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有约丨肿瘤治疗的未来:中医的视角与实践!

360影视 2025-02-08 10:34 1

摘要:为积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级纲领文件,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疾病防治专项行动,提高全社会疾病的防控意识,切实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价值、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认知、防治意识,青岛广播电视台推出健康科普类节目《名医有约》

为积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级纲领文件,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疾病防治专项行动,提高全社会疾病的防控意识,切实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价值、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认知、防治意识,青岛广播电视台推出健康科普类节目《名医有约》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最新的医疗动态,

了解健康的生活理念

在这里,您可以收获丰富的医学知识,

足不出户享受专业医疗服务

岛城名医专家现身说法,

解答各种健康疑问,

分享实用的养生知识,

拥抱健康生活

本期节目

我们将邀请到

青岛大学附属海慈医院

肿瘤中心主任

兼肿瘤一科主任

肖军

和大家一起了解

从中医角度如何看待肿瘤

内容简介

1

中医肿瘤“治未病”理论

中医肿瘤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时期的治疗理念。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宜调养,初恙未盛早诊治,已病渐盛防传变,病症已愈防复发。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癌前病变:包括食管上皮鳞状化生、乙肝、肠息肉等,要密切关注。因为少数癌前病变会发展为肿瘤,所以对癌前病变要积极的进行干预。同时要加大恶性肿瘤高危因素的宣传,并加以预防,消除肿瘤发病隐患。

肿瘤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恶性肿瘤,正气渐衰,邪气旺盛;治疗以驱邪与扶正并重,预防癌邪持续耗伤正气,延缓疾病的进展。对于中晚期的肿瘤患者,邪气壅盛,正气已衰。治疗应该扶正为主,“先安未受邪之地”。

2

肿瘤的中西医治疗理念融合

中医的未病先防与西医的肿瘤预防原则具有相同的前瞻视角。中医的即病防变与西医的带瘤生存均是在提高生活质量基础上有效延长生存时间。中医的瘥后防复与西医的维持治疗都是以防止疾病复发为目的。中医扶正治疗与西医免疫治疗的精髓都在于激发机体的自身防御能力,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西医的个体化治疗及精准治疗和中医辩证施治及三因制宜理论异曲同工。

维持治疗是在肿瘤缓解后,延续药物治疗,通过药物的维持治疗,来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理想的维持治疗包括:单药有效、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在肿瘤完全缓解或稳定时,仍然会有肿瘤细胞处于潜伏状态,当肌体免疫力下降时就会复发。中医瘥后防复理论是运用中医治疗扶正培本,提高机体免疫力,消除疾病进展风险因素,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3

中医对肿瘤的预防

中医对肿瘤的预防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机体平衡,增强免疫力:中医认为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是预防肿瘤的关键。通过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等方法调和阴阳,扶植本元,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

2. 合理饮食: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预防肿瘤。建议饮食多样化,合理搭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蛋白,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性。

3.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每餐适量,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中医强调饮食要有节,过饥过饱均不利于健康。

4. 忌辛辣油腻:少吃辛辣、油腻、过甜的食物,避免刺激肠胃和肝脏。中医认为,辛辣油腻之品易生湿热,损伤脾胃,长期食用会影响消化功能和免疫力。

5. 多喝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新陈代谢和排毒。中医认为水为阴,具有滋润和调和的作用。

6. 情志调摄:中医认为,情志内伤是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心理疏导、冥想、瑜伽等方法,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心理压力,有助于预防肿瘤。

7. 作息规律:中医强调作息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肿瘤的发生。

8. 运动养生: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显著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调节气血,改善新陈代谢。中医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9. 食疗养生:中医食疗可以帮助患者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例如,食用薏苡仁、冬瓜、海带等食物,可以减轻水肿;食用红枣、桂圆、枸杞等食物,可以补血养颜。

10. 心理疏导:中医强调身心合一,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化疗压力。

通过上述方法,中医在预防肿瘤方面提供了全面的生活指导和治疗建议。

来源:爱青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