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H集团剥离Stella McCartney透露了哪些信号?

360影视 2025-02-08 04:38 2

摘要:LVMH集团在1月底公布2024年财报后,旗下英国设计师品牌Stella McCartney于2月3日宣布,已从LVMH集团手中回购了其股权,完成了品牌私有化。

深度报道|EDITORIAL

LVMH集团剥离了旗下可持续品牌Stella McCartney,这个英国设计师品牌下一步如何走?

*撰文/包韵

●●

LVMH集团在1月底公布2024年财报后,旗下英国设计师品牌Stella McCartney于2月3日宣布,已从LVMH集团手中回购了其股权,完成了品牌私有化。

回购股份后,Stella McCartney将脱离LVMH集团,再次成为独立运营者。不过,设计师本人将作为该集团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使,为LVMH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和该集团的执行团队提供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咨询。这与Stella McCartney从开云集团剥离时达成的合作模式如出一辙。

2018年,Stella McCartney被合作了17年的开云集团剥离,买回了其收购的50%股份。所幸,与开云集团分道扬镳一年后,Stella McCartney就收到了其最大竞争对手LVMH集团伸出的橄榄枝:2019年,LVMH集团宣布收购Stella McCartney 49%的股份。

经历过开云和LVMH两个集团的Stella McCartney似乎想要再为自己寻求一个靠山,变得不那么容易。

01

剥离「小众品牌」,

LVMH集团的战略转向

LVMH集团剥离Stella McCartney的举动也向该集团旗下其他表现不佳的品牌释放了信号:LVMH集团已经将业务重心和投资转向了「超级品牌」,将投入从「孵化小众品牌」身上转移到能够规模化盈利的核心资产上,如Louis Vuitton、Dior、Tiffany&Co.,以及那些有望支撑利润、有望快速成长的品牌,如Rimowa、Celine、Loro Piana。设计师品牌若无法迅速达到财务门槛,可能被边缘化。

其实,从去年开始就能看到LVMH集团策略转变的种种迹象:他们出售了Louis Vuitton已故前男装创意总监Virgil Abloh创立的潮牌Off-White™,由一个品牌管理公司Bluestar Alliance接手。而之前负责Stella McCartney管理工作的LVMH时尚集团董事总经理Pierre-Emmanuel Angeloglou宣布出任了集团第四大时尚品牌FENDI的首席执行官。他曾是Michael Burke的副手,主要负责管理集团较小时尚品牌,如Kenzo、Marc Jacobs、Pucci等。

Stella McCartney其实面临长期亏损。根据英国公司注册局(Companies House)的最新文件,2022年Stella McCartney英国实体营收4000万英镑(含300万英镑的童装线授权费、1080万英镑的特许授权费和2280万英镑的意大利子公司利润,后者占总收益的57%),亏净亏损超1000万英镑(这些数据仅涵盖英国本土零售,不包括美国4家门店、日本20余家门店以及adidas合作系列),而前一年这一数值为3270万英镑。

该公司声明称任何未来业务预测「取决于股东在此期间提供额外财务支持」。据Puck时尚记者Lauren Sherman信源称,自2019年以来,LVMH集团对Stella McCartney的持续投资高达5亿欧元。

其实,开云集团在2018年剥离Stella McCartney前后,对旗下一系列品牌进行了清理,出售了两个非奢侈品牌德国运动品牌PUMA和美国滑板服饰品牌Volcom,剥离了英国设计师品牌Christopher Kane和美国设计师品牌Altuzarra,关停了Bottega Veneta前创意总监Tomas Maier的同名品牌,目的正是为了更专注于奢侈品领域的大品牌。

很遗憾,被开云剥离后的Christopher Kane没有挺过疫情带来的重创,最终于2023年宣布进入破产保护,关闭了这个运营17年的品牌。他本人成为了Self-Portrait的客座设计师。

02

设计师品牌的20年魔咒,

难以突破的成长天花板

算起来,Stella McCartney比Christopher Kane运营时间还长一些,今年迈入了第24个年头。

2001年,Stella McCartney结束了历峰集团旗下品牌Chloé创意总监一职,创立了个人同名品牌,并获得了开云集团前身PPR集团的支持。

彼时,作为星二代、明星设计师、话题制造者,Stella McCartney颇有号召力。PPR将其视为Alexander McQueen、Balenciaga之外的另一枚「金蛋」,期待这三个品牌年销售额冲击2亿、4亿乃至10亿欧元。

在创立的前十年,Stella McCartney表现可谓引领潮流:她在clean beauty护肤理念出现之前就推出了零残忍的有机护肤品,是最早与运动品牌开启联名的时装设计师之一(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这条线巅峰时期能达到年收益2.5亿美元),也是最先以环保为卖点推出配饰产品的时装品牌(如链条包、厚底鞋),她态度鲜明的品牌理念赢得了一批职场熟龄女性的认可,这些举措让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如今这一切已不再奏效,她与adidas的合作被无数的后来者抢走了关注度(如Yeezy等),她的可持续产品也不再是行业中的独一份(Gabriela Hearst等一批主打可持续理念的新兴时装品牌正在崛起),可持续已成为行业通用口号(如Saint Laurent、Balenciaga等大型奢侈品牌都在强调其可持续理念),而她的职场母亲受众群体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从The Row到Toteme都能满足她们的需求,还有她曾经的搭档Phoebe Philo正在LVMH集团的支持下以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姿态重出江湖……当我们重新审视Stella McCartney,会发现她没有真正迭代其产品,畅销产品依然停留在10年前。

