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肝癌因它而起,肝癌多次复发转移如何能停止?

360影视 2025-02-07 14:25 2

摘要:一方面,肝癌往往发现较晚,约70%~80%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另一方面,肝癌复发率高,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总体复发率达50%~70%,复发后患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可能只有30%~40%。[2]

在一生中,每12个人中就有1人患上消化系统癌症,每16个人中就有1人死于消化系统癌症。[1]

这是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

肝癌作为消化系统癌症中死亡率第一高的癌种,正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

一方面,肝癌往往发现较晚,约70%~80%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另一方面,肝癌复发率高,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总体复发率达50%~70%复发后患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可能只有30%~40%。[2]

01、病情概述

肝癌术后,3次复发转移,何时能停止?

明先生是一位肝癌患者,2019年3月体检发现左肝有一枚1.7*1.9cm病灶,右肝有一枚0.4*0.5cm病灶,考虑左肝为恶性肿瘤。于是在4月进行了肝左外叶切除+胆囊切除术。

术后病理:肝细胞癌,中分化,Edmondson分级:III级;肿物大小2X1.7X1.1cm,未累及肝被膜;断端未见癌;周围肝组织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G1,S3。

由于明先生患有乙肝,考虑到肝癌本身的高复发特点,以及乙肝对肝癌的不利影响,术后他接受了长效干扰素及日达仙治疗。

病情解读

临床上约90%的肝癌患者伴有乙肝病史,从肝炎到肝癌会经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过程。在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是导致肝癌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对于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进行根治性治疗后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是指南推荐使用的一线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

胸腺法新(日达仙)是通过胸腺肽类制剂增强免疫力的方法,来预防复发转移。

02、影像学改变

明先生万万没想到,肝癌术后短短1年(2020年)在复查中发现右肝原本的小病灶长大了,再次进行了介入消融治疗。

此后,2022年7月上腹部MR显示:肝占位切除及介入消融术后改变,复发灶可能(肝右叶消融灶内见大小约14mm*13mm的异常强化结节)。

2022年10月4日盆腔CT显示:1、右侧髂外动脉旁肿大淋巴结,大小约1.9cmx1.1cm,结合病史考虑转移

肝癌术后3次复发转移彻底让明先生失去了治疗方向

免疫细胞治疗为复发转移按下“停止键”

肝癌术后,接二连三的复发转移和一次次手术治疗让明先生心灰意冷....但病友群中一位患者的治疗方法让他重新燃起希望,就是免疫细胞治疗。

同样是免疫提升,明先生之前用过的胸腺法新(日达仙)与免疫细胞治疗有什么不同?

总体来看,胸腺法新(日达仙)更具有广泛性(针对多种疾病均可),免疫细胞治疗则更有针对性

日达仙等胸腺肽类药物主要发挥维持T细胞分化发育、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效应,在肿瘤的治疗方面发挥着辅助型、支持性的作用。而免疫细胞治疗则是有针对性地扩增回输,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特种部队的效应。二者的发挥作用的机理及效果各有不同。

明先生在决定尝试免疫细胞治疗后,选择哪种免疫细胞也很关键。

清华大学张明徽团队发现的vNKT免疫细胞亚群兼具NK细胞的非特异性识别功能和CD8T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功能,可以更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可以杀伤抑制性免疫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来源于骨髓的异质性细胞,具备显著抑制免疫细胞应答以及负向调控免疫应答的能力。),调节癌组织内部的微环境,为实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此外,vNKT细胞是通过采集健康人群的免疫细胞,培养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更易于实现治疗。

vNKT免疫细胞无论从能效性,还是治疗的便利性上都是更好的选择

于是,2023年8月,明先生经过张明徽教授团队的综合病情评估,开始了vNKT细胞治疗。

考虑到明先生肝癌术后多次复发转移,需要更为有效的后续治疗措施,vNKT细胞治疗采取1疗程/月的回输频次,每次给予100亿±15%的细胞回输数量,被活化的vNKT细胞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能力上都能有效降低复发肿瘤和新发肿瘤的风险,并重建免疫微环境。

截止2024年11月1日,明先生已完成12疗程vNKT细胞治疗,肝癌进入稳定期,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精神状态、生活治疗有了良好转变。

04、结论与点评

不要等复发转移才知道免疫细胞治疗!

所有肿瘤手术治疗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发风险,重建免疫屏障成为医生们对于预防癌症复发转移的共识。而免疫细胞治疗就是让免疫力重建走“捷径”,为患者提供长期的癌细胞抵御力。

癌症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之外,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适时介入免疫细胞治疗,能够达到既兼顾清除微残留,提高肿瘤治愈率,又能够减轻化疗、放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第四大治疗方案。

# vNKT细胞免疫治疗

NKT细胞 (Natural killer T cell),是一种细胞表面既有T细胞受体TCR,又有NK细胞受体的特殊T细胞亚群,它兼具NK细胞和T细胞的重要特征,具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双重能力,可以非常快速地杀伤肿瘤细胞。在NKT细胞亚群中,有一种个头更大、杀伤能力更强的特种兵,就是清华大学张明徽教授的实验团队发现的vNKT(Variant Natural Killer T)细胞。

这群vNKT细胞在体内的数量非常少,且不会轻易被激活。但是一旦被活化,却能以一当百,杀灭那些可能残存在体内无法被发现的肿瘤细胞。另外,研究还发现vNKT细胞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不仅能够直接杀伤癌细胞,还会调节肿瘤组织内部的免疫微环境,杀伤抑制性免疫细胞MDSCs,打破肿瘤的免疫逃逸,重建正常免疫系统,进一步预防复发转移。

实验条件:有vNKT细胞存在的情况下,经过16个小时,近乎所有B16肿瘤细胞被杀死!

张明徽乐和新医创始人

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博士,2002年发现vNKT细胞至今,张明徽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走过了20余年的研究历程,积累了700余例实体肿瘤的治疗经验,涉及几乎所有常见实体肿瘤,研究结果充分证明vNKT在实体肿瘤治疗中具有巨大价值。

适用于病理恶性程度较高或存在复发风险的术后患者;经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常规治疗肿瘤已基本控制但仍未达到治愈的患者;持续存在较高致癌因素的患者;放疗、化疗不耐受的患者。这些患者如果在传统抗肿瘤治疗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复发、转移或再发肿瘤将是大概率事件,在这种情况vNKT细胞治疗是理想的后续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来源:

[1]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as/article/PIIS2468-1253(23)00366-7/fulltext#

来源:张明徽谈免疫与新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