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来了!国羽众将回顾&展望:星河入梦,笃行不怠(下)

360影视 2025-02-07 14:08 2

摘要:回顾2024年,我们又老了一岁,又成熟了一些,又拿了一些冠军。第一次拿汤杯、第一次亚锦赛夺冠、在欧洲比赛打破魔咒,一步步走下来这些都是跟自己对比的进步和收获。当然,最重要的是参加了奥运会,站上了领奖台,没有站到最高领奖台是最大的遗憾。还有就是在年底状态并不佳,

梁伟铿/王昶:期待取得新冠军

回顾2024年,我们又老了一岁,又成熟了一些,又拿了一些冠军。第一次拿汤杯、第一次亚锦赛夺冠、在欧洲比赛打破魔咒,一步步走下来这些都是跟自己对比的进步和收获。当然,最重要的是参加了奥运会,站上了领奖台,没有站到最高领奖台是最大的遗憾。还有就是在年底状态并不佳,错过了总决赛。

新年新气象,希望在新周期的第一年有一个新的开始,争取拿一些没有拿过的高级别比赛冠军,比如全英赛、法国赛、总决赛、还有最重要的世锦赛。世锦赛又在巴黎举办,而且是跟奥运会同一个馆,在那里失去的,希望能从那里拿回来,实现个人世界冠军的愿望。当然,今年的苏杯是我们最重要的团体赛,希望能代表队伍拿下男双这一分。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沉下心来认真备战,将我们的状态慢慢调整,重新迎接面前的挑战。我们相信,我们依然是打法突出,有实力制胜的梁王。

任翔宇/何济霆:少伤病,多突破

2024年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年,我们从2023年年底重组搭档,走过了完整的第一年。从无到有,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拿到了汤杯和一些冠军,但也有没能参加奥运会、在常州中国公开赛决赛因伤病而没能夺冠、在总决赛因伤弃权的众多遗憾。2024,我们也解锁了《羽毛球》杂志的封面!

当“小手枪”慢慢走入大家视野,走到世界男双的前列,我们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随之而来的,我们的心态心智等各方面也会更加成熟,打球也会跟以前不一样,没那么冲动,没那么着急。希望2025年的我们是更少伤病“小手枪”,能把身体调整得更好,希望在配合方面能继续突破,希望能多冲击冠军,拿高级别赛事的冠军。

刘毅/陈柏阳:打法成型有信心

我们的2024年成绩并没有2023年亮眼,但其实也很像,都是头尾会好一点,所以整体的趋势还是挺像的,但中间的像泰国500赛的亚军、丹麦公开赛的四强其实都是对我们很大的鼓舞。第一年配合,第二年磨合,我们的打法其实也是在最近才慢慢成型的。2024年,我们男双组前面三对都已经确定打法了,但我们还没成型,速度不在一个频率上,一个快一个慢,不太好卡住。

最近这几个月经过进一步磨合,我们开始能卡在一块了。开年第一站,我们解锁了超级1000赛亚军,这是个很好的开始,也坚定了我们的打法信心。在大家看来,防守是我们的强项,但其实我们的进攻也并不差,所以我们在有质量的防守相持基础上,加强转化反击和突击,我们有信心能取得更大的突破,肯定要比去年要好!

刘圣书:仍是新人热血如初

2024年之初,我和搭档谭宁并没想到会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两站比赛上发挥得不错,这也为我们能去奥运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五环赛场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我们为着这个机会也是全力去拼。在确定可以去奥运后,我们也遇到了最难的一段时间,先是法国公开赛输给日本组合“山羊”,后在新加坡站输给了我们女双组的大姐(凡尘组合)。回到成都备战,对我们二人来说有太多未知数。虽然教练没有给我们很大压力,但是我们都渴望把女双金牌夺回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当时三点一线的生活,会有崩溃,也会有练不好的时候,总觉着时间不够用。那时候,组里所有人包括陪练的男孩子们,都是围绕我们四个去奥运会的选手,陪着我们练。真的是练不好的时候,就会觉着别人牺牲了自己训练时间在陪我们,会有各式各样的心理包袱。但高崚姐、陶嘉明指导、魏轶力指导会给我们做心理疏导,告诉我们:“你们两个就是去拼、去玩命,不要去想着一定要拿到什么样的成绩。”包括穿线师渔哥也会跟我们说,“你们能去奥运会就已经很好了,平时训练这么扎实,有什么害怕的,去了就是展示。”

