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愈肝胆丨罗薛峰副教授:深度剖析TIPS在布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360影视 2025-02-08 13:39 3

摘要:介入治疗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是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于临床传统内科学和外科学之外的第三大临床学科。介入治疗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借助先进的影像设备(如DSA、B超、CT等)在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将特殊的穿刺针、导管等插到病变器官、组织,通

前言

介入治疗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是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于临床传统内科学和外科学之外的第三大临床学科。介入治疗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借助先进的影像设备(如DSA、B超、CT等)在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将特殊的穿刺针、导管等插到病变器官、组织,通过穿刺针或导管直接注入药物、栓塞剂或置入支架等方式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为给广大同道提供肝病介入治疗的前沿进展,《国际肝病》携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薛峰副教授共同创办“国际肝病-介愈肝胆”栏目,每月定时分享介入领域的最新研究,传达规范治疗理念,追踪介入治疗的最新动态,以期对相关领域专家、研究人员及一线医务工作者的研究或工作有所裨益。

布加综合征(BCS)作为一种复杂且严重的肝脏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近年来在BCS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本期罗薛峰副教授解读了一篇发表于Liver Transplantation杂志的研究,探讨了TIPS在BC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全面评估了TIPS术在BCS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文章简述

布加综合征(BCS)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血管疾病,其特征是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导致门静脉高压和肝脏淤血(Simonetto DA,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20;115(1):18-40)。这种潜在的致命综合征具有一系列临床表现,从急性肝衰竭到慢性肝衰竭或无症状(Menon KV,et al. N Engl J Med.2004;350(6):578-585;Valla DC.J Hepatol. 2009;50(1):195-203)。抗凝是治疗的基石,通常还辅以利尿剂。在这些治疗措施不足时,可能需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等侵入性介入治疗来恢复血流或缓解与门脉高压相关的并发症。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LT)仍然是最终的干预手段(Ulrich F, et al. Liver Transpl. 2008;14(2):144-150;Dutkowski P, et al. Liver Transpl.2011;17(6):674-684)。目前尚未有研究评估对BCS患者实施TIPS手术是否可以降低等待肝移植的患者死亡率或减少肝移植需求的紧迫性。

Liver Transplantation杂志于2024年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布加综合征等待肝移植患者死亡率和肝移植机会的影响》的文章。该文章旨在分析BCS等待移植和已移植人群的特征,以及TIPS对等待名单患者死亡率和肝移植急迫性的影响。

Akabane等通过美国器官共享联合网络数据库(UNOS),纳入2002年2月至2024年3月期间815例BCS成年患者,其中263例(32.3%)接受了TIPS治疗。TIPS术后患者肝移植率较低(43.3% vs. 56.5%),等待时间较长(350天 vs. 113天)。426例肝移植患者中,134例(31.5%)接受了TIPS。移植前已经接受TIPS的患者MELD-Na评分显著更低(24 vs. 27),1阶段(2002~2011年)患者的比例较低(3.7% vs. 12.3%),ICU住院比例更低(14.9% vs. 21.9%),等待天数较长(97 vs. 26天)。

TIPS显著降低等待肝移植的BCS患者死亡率和移植紧迫性,起到了很好的肝移植桥接治疗作用。

重要研究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01

BCS患者基线特征

该研究纳入815例BCS患者,其中263例(32.3%)已接受TIPS,552例(67.7%)未接受TIPS。与未接受过TIPS的患者相比,TIPS术后患者MELD-Na评分更低(20 vs. 22),1阶段(2002~2011年)患者的比例较低(2.7% vs. 8.3%)。最终,接受过TIPS治疗的BCS患者肝移植率较低(43.3% vs. 56.5%),等待天数较长(350天 vs. 113天)(表1)。

表1. 基于TIPS的BCS患者特征

02

接受肝移植患者基线特征

移植时接受TIPS的患者MELD-Na评分显著更低(24 vs. 27),1阶段(2002~2011年)患者的比例较低(3.7% vs. 12.3%),ICU住院的比例更低(14.9% vs. 21.9%),等待天数较长(97天 vs. 26天)(表2)。

表2. 基于TIPS的移植BCS患者特征

03

肝移植后生存率的变化

将第1阶段(2002~2011年)与第2阶段(2012~2021年)比较,移植后1年、5年和10年的患者生存率(PS)没有显著变化(1年:85.9% vs. 90.7%;5年:79.1% vs. 79.3%;10年:70.5% vs. 64.7%)。移植物存活率(GS)也类似(1年:84.0% vs. 88.1%;5年:76.2% vs. 76.4%;10年:66.7% vs. 64.8%)(图1)。

图1. 第1阶段和第2阶段之间的5年LT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接受TIPS与未接受TIPS的患者5年和10年的PS或GS没有显著差异(5年PS:80.8% vs. 79.1%;10年PS:71.8% vs. 69.1%;5年GS:80.8% vs. 75.2%;10年GS:74.1% vs. 64.3%)(图2)。

图2. 基于TIPS的BCS患者5年后LT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04

等待肝移植患者死亡率和肝移植紧迫性

多因素分析发现:增加肝移植等待患者死亡率的因素包括3~4期肝性脑病[sHR:4.37(2.11~9.02),P<0.01]、MELD-Na评分[sHR:1.09(1.05~1.12),P<0.01]、年龄[sHR:1.03(1.01~1.05),P<0.01]和BMI[sHR:1.05(1.01~1.09),P=0.01]。此外,TIPS为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因素[sHR:0.46(0.27~0.78),P<0.01](表3)。

表3. BCS患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竞争风险分析

研究显示,TIPS明显降低了肝移植需求[sHR:0.65(0.53~0.81)],P<0.01](图3)。

图3. 基于TIPS的LT访问概率

总结与展望

研究显示,TIPS并没有对肝移植术后产生显著影响,但TIPS显著降低等待肝移植的BCS患者死亡率和移植紧迫性,起到了很好的肝移植桥接治疗作用。同时,该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全面评估TIPS对等待移植的BCS患者的影响,如探讨TIPS手术的最佳时机、适应证和长期疗效等。

专家简介

罗薛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医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Baveno VII门静脉高压共识专家组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病相关消化疾病协作组委员兼秘书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病基础医学与实验诊断协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 门脉高压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医促会消化分会 常委兼秘书长

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Radiology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

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Baveno VII门静脉高压共识更新:门静脉高压的个体化管理》、《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2019版)》等多部国内外指南,参编Portal hypertension,Cardio-Hepatology等多部专著

2018年UEG “Best Abstract Presentation Prize”,2019年”BEST of DDW“,2021年中国介入新锐,2021年中国静脉介入新锐

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