
@点点 走个亲戚,发现现在的娃都不出去玩了,而是一起对着手机讨论新出的蛋仔隐藏款皮肤有多难抽!
@lily 也吐槽现在孩子学校门口小卖部都不卖奥特曼卡了,全是蛋仔盲盒,就连家里 5 岁的小外甥,都会喊一句“鸡蛋鸭蛋荷包蛋”......
也难怪有网友发出自己学校的开学通知,居然是提醒大家管控好孩子,防止沉迷电子游戏。
咱们编辑部的 @妮妮 刚好是一名资深蛋仔玩家,这个寒假,她意外结识了很多小学生队友,才发现,蛋仔里的小学生居然还有这不为人知的一面?!
本期讲述者妮妮 新媒体编辑
这三种人一看就是“小学生”
“姑姑,你知道吗?现在蛋仔派对里最可怕的不是决赛,是‘小学生歧视’!”
寒假走亲戚的第一天,年仅 8 岁的侄子抱着手机冲进我的房间,屏幕上赫然飘过一行队友留言:“小学生退退退!”
原来这位在家被捧为掌中宝的小学生,在蛋仔岛上却惨遭嫌弃。
“不是,他怎么就知道我是小学生啊?”侄子看着手机百思不得其解。
“这还不简单吗?”作为潜伏蛋仔岛两半年的老玩家,在我看来,识破小学生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第一种,爱开麦的“童声”型:
“喂喂喂,玩吗?”
一开嗓,就是那稚嫩、清脆、还没经历过变声期的小学生声线,隐约带着一股辣条味儿。
第二种,玩着玩着突然下线型:
这类小学生,可能不会跟你开麦交流,但会在某次等待游戏开局的间隙,突然收到来自对方的私聊消息:
“我偷偷玩的呢,我妈一会回来,她应该快回来了。”
三分钟后突然掉线,留我们三人在风中凌乱......
第三种,21:00 准时消失型:
某个三缺一的深夜,我看到 ID 叫“S 大炮”的玩家正在蛋仔岛上发呆,就在公共聊天室对她打下了:“一起吗”?
她简单的说了句:“好”。
从那以后,我们每天都会一起玩游戏,但她每逢晚上 21:00 总会准时消失,后来才知道她是偷玩妈妈手机的五年级女孩,每天到这个点她妈妈就该叫她洗澡睡觉了......
Ta 们到底在蛋仔里干什么?
先来说说 1 号选手小李,他是妥妥的“上分族”(上分族指的是玩游戏只为提升段位、分数的人群)。
每天上线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巅峰对决(蛋仔的一种竞技模式,赢了比赛可以加分,每 100 分可以上涨一个段位),来一场紧张又刺激的巅峰赛。
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巅峰分数蹭蹭蹭往上涨。
看着段位排名超过一个又一个好友、同学,就算牺牲吃饭、睡觉时间,他都心甘情愿。
这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的功夫要是能用在学习上,分数估计也能涨的这么快吧......
因为技术有限,小李求我帮他打到巅峰凤凰蛋,作为交换,他情愿上交压岁钱给我!
我问小李:“上个巅峰凤凰蛋有那么重要吗?”
小李给我的回答是:“我们班现在只有一个巅峰凤凰蛋,如果我上了,那就是第二个,假期回去有的吹了~”
为了成为同学眼中身份尊贵的“巅峰大佬”,小李也是拼了。
2 号糯米,则是“社交选手”。
糯米之前和小李差不多,但现在已经不喜欢打蛋仔巅峰了,每天重复跑那几张地图,也没什么意思。
那是什么把糯米留在了蛋仔岛呢?
就是糯米的游戏好友。
糯米每天上线就是为了看看哪个好友在线,有在线的好友就穿越去她的岛屿,一起贴贴、聊天、听音乐。
虽然她今年才 9 岁,但陪她最久的游戏好友已经维持一年多了,这关系,比好多班上的同学还要铁。
最后来说说 3 号轩轩,也是小学生群体最多的“乐园探索选手”。
乐园的作者可以用像素块搭建出学校操场、小区便利店,甚至 1 比 1 复刻各种火爆的 IP 形象:奥特曼、hello Kitty、熊出没......
在乐园里,他们上午打卡梦幻城堡,下午去海上骑大鹅,晚上又在自建的“秘密基地”开睡衣派对。
这种打破时空界限的沉浸感,恰好填补了被上课、写作业压缩的现实生活,还可以和见不了面的朋友在里面打卡、随便撒欢、说悄悄话。
除了玩游戏本身,他们讨论的话题也围绕着“你抽到春节新皮肤了吗”、“双刀、三刀”流打法、还有他们共同喜欢的蛋仔主播。
我侄子还给我展示了在文具店里花 8 个 10 块钱,也就是 80 块钱才抽到的隐藏款皮肤蛋仔盲盒笔,听说这在他们班上可是很稀有的!
