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说 AI 从出现那一刻开始就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在 deepseek 大家总觉得好像差了一点意思,毕竟 ChatGPT 等 AI 都是国外的大模型,ChatGPT 等国外大模型不理解中国人的语言体系以及究竟想要什么。
虽然说 AI 从出现那一刻开始就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在 deepseek 大家总觉得好像差了一点意思,毕竟 ChatGPT 等 AI 都是国外的大模型,ChatGPT 等国外大模型不理解中国人的语言体系以及究竟想要什么。
直到有人让 deepseek 作诗,写小说,大家惊呼这才是刻在我们文化骨子里面的东西。作为 ds 的创始人,梁文锋也是跟着大火了一把,这么优秀的人才,想必他的学历出身都很不错吧?可是再优秀的人也有瑕疵。
梁文锋1985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他从2008年开始就致力于研究量化对冲领域。2015年创立了幻方量化公司,也就是现在深度求索的前身。作为一名专业型人才,他的本科、硕士都在浙江大学取得,学历在国内是顶尖水平。
最近他的一篇硕士毕业论文曝光,中文论文题目听起来不太像中文表述,因为太复杂了,叫做成本ptz摄像机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但提到算法研究这4个字,大多数人并不陌生,这就是跟AI研究紧密联合的一环。
他从大学开始就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但是这篇论文在网络上却遭到了比较微妙的评论,原本以为,面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怀着对知识的敬畏,大家还是能报予好评的。可是第一条评论就让人意外。
虽然这个网友是外行,但是直觉告诉他这篇论文很一般,原本以为这种说法有点太自大了。但是内行人的评价也表示些许赞同。这篇论文整体看起来其实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你要说它多精彩,也不见得,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的毕业论文水平。
那么为什么这个人很牛,他的论文却只是随大流的水平呢?原因就在于所有的硕士阶段毕业论文一定都是命题论文,是导师负责选的选题,学生们只能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发挥,这篇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并不能代表他未来的成就,只能属于一个中等水平。
但现实告诉我们,梁文锋确实对于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领悟是世界一流水平,所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位论文本身,而是在这个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有没有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未来的设计算法,这些是实践的内容。
毕业论文既然“没什么现实价值”,为啥毕业生还非得去写?
看似跟按部就班地写一篇论文毫无关系,然而没有经过论文这个冥思苦想、不断修改,跟导师磨合,打磨自己的数据,去创造创新点的过程,那么毕业了也就是毕业了而已。
拿到一纸文凭却没有经受过这个看似折磨的过程,也就没有学会研究的实际方式。所以这也让笔者想起了此前有一些大学做实验能不能取消学生的毕业论文改成毕业大考。后来进行了几届之后,大家发现并不靠谱。
正是因为留下了这些论文,像梁文峰这样的大牛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明晰可见的脚步,被大家追随。另外在理科方向当中,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难度极高,除了论文写作之外,还要独立开发出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从分析需求,系统设计到代码实现和测试部署,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功底支撑,一个小小漏洞就可能导致整个程序的崩溃,学生们也经常需要熬大夜调试代码。此外想要知道自己的专业毕业论文难不难,尽量记住这几个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化学、临床医学、法学、新闻传播、经济学、心理学以及材料学。他们的专业知识要求都比较高,并且操作实践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失误。因此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妍妍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