和大部分独立设计师品牌一样,Stella McCartney似乎以10年为半衰期,当迈入品牌20年大关时,种种增长乏力就呈现出来,开始面临生存挑战。

大部分小型设计师品牌似乎都有这样的「平台期」。此时,他们需要加大投入去争取更大的蛋糕,他们的对手就从独立小品牌转变为大型奢侈品牌。他们面临的竞争是与LVMH集团、开云集团的头部品牌抢占店铺资源、营销资源,这种扩张是一种几何倍速的投入,成本极高,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支持,光靠品牌自身的现金流是不可能达成的,这需要资本的助力。

但奢侈品大集团也不会真心实意地辅助小品牌实现真正的成长。小型设计师品牌只是大集团里的配菜,创意资源储备池,增加消费者新鲜感的手段,而不能成为他们核心品牌的竞争者。比如,如今LVMH集团养着Kenzo,可能更多是为了招募Nigo来为Louis Vuitton男装输血。

在开云集团的17年里,Stella McCartney的年收入始终不到3亿欧元,而这个集团的头部品牌GUCCI收入早已翻了倍。像Stella McCartney这些设计师品牌从来都不曾是大型奢侈品集团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03

Stella McCartney

可持续生意的困境

对LVMH集团来说,Stella McCartney在可持续方面的领导地位是这个品牌的价值所在。

Stella McCartney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品牌的「可持续性」和零残酷的理念。在她的设计中不使用真正的皮革、羽毛、毛皮或兽皮;标签的鞋子和包里使用的胶水也不含任何动物产品;以可持续和环保透明化树立行业标杆。

但,随着可持续成为时尚行业的主流叙事,Stella McCartney品牌的独特性被稀释。特别是一些头部奢侈品牌加强绿色营销叙事时,Stella McCartney这样小品牌的差异化优势就被稀释。然而,可持续材料和生产工艺上的投入会大幅推高成本,严重影响品牌利润,Stella McCartney不可能拥有和大型品牌一样的营销资源、销售渠道来大量铺货,平摊成本。这也使得专注于可持续研发成为了品牌沉重的成本单元。

可持续成为了扼住Stella McCartney增长的一双无形大手。

另一方面,LVMH集团当年愿意牵手Stella McCartney,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抗开云集团。2019年,开云集团发起了《时尚业环境保护协议书》,通过这项协议拉拢了LVMH集团以外的大部分时尚品牌站队,使LVMH集团在可持续领域显得颇为被动。LVMH集团希望借助收购可持续领域的「领头羊」Stella McCartney,让LVMH集团不在可持续领域「掉队」。

然而,伴随着全球范围的经济下行、消费疲软,「可持续时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反觉醒」言论与政策愈演愈烈。

LVMH集团剥离的Stella McCartney,也成为了该集团的一场新政治表态。Donald Trump自1月份就任美国总统后,签署了多项行政命令,其中就包括美国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撤销前任政府的「绿色新政」。Stella McCartney对道德生产的坚定承诺,显然与Trump的态度相左。而LVMH集团为了美国市场和关税问题,显然需要向Trump政府作出一些示好的举动。

04

高层管理动荡,

过分依赖集团资源

可以预见,被LVMH集团剥离的Stella McCartney前路将更加艰难。

Stella McCartney当年选择与LVMH集团合作,本希望借助巨头管理运营并分担成本。此前二十年,品牌的基础设施都深度依赖大集团的供给,开云集团当时一直帮助Stella McCartney处理法务、人力、财务、战略、供应链等事务。

脱离大集团后,供应链、渠道、资本等支持缺失,独立运营成本陡增,将会成为Stella McCartney最大的困扰。

此外,管理团队不稳也是Stella McCartney的一个大问题。在开云时期,Stella McCartney的高管团队还算稳定:2009至2019年,她仅有一位首席执行官Frederick Lukoff(现任法国品牌Casablanca首席执行官)。但在近五年,Stella McCartney管理层动荡加剧,更换了两任首席执行官Gabriele Maggio(任期2019-2023)与Amandine Ohayon(任期2023至今),更换了至少5位首席市场官(包括2024年6月离职的Stephane Jaspar)。

在近期品牌营销战中「It's About Fucking Time」恰如其分地呼应了她的处境,这句话的灵感源自1999年她穿去其父Paul McCartney入驻摇滚名人堂典礼的T恤标语。这句话也成为Stella McCartney的宣言:这位备受瞩目的星二代将步入一个新的起点,再次证明自己。问题是:这是她的时代,还是她的时代已然终结?

Stella McCartney的挣扎不仅是设计师品牌困境的缩影,更是行业从「创意驱动」转向「资本效率优先」的反映。

来源:修罗陛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