他们知道蛋仔派对的方式也很“10 后”:课间同学的炫耀、短视频平台 30 秒的搞笑集锦,甚至文具店新上架的蛋仔盲盒笔。
当这个游戏同时出现在校门口小卖部和抖音热搜时,就注定了它要成为校园顶流。
当我又一次在饭桌上听见两个二年级小学生争论“最新出的奶龙皮肤值不值得氪”时,突然觉得,蛋仔早已不是单纯的娱乐游戏,而是他们的新型社交方式。
什么?我竟然被小学生教做人了
未婚无娃的我,第一次认识到男女娃差异这么大,就是在蛋仔派对里!
在家长面前,还软糯可爱、未完全开智的呆萌小学生,在我面前,已然是一个可以对你指手画脚、指指点点、指点江山(bushi)的“老战友”了!
比如,我碰到的女娃队友一般是温柔又体贴的:
当我失误时:“哎呀,又被他给躲掉了,太可惜了。”当我淘汰敌人时:“哇,姐姐你也太厉害了吧,下把可以带我一起玩吗?”当我被敌人淘汰时:“姐姐没关系,咱们可以赶快下一把了”
而我碰到的男娃队友却嘴硬又爱吐槽:
当我失误时:“不是,你是人机吗?”
当我淘汰敌人时:“全是运气,没有一点实力.....”
当我被敌人淘汰时:“阿姨,你这个年纪可能不适合打蛋仔了(好啊,厉害的就管人家叫姐姐、不厉害的就叫阿姨,谁说小学生不懂人情世故
?)”
当你在游戏里连续、多次失误的时候,你还会听到对面传来的一声尖锐的呐喊:
“哎哟,你到底在玩什么,在屏幕上撒把米,鸡都比你玩得好。”
如果你的小学生队友提前被敌人淘汰,而你还活着,他就可以观战你(用你的视角看比赛),美美化身“指挥家”,并疯狂压力你。
“对面是钩子啊,你小心他的技能,注意躲避!”“用咸鱼抽他啊,你楞着干嘛呢?”“去拿道具啊,站着等挨打呢?”“诶,那边有个隐身啊,看到没有?”
这一句句看似贴心的话,其实让屏幕另一边的我已经开始双手发抖、生怕打出一个小差错,被他们看见、嫌弃、嘲笑了。
最近我终于可以痛快的回复他们:被淘汰就去写作业,你寒假作业写完了么?
看着瞬间安静的队友麦,终于理解了老师当年收作业时的快乐。
不过话说回来,平时生活中都是我教小学生做人,但在游戏里,我反而被小学生“教育”了。
也是,这里不看年纪大小,大家只靠实力说话,怎么不算是一种很平等的状态呢?
爆火的蛋仔派对
到底凭啥被小学生“宠爱”?
入坑这款游戏,还是朋友介绍给我的。
朋友让我去玩的第一时间,我下意识是拒绝的:“都是小孩子玩的,有啥好玩的。”
但还是耐不过她的软磨硬泡,陪她玩了两天,自己就被迷住了。
这款游戏的画风可爱,规则也很简单,但要想玩得好,可不容易。
比如竞速地图,要想跑得快,就得记住每张地图的最快路线;积分赛要掌握技巧,决赛时道具用得要稳、准、狠。
就说那个“上分族”小李,就经常在抖音上给我发蛋仔教学视频,美其名曰:一起进步。
还有乐园,里面的地图制作得非常精美,我跟我的小学生搭子经常约着一起去打卡。
蛋仔的玩法也很丰富,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几乎都能在上面玩:下五子棋、斗地主、你画我猜、狼人杀......
讲这些不是为了说蛋仔有多好,而是同样作为一名蛋仔玩家,深知这个游戏是很难能够完全禁止的。
我的侄子、外甥女都在玩蛋仔派对,因为学校和小区邻居小孩或者兴趣班有小孩在玩,他们自然会接触知道。
所以,堵不如疏。
每周游戏时间可以限制在两三个小时左右,也能平均分配到每天,因为蛋仔不像王者、吃鸡,打一把要二三十分钟。
蛋仔的每局游戏时长大概在 8 分钟左右,正常情况下,半个小时就能过瘾。
孩子玩的时候多陪伴,同时也是监督,不是手机或者平板丢给他就完事。
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透露自己的支付密码。
相信姐妹们都看过“x 岁小学生玩蛋仔派对刷走 xxx 万”的新闻,这个游戏充值最常见的就是三种方式:密码支付、指纹支付、面容支付。
所以咱们家长也一定要长个心眼,如果你家也有娃在玩蛋仔派对,可以看看 ta 的充值记录。
没有当然最好,如果有一定要盘问清楚怎么回事,找出支付漏洞、及时止损。
玩蛋仔这么多年,我的小学生蛋搭子给我说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要背书了、要上学了、该复习了......过段时间再玩”。
并且基本都是不氪金玩家,穿的都是免费皮肤。
或许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完全禁止游戏,而是培养孩子平衡生活、学习和游戏的能力。
毕竟能说出"再玩一局就写卷子"的娃,可比喊着"再自摸一把就收手"的大人自律多了。
你家娃玩蛋仔派对吗?你是怎么看的?来留言区聊一聊吧。
来源:司徒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