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物联网技术引领下的家庭宠物行业溯源与健康管理新趋势

360影视 2025-02-07 18:26 2

摘要: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物联网科技产业中,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无源植入式动物识别玻璃管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技术,正逐步在宠物管理、监管政策执行以及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物联网科技产业中,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无源植入式动物识别玻璃管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技术,正逐步在宠物管理、监管政策执行以及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一、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创新需求

如今,宠物已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成员,宠物管理因此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的宠物管理方式,如项圈标识、纸质记录等,已难以满足现代宠物管理的需求。身份识别困难、健康监测不精准、体征数据难以获得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一种更加高效、精准、智能的管理方式。

在此背景下,无源植入式动物识别玻璃管技术应运而生。具体而言,该技术是通过在宠物体内植入具有可追溯的唯一ID码的玻璃管型标签,可以实现对宠物的精准身份识别和健康监测。无源玻璃管型标签不需要电池供电,一旦植入,可以在宠物体内终生使用,且由于标签的尺寸很小,植入宠物皮下之后不会引起宠物的不适症状。这一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宠物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还为宠物主人、宠物诊所及管理部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宠物身份的甄别,体温数据的获取变得十分简单便捷。技术不断迭代发展,植入式玻璃管标签的尺寸也在不断缩小,使得这项技术得以应用于更小型的动物,如家庭宠物中的小型犬、猫等,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二、监管政策与防疫政策推动健康管理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宠物管理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宠物管理的监管力度,包括注册登记、防疫、丢失宠物的认领、宠物攻击人类后的法律追偿、以及与流浪动物的区别等。这些政策不仅要求宠物必须接受身份识别和健康监测,还强调了宠物主人和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政策带动下,无源植入式玻璃管型标签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宠物管理方式,是推动宠物管理社会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从社会层面看,无源植入式玻璃管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宠物的体温等健康信息,为宠物主人和管理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健康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宠物的健康问题,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从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三、植入式玻璃管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无源植入式玻璃管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宠物管理、监管政策执行以及健康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技术优势。

首先,无源植入式玻璃管标签的通讯频率采用了国际标准的动物识别技术通讯频率,在134 KHz的频率点上,电磁波可以通过动物体组织和水,而不被衰减。这个显著的特性使得其技术远远优于市场上基于其他频率的通讯技术,特别是高频NFC(13.56 MHz)和超高频UHF(915 MHz)技术。

无源植入式动物识别玻璃管采用生物玻璃,敷有生物涂层在玻璃管外壁。该技术在动物识别领域已经是成熟多年的技术,非常的可靠和安全,植入后不会引发动物的排异反应,更不会发生玻璃碎裂的事故,而且生物涂层可以有效的阻止玻璃管在动物皮下的游走,使得每次读取数据的方位比较固定,易于操作。

无源植入式动物识别玻璃管可以根据动物体型的大小而分别采用几种不同的规格尺寸,从大型动物的4mm x 32mm,3mm x 15mm到普通尺寸的2.12mm x 12mm以及细小如针尖的1.4mm x 9mm和1.25mm x 7mm等。小尺寸的玻璃管适用于小体型动物,植入体内不会造成动物的创伤;大尺寸的玻璃管则更适合远距离的读取操作,保持人与动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无源植入式动物识别玻璃管除了可以提供可追溯的唯一ID身份代码之外,还能够实现对宠物健康信息的实时监测,可以获得即时温度和一段时间内的宠物体温变化信息等,宠物主人对宠物的健康关注有了比较切实的技术保障。

在数据库方面,无源植入式动物识别玻璃管的数据是对几乎所有的数据库技术都十分开放友好:玻璃管内存储的数据的结构为简单的二进制码,包含ID码,温度码和时间戳信息,对于数据库来说就是自然的数据库记录的字段。抛开复杂的数据库不谈,简单的记录列表也已经十分好用。数据库管理可以便捷地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实现,也可以上传到云端,再通过互联网网页读取。从宠物店、兽医与防疫站、到网上宠物商城、宠物物流和政府的城市监管部门,这些数据库都可以快捷地建立起来。

无源植入式动物识别玻璃管技术还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除了宠物领域外,该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牲畜养殖、生物实验室和制药公司等领域。在牲畜养殖中,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动物体的身份识别和健康管理;在生物实验室和制药公司中,该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诸如实验小白鼠等生物体的体温等生物信息,为新药品和疫苗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四、无源植入式玻璃管技术的实际应用与落地

家庭宠物获得官方登记身份的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2024年11月28日,由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中国兽医协会指导,宠物行业大数据平台出品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发布,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达到3002亿元。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557亿元,小幅增长4.6%;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445亿元,增长10.7%。2024年,宠物数量为1.24亿只,较2023年增长2.1%。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较2023年增长1.6%,宠物猫数量为7153万只,较2023年增长2.5%。

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广东省深圳市,率先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于2024年出台了《深圳市犬只电子标签植入管理规定(试行)》的政策性文件。

北京市朝阳区在2025年伊始也由朝阳区疫控中心完成了2025年度狂犬病免疫标识的备案与制作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昆都仑区早在2024年1月份就系统地开始了犬只注射式电子标签的普及推广工作。

由于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 11784 / 11785动物识别技术标准规范没有预见到RFID与传感器信息的融合应用场景,使得国际标准的动物识别编码没有明确地规范高精度传感器信息码流的编码规则和传输协议。于是,在2005年左右,一家知名的欧美RFID技术公司在进行这一领域的尝试的时候,触碰到不少未知的技术壁垒,未能给终端客户提供可靠和精准的传感器信息,这个领域的需求被压制了很多年,行业生态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这个局面在中国市场得到了根本性的突破。据查,自2015年开始,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陆续授权了多个动物识别玻璃管温度测量和校准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其中,位于广东深圳的卓捷创芯科技专注于该领域的多个专利,与现存的ISO 11784 / 11785国际标准做到了无缝的完美融合,在零下40度到85度的宽温范围下,达到了误差小于+/- 0.2度的测量精度,更有其中的多项专利已经通过国际上的国家间专利合作协定(PCT)进入主要的市场国家之一美国,获得美国专利局的授权。毫无疑问,中国的企业在这一技术领域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被动植入式动物识别玻璃管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在宠物管理、监管政策执行以及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实际价值。随着科研工作的持续深入和完善,该技术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宠物主人、宠物诊所及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管理手段,同时也为宠物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预计随着无源植入式玻璃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机构开始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中,行业的生态也必然会蓬勃地发展起来。

来源:中国财富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