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控精致女孩的“美丽刑具”,一年爆卖80亿!

360影视 2025-02-07 15:10 3

摘要: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人十个手指甲相加是10平方厘米,光顾线下美甲店做一次基础美甲平均花费在130元左右,等价换算一下就是13万每平方米,而深圳福田中心均价也才12万一平米左右!

小指甲盖,大生意经

或许没有人预料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房价最终会输给做一次美甲的价格。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人十个手指甲相加是10平方厘米,光顾线下美甲店做一次基础美甲平均花费在130元左右,等价换算一下就是13万每平方米,而深圳福田中心均价也才12万一平米左右!

这些硬控精致女孩的“宝贝”们,妥妥成了指尖上的黄金矿。

而为了做美甲不返贫,肆意为美丽服役,人们挖掘出了作为美甲平替的穿戴甲,主打省钱省力,还不重样,优雅极了。

于是在美甲行业这个看似“小而美”的赛道中,一场由穿戴甲引发的革命正悄然颠覆传统格局。从“美甲师手绘3小时”到“30秒贴上即走”,穿戴甲用标准化和便捷性撕开了传统美甲的非标服务外衣,硬生生将一门手艺活变成了快时尚的上亿大生意。

还有县城依靠着它华丽致富,无人问津的转角,如今穿戴甲已冲出亚洲,将这一片指甲盖大小的地方覆盖到了全世界!

穿戴甲是踩在美甲肩膀上兴起的,从侧妃逐渐被扶正。

传统美甲曾是大美业中“最稳定的现金牛”,但缺点同样显著,费时间是开向美甲的第一枪。

贵为“精致生意”,自然少不了精雕细琢的过程,消费者往往需要提前抽出半天时间确保屁股能踏实坐在店里,一切准备就绪,真正的大工程才刚刚开始。

抛开前置处理工作不说,卸本甲颜色,修甲型,修甲型毛刺边,钢推十指后用打磨头开小口袋,推立面,剪死皮,刻磨甲面,清洁甲面,就这本甲建构至少三四个小时。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这还远未结束,途中还需要不断沟通造型和饰品位置,这一套流程走完,没有一个客人能直得起腰来。

其次,花费成百上千元做一次美甲是常有的事,对于为美丽不断服役的年轻女孩来说,无疑心在滴血。

还有更严重的是安全问题,传统美甲对本甲的打磨一直被人诟病,社交媒体上不乏有消费者吐槽做完美甲后出现异常。

正因此,穿戴甲凭借“多、快、好、省”四板斧杀出重围。

穿戴甲的主力军是年轻女性,同时她们的消费逻辑堪称“矛盾的统一体”:

要“仪式感”也要“性价比”:58%的消费者因“可反复使用且经济”入坑,31-80元一副的价格才是主流选择。毕竟,谁不想花一顿外卖钱换十指风光?

要“独特”也要“安全”:70%的人最看重质量,54%的人抱怨消毒不严可能引发感染。这届消费者,一边在直播间为故宫联名款疯狂下单,一边用放大镜检查甲片卫生证明。

要“懒”也要“美”:45%的人因“穿戴卸下时间短”选择它,但48%的人又因“尺码不合”抓狂。商家们不得不在“标准化生产”与“私人定制”之间走钢丝。

但不可否认的是,穿戴甲作为“后起之秀”,正在最大程度规避“美丽的代价”,逐渐演变成“指尖上的大经济”。

很多商界大亨都曾说过:女人的钱最好赚,尤其是为了美丽欲望充值。

这句话放在穿戴甲行业同样适用。

作为近些年风靡的新风口,穿戴甲早已一步步走向成熟,而率先站在这个风口吹风的,是连云港市东海人。

目前,东海县已经成为国内穿戴甲生产最大集聚地。在该县白塔埠镇,穿戴甲和小手链产业已带动4500余人创业就业,每年可为当地村民创收近3亿元。

据去年年底统计,东海县日产成品穿戴甲约40万副,电商销售出货量30万副以上,电商年销售额在25亿元,占全国穿戴甲市场七成以上,2024 年江苏东海县穿戴甲销售额近 80 亿元,较前一年增长 166.7%,全年卖出 1.5 亿副。

穿戴甲已成为继水晶之后,东海的另一张闪亮名片。

目前看来,在穿戴甲行业不断卷向新高度后,这里已成为供应链、资本与文化的“三国杀”。

如有中国厂商凭借成熟的柔性供应链,将生产周期压缩至7天,款式更新速度让欧美同行望尘莫及。某头部企业甚至扬言:“我们的生产线,比ZARA还快!”

而奈杜星球B轮融资成功后,行业正式进入“烧钱圈地”模式。资本的目标很明确:用全产业链布局打造“美甲界特斯拉”,顺便卷出个上市公司。

最后,文化赋值是最新的潮流,穿戴甲正在成为微型画布——从敦煌飞天到二次元萌妹,从LV联名款到非遗大师手绘,指甲盖上的方寸之地,愣是被玩成了文化输出的新战场。

图源:熙尔不是星野亓濑

眼看着国内市场拥簇者众多,但全球市场更是一片蓝海——中国供应链以“白菜价”横扫欧美,填补了后者因人工成本高、配套不足导致的市场空白。

穿戴甲将美甲从“服务”降维成“商品”,突破地域限制,让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一键下单,甚至能在霉霉演唱会上佩戴十张专辑主题甲片,实现“追星与时尚两不误”。难怪有人调侃:“美甲师的失业危机,可能比AI来得更快。”

看上去,穿戴甲的盛行让这条供应链上的每一环都尝到了甜头。

如有的加盟商月入过万;美甲师把店铺开在了直播间,丝滑完成了旧与新的转变;品牌们开始大踏步扩张、出海。

但新兴行业的野蛮生长总是相似的,第一波淘金者依靠不规范的行业现状赚最多的钱,当市场被完善,新的变成旧的,尖锐的磨成平滑的,人们会猛然意识到,一并被磨平的还有高速增长的势头。这是血淋淋的商业规律。

因此在这片日渐火热的土壤上,也有不少人吞下的失败的苦涩。

社交媒体上,不少创业者复盘自己的经历,有人在线上搭建起了团队,花费了不少钱来引流,但最终销售转化没多少,迟迟未能回本。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还有人一头扎进去才发现,不同制作方式的穿戴甲质量差别很大,为了制造好商品踩了不少坑。

有的专注于像哥特风、华丽风、洛丽塔风这种小众领域,将自己变成了无休止的工厂机器,但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参差不齐,出力不讨好。

穿戴甲品牌们的烦恼同样不小,要想搭建起长期主义桥梁,需要的不止是时间,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很多品牌根本来不及应对,目前整个穿戴甲市场相对分散,多以各类白牌产品为主,尚未形成头部品牌。

而且归根结底,穿戴甲是伴随着颜值经济的腾飞崛起的,在“颜值”已经化为“产值”的今天,许多颜值营销已经让消费者感到疲倦。

尤其当消费降级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时,颜值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容易被消费者舍弃或者寻找各类平替。

如同穿戴甲奇袭美甲,但不少消费者体验之后只扔下了一句:

我还是用回指甲油吧!

来源:创意民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