所以,从大家那边得到了很强烈且明确的鼓励,我们就是要在那个舞台上展示年轻选手的青春风采,毕竟我和谭宁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对女双组合。当时,每天和梁伟铿互相鼓劲,因为大家都是“00”后的第一次奥运会。我们就是希望能把自己的东西打得更释放,因为如果是没打出来自己的东西来,才会是最大的遗憾。那时候我和谭宁每天说的就是,“不要命的跟她们干”。因为奥运会这个舞台上只要我们自己敢打敢拼,我们就有赢的几率。而且到了淘汰赛后,我们都是下风球,但是当时也是杀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地。

备战阶段,谭宁也有伤病,也会怕自己练得不够,练得不好,被人针对。但是到了奥运会之后,感觉我和搭档经历了这番洗礼,对彼此的信任感提升了很多。像日本公开赛我们也没想过会夺冠,更没想到2024下半年的成绩能够有这么好的表现。当然,总决赛输球有遗憾,但是有输有赢也是竞技体育的常态。从失利中我们要坦然面对,去发现提升的空间在哪儿。

虽然我们现在可能是排名升至了世界第一,但是这个位置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太多的考验在等待。虽然经历了奥运会,但是我们还是一对才刚起步的新组合。面对高期待,我们会努力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因为2025年有苏迪曼杯,也有巴黎世锦赛,我们俩肯定希望能为队伍拼下自己的一分,也希望在巴黎将银牌变成金牌。所有的目标最终还是要脚踏实地,仍旧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去全力冲刺。

谭宁:从等于2到大于2

这两年的感觉很奇妙。按照正常来说,运动员一般都是从参加尤伯杯、苏迪曼杯、世锦赛、亚运会、奥运会这样的顺序进行。但是,我和皮皮(刘圣书)一上来面对的最大比赛就是巴黎奥运会。尤杯我们没怎么上,苏杯也只是在名单里。这种一上来就是打最高级别的单项赛,真的很特别。

大约是从2023年底,欧洲赛季开始我们的成绩才逐渐好起来,也有了竞争奥运资格的可能性。回望当时,我们做得最好的就是一步步去走好,没有特别去纠结于名额。想的就是不让自己后悔,尽力做到我们自己的最好。而后备战开始,跟着身边的大姐她们一起训练,因为她们已经是打第二届奥运会了,很有经验。

我和皮皮配合一年多,就能站上奥运会决赛场,对我俩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壮举了。特别记得,淘汰赛抽签一出来,我就觉着完了——世界前四的几位种子都在我们这半区。但是,大姐她们能从死亡小组冲出来,我们也能从死亡半区冲出去。八进四那场球面对以前没怎么赢过的对手,我们发挥得很好。打完那场球,张军主席给我们总结说,半决赛也要这样打下去。包括高崚姐、蔡赟哥都给了我们很多鼓励。也正是靠着淘汰赛的释放,让我们在信心、场上应变,以及抗压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当决赛后,我们四个人拿着国旗,每次想起来都会有点想哭。打完奥运会,我和皮皮说,这次是输了,但我们还有下一届。那时候,看着她,我还是想哭。可是,终于有了1+1=2的表现后,朝着1+1>2的方向去走也更有动力。

贾一凡:潜力无限继续出发

虽然我以前说过奥运银牌就已经是很好的经历,虽然我也真正在巴黎奥运会上和搭档清晨一起赢得了金牌,但是,我很开心自己还在这个舞台上,继续着我的羽毛球生涯。去年,如若不是奥运会年,或许伤病与生病都不会显得那么让人焦虑。相反各种打击接二连三无法让我像以往那样训练、比赛,也让我和清晨在困境中有了更加明确的信念。所以,当人的目标感足够坚定,你的想法、心智、身体上都会前所未有的朝着想要的方向去。对于清晨,在我不行的时候,哪怕是情绪有影响也不曾动摇过。所以,在巴黎没人能比我们更团结,冠军滋味真是好极了。

圆梦后的我,仍然想留在这片赛场上。和不同的队友搭档,也体会着清晨不在身边的羽毛球比赛。这是我此前11年没有体会过的经历,有新鲜感,也有落差感。但是,这种向未知发起的挑战,也让我觉着兴奋。从前每场比赛后,和清晨到混赛区都是一唱一和,特别热闹。近来和殊贤一起,她真的很安静。不过,我相信一步步来,先在场上将那份求胜欲完全释放。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我就是要挑战没有体验过的羽毛球生涯,向着最高的领奖台继续发起冲击。

