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血管活性药物是儿童急救时的常用药,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几种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心血管活性药物是儿童急救时的常用药,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几种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一 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属于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可使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和传导速度加快,心肌代谢提高,心排出量增加,收缩压上升;皮肤、黏膜和肾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和冠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使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有利于消除黏膜水肿。并且能抑制组胺和白三烯等过敏物质的释放。
临床应用:
1.严重过敏反应:一线药物,肌注肾上腺素(1mg/ml的原液),大腿中外侧,0.01mg/kg,或按照体重7.5~15 kg 0.15 mg,≥25 kg 0.3 mg,如有必要,5~10min可以重复。
2.心脏骤停:静脉注射:1:10000浓度0.1ml/kg(0.01mg/kg),3~5min一次。单次最大剂量1mg;气管插管内给药:1∶1000浓度,0.1ml/kg(0.1mg/kg)。
3.脓毒症休克:0.05~2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目前儿童脓毒性休克倾向于首选肾上腺素。
4.重症哮喘:皮下或者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剂量0.01ml/kg,1 : 1 000溶液(1mg/ml),最多3剂,最大剂量0. 5mg。
5.鼻粘膜、牙龈局部止血:将浸有肾上腺素的纱布或棉球(0.1%)用于鼻黏膜和牙龈表面,可使微血管收缩,用于局部止血。
6.急性喉炎:可局部雾化吸入治疗。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心悸、头痛、血压升高、震颤、无力、眩晕、呕吐、四肢发凉。
2.有时可有心律失常,严重者可由于心室颤动而致死。
3.用药局部可有水肿、充血、炎症。
4.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患者禁用。
二 去甲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属于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主要兴奋α受体,对β受体作用较弱,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休克。
1.休克:静脉滴注:新生儿~1岁:0.3~0.5mg/次;2~12岁:0.5~1mg/次,加入5%~10%葡萄糖250ml中,0.02~1μg/(kg·min),根据血压调节滴速严防药液外漏,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胃出血: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0.9%盐水100ml中,口服或洗胃。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缺血坏死,如发现外漏或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应停止注射或更换注射部位,进行热敷,并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作局部浸润注射,以扩张血管。
2.急性肾衰竭:滴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可使肾脏血管剧烈收缩,产生少尿、无尿和肾实质损伤,故用药期间尿量应保持在每小时25ml以上。
3.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器质性心脏病、少尿、无尿、严重微循环障碍的患者及孕妇禁用。
三 多巴胺
药理作用:
1受体从而增加心输出量;高剂量[>10μg/(kg·min)]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各型休克:10~20mg/次,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缓慢静脉滴注,滴速应保持在2.5~10μg/(kg·min)。开始以10~15滴/min滴注,待血压平稳,休克症状好转后,再逐渐稀释浓度,减慢点滴速度,直至休克完全恢复再停药。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一般较轻,偶见恶心、呕吐。如剂量过大或滴注太快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肾血管收缩导致肾功能下降等,一旦发生,应减慢滴注速度或停药。如仍不消失,可用酚妥拉明拮抗。室性心律失常、闭塞性血管病、心肌梗死、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患者慎用。嗜铬细胞瘤患者禁用。
药理作用:
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较少引起心律失常。临床应用:
多用于不伴有低血压或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衰,其改善左心室功能优于多巴胺。
静脉滴注:10mg~20mg/次,用5%葡萄糖稀释后滴注,速度2.5~10ug/(kg·min),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调整。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头痛、气短等不良反应。偶致室性心律失常。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禁用,因其可促进房室传导。心房纤颤、心肌梗死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五 酚妥拉明
药理作用:
为短效α受体拮抗药,能显著扩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对小静脉的作用比对小动脉强,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静水压,降低肺循环阻力,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同时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临床应用:
用于血管痉挛性疾病,心力衰竭、休克、急性肺水肿、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等。
静脉滴注:0.2~0.3mg/(kg·次),必要时4~6小时重复。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鼻塞、恶心、呕吐等。
参考文献:
1.黄国英,孙锟,罗小平主编.儿科学.第十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年7月
2.黄赛虎,柏振江.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早期识别与快速处理[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4,31(7):493-496.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24.07.003.
3.杨宝峰,陈建国主编.药理学 第十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年7月
4.赵祥文,肖政辉主编.儿科急诊医学 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6月
5.王天有,申昆玲沈颖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全两册.[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6.李俊主编,临床药理学 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年8月
7.朱天文,钱建青.多巴胺在儿童及新生儿中应用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24,30(8):53-57. DOI:10.13407/j.cnki.jpp.1672-108X.2024.08.013.
8.肾上腺素注射液说明书。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