张殊贤:要做场上的“e”人

去年经历了许多不曾体验过的压力,感觉就是在尽力顶住。从奥运积分赛开跑,我就是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有挣扎有自责,很难也很复杂。但这一路走来,对我而言又是很宝贵的财富。让我认识到那些陷在牛角尖里走不出来的并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只有去直面,才能在改变中找到走下去的方向。

去年初的三站比赛,对我和姐姐(郑雨)来说很关键,但我们都输在了决赛场。当下,我们谁都不知该如何去和对方开口。从印尼站回国的一路上,我没说过一句话。回到房间后,姐姐来找我,递给了我一个她在机场买的玩偶跳跳虎。她也没说什么,我知道她想等我调整好以后再讲。现在回想起来,确实那段时间我说不出什么东西,也听不进去任何的东西。

几天后,我们复盘了那三场比赛。我是觉着自己没打好,问题都在我这边,有些逃避,觉着对不起姐姐。但姐姐对我说,她在场上也有犹豫的节点,是因为我想帮她分担才会出现失误。我们两个人都会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对我来说,姐姐是最了解我的人,一路上出现困难我不太会去讲,也不知道怎么应对,但是她总会主动帮我去拨开问题的迷雾。下半年,开始和不同的搭档参加比赛,也更多是去以提高自己实力为主。那个紧绷着的弦,稍微得到松弛。有和妹妹(李汶妹)在常州打进1000赛的决赛,拿了后面背靠背澳门站的冠军。再后来,和凡姐(贾一凡)开始搭档比赛,她从另外的角度给我打开了新的思路,换一种视角去理解场上的变化,不是只有打得漂亮得分,才能赢球。因为我比较倔,总想去做得最好,但有些时候在自己没有那么占优势时,要如何去得分、去赢球,这些关于场上输赢的辩证,也是在陈姐(陈清晨)回到队伍后,我们一起训练对抗中收获的心得。

相信打不倒我的,终将让我成长。新周期伊始的再次启航,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敞开心扉,去在组合里担当起那个挺身而出的角色。从前有姐姐为我在前面遮风避雨,现在的我也要更加主动积极去交流表达,和搭档在比赛中放胆去搏。

李怡婧:做好过程争取更多胜利

我们从2022年底开始频繁出国比赛,刚出道的时候,时常觉着还没有打累就输球了,经验也真的都是伴随着失利一点点积攒起来的。从去年开始,我和徐敏在战绩上有了一些起色。能够闯入四强、进到决赛、拿到冠军。虽然背靠背的连续应战,会有疲惫的时候,但是,只要能赢球,整个人就会满血复活。这是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自信的力量。而且,必须是要把过程做好,才会为胜利创造最好的基础,也让自己越打越有信心和动力。

和大姐姐们比起来,她们拥有背靠背夺冠的实力,以及持续稳定的发挥。可以说,她们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在2024年得到过“旅游小组”的质疑,特别是在泰国决赛25比27输球,特别遗憾。但是,相信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我和徐敏也是一路互相鼓励打气着前进,在彼此低谷的时候,哭着顶过来,所以,才会有领奖台上的笑容吧。在2025年,我还是要以新人的心态,去在各种比赛中锻炼自己。我们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利就否定自己,天道酬勤,我们平时练了的,靠着日复一日的积累,总有一天会让大家看到的。

罗徐敏:从沉淀中不断突破

去年,我和搭档在成绩上有了一些突破,拿到了德国站和中国常州站的冠军。在收获的路上也交了很多学费,但是,正是因为在失利中才增加了应变的能力。打德国站前,我们在泰国大师赛决赛的第三局以25比27不敌对手。但是,随后的冠军给了我们自信。记得刚出道的时候,站上场会慌,对于自己的发挥没有很自信。如今,在不断的沉淀中,认识到发现问题去改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从前,我还会抗拒变化,因为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尝过了甜头后,也是更加从容踏实的接纳能让自己更好的变化。而且,到了深圳大师赛时,和韩国组合也是打了三局比分相持的很接近,那个时候我知道要如何去打,沉得下心去把比分拿下来。

我与怡婧从小就一起搭档,对彼此很了解。原先总是认为特别懂搭档怎么想的,不过,这其实是个误区。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沟通变多了,这也对我们的表现有了很大的推动。而且,了解搭档的同时,也是在了解自己。

进入2025年,我希望我们两个人要更有担当力,一步一个脚印的让我们的排名向前冲,努力赢下更多的球。

李汶妹:不甘平淡,渴望更多惊喜

这两年对我来说在心境上有了和从前很不一样的体会。以前遇到问题会急躁、会钻牛角尖,但经过一个阶段的调整,我现在心态上会更加平和地直面困难与问题。这种平和并非是指没有胜负欲,作为运动员,不服输的这种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特别是2025年初我打了女双组的调赛,面对最后一场生死攸关的比赛,我又一次在先输后赢的三局苦战中,感受到了内心那股真实的渴望。就像是从深渊中,深一脚浅一脚的、爬也要爬出来的决心。

2024年,我和刘玄炫成绩一直在八强、四强徘徊。到了巴黎奥运会后,我重新和不同的搭档参赛。和凡姐(贾一凡)在日本公开赛打进四强,凡姐每天都在给我上提高班,灌输对球的思考和理念。后面,和张殊贤打进了中国公开赛决赛,决赛那场球赢下第一局,但是后面两局没能够咬下来。还记得那个晚上打完后,我们就拖着行李赶飞机去澳门,心里是真难受,但是只有再来。也没想到,这个背靠背站的澳门公开赛我和殊贤就拿到了冠军,这也是我时隔很久后的再次夺冠。

只是虽然赢了,但我的表现非常不好。当时和陶嘉明指导复盘,那是我这些年中最失常的一次发挥,也在给我敲着警钟。因为我这两年始终没有特别的突破,但年底三站确实是惊喜,能够进决赛,甚至摘金。那种释放的感觉让人怀念,更唤醒我心中的火苗。2025年我要带着燃的劲头,好好对待每一场比赛。

黄东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没想到2025年开年首站就会如此热血,就像我没想过2024年底,还能拿到世界羽联给我们“凤凰”组合“年度最佳混双”奖项一样。如此一想,我就更盼望伤病尽快恢复。

回想2023年,我和搭档小冯带着一些无畏无惧和一些“新手Buff”,在国际赛场上横冲直撞。2024年,我被时间推着走,时而的胜利让我未曾停下脚步去发现真正的问题,直到挑战一步步逼迫我正视一切。在巴黎止步八强,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进行了反思。从失利中爬起,在不断的调整中,我也更加成熟起来,不怕失败,勇敢重启,继续向前!

今年,我打了47场国际比赛,这些比赛有输有赢。谢谢每一场比赛的锻炼,因为每一次站上场都是一次自我审视和调整的机会。谢谢胜利带给我的喜悦,也感谢失败带给我的反思与警醒。

2025年已经猝不及防的到来了,我和小冯已经跨过了马来西亚公开赛的新起点。未来的一年,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全力以赴备战苏杯,第二个目标就是继续向前,保持身体健康、脚踏实地。如今,一切又是新的开始,未来依旧充满挑战,每一段路上的风景都值得期待。

冯彦哲:更加勇敢直面压力

去年大概是练羽毛球这么多年以来压力最大的一年,特别是奥运积分赛冲刺阶段的三月和奥运备战的五、六月这两个时间点。经过奥运会,自己长大了许多。参加之前可能觉得成绩很重要,我要如何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但体会了这一切后更懂得,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有过这段宝贵的经历,新的周期我觉得自己更能去直面自己的情绪。

以前面对紧张和压力,我可能选择得更多的是去避开,但我觉得现在的自己能更勇敢地直面压力。当我不去面对时,这些情绪和压力反而会给我造成更多影响或产生更多想法;但当我选择直面它,它所给我的造成的影响反而就没那么大了。在我这个年纪,我在公开赛上取得了一些还不错的成绩,但我深知这是跟我自身的能力是并不完全匹配的。我把身体、技术、能力这些看得见的归纳为外在,抗压能力、心里想法意识这些看不着的归纳为内在。我希望新的一年我能让外在的东西持续提高,更加用心和努力地去增强内在的东西。

魏雅欣:在比赛中展现更好彼此

去年的最后一天,我在微博上写道:“追光而遇、沐光而行。2024你很好,酸甜苦辣都很好。”确实,在奥运年,我和搭档邦邦一起走过了激烈的积分赛,虽然没有去巴黎,但是这一路上的过程都很宝贵。同时,不只是赛场上我拥有了更多的经验积累,与伤病共生也成为我这个勇敢女战士每天必须面对和呵护的工作。从手腕到脚踝,各种治疗方法,也让我在场上更加有韧性。

2024年有个心愿就是想在国际国内赛场上走得更远,站得更高。如今,它将成为我在今年继续全力以赴的方向。我深知,我和邦邦在场上还要拥有更加迅速的应变能力,去将训练的东西更多更好更稳定的输出到比赛中。在2025年,我很期待苏迪曼杯、世锦赛的到来,希望我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现出最好的彼此。

蒋振邦:期待属于我们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去年的上半年有奥运积分赛,第一次经历这段旅程,我能感觉到我们的冲击力很强,但在处理问题和扭转局面的能力会显得很薄弱。有了这段经历,我们从奥运结束后也有了许多提升的地方,心态以及两人的沟通方面也变得更成熟。今年已经开始了!我们还需要在细节方面下功夫打磨,不光是技战术,还有两个人的分工沟通,以及战术储备要更全面,要学会有多套打法去跟不同的对手去对抗。我很期待2025年,特别是苏杯和世锦赛,希望能拿到属于我们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郭新娃:向前看齐,向后传递

去年我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五月之前没有固定搭档,到和芳卉取得了一些进步,第一站就拿到了500赛冠军,这半年真的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继续往下走。我们从两个很陌生的打法一步步磨合和进步,去年的成绩和进步是很超出我预期的。但同时大半年我们有很多比赛都输得好可惜,是教训。如果抓住那些机会的话,可能我们是有机会打进前十的。

大家都知道我的家庭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丈夫、父亲,家庭让我更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在低谷时还是外出比赛时,家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还有像杨导他们的支持,教练们在场上帮助我们,在场下也给我们很多鼓励,让我知道该如何沉淀和进步。所以面对已经开始了的2025年,我们希望首先把排名打入前十,向前面的组合看齐,争取更多的好成绩。现在我也渐渐成为大队员了,希望能像各位前辈一样,多把自己的东西传承给后面的小队员。

陈芳卉:在积累中不断向前

去年对我来说是重新开始的一个过程。从最初和娃子(郭新娃)搭档的惊喜,场上合作的效果是挺好的。打到中间阶段因为被大家熟悉和研究,渐渐遇到更多的困难,然后不断找到解决的办法,又能够和高水平的组合对抗起来,这也说明自己是有这份实力去跟他们对抗起来的。原本年底我们从韩国站到熊本站,再到深圳站时,感觉得到状态是越来越好的,能够在场上把比赛的节奏打出来。但深圳大师赛的八进四,遭遇了很惨烈的教训,那场球本身我们是发挥了出来,但就是最后的关键节点上,在20比11大比分领先时,我们心里的弦有点松,那种时候想着哪怕丢了一两分我们也可以再拿回来。但是,3分钟都不到我们就丢了10分,赛后我再重新看当时的情况,发现当下没有想要去改变一下节奏,一心就是闷头想着快点再来下一分。赛后我就找了雅琼姐说怎么就差一分也赢不下来,当时她也是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议。希望在打击之中,未来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对于2025年全新的开始,我肯定是朝着东萍姐和丫丫她们靠近,这是一个目标。在比赛中,就是做好我们自己,打好每一个球。

程星:瘦下去迎接新赛季

去年我的搭档从芳卉换成张驰,在场上我会更想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出来,提升我们的进攻威胁性,所以这大半年我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连贯速度。也正是自己和搭档都有变化,新的一年我最希望从自己身上去进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提高在场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期待我们能多拿好名次,期待我们能争取拿一个高级别赛事冠军!新的一年很多人说我瘦了一点,也算是迎接新年的决心,是冬训对自己要求的体现。因为从去年最后几站的比赛状态和结果看,体重对技战术发挥是有影响的,所以冬训前就定下目标说要瘦下去。

张驰:向冠军不断发起冲击

从去年开始和青年赛时期的老搭档程星合作,最开始我就抱着“专注过程,不去过多在意结果”这样的心态。因为重新搭档在一起是意料之外,我就是做好自己能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走好每一步。而且,重组之后我和搭档的个人能力都比之前强了一些,效果也不错。特别是在法国奥尔良大师赛上,我兼项女双和混双,之前都没有特别考虑过混双能够摘金的。当时第一场和中国台北组合苦战三局,后面也是不断都是三局球,但专注于过程也收获了意外之喜,这次夺冠夜让自己有了自信。

随着比赛不断的增加,我确实收获非常多。在交手中,会遇到很多高水平选手,他们在场上思想成熟,即使面临很大压力,也能表现得很沉稳,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打。这点就不会像我自己会有些束手束脚,没有那么足够的自信心,也打得不够坚决。

像我们两个人都属于性格比较外向,容易很兴奋。我就会在场上情绪稳定一点,平衡一下我们的节奏。对于2025年我觉得还是想拿冠军吧!在2024年中我们只是在四强比较多,就是想在新一年中更进一步,向着冠军前进。

来源:羽毛球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