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感冒后一旦出现5个症状,十有八九是肺炎,去检查一下

360影视 2025-02-07 22:37 2

摘要: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每年感冒的人那么多,但你知道吗?感冒拖久了,有可能变成肺炎。

特别是一些老人、小孩,还有免疫力差的人,感冒看似小事,发展成肺炎却很快。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以为扛一扛就好了,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今天就给大家讲清楚,感冒后出现哪些症状,说明可能已经不是普通感冒,而是肺炎了。

肺炎简单来说就是肺部的炎症,可能是病毒、细菌、真菌引起的。

感冒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肺炎,但感冒让免疫力下降,给了病菌可乘之机。

如果病菌跑到肺部,就可能引发肺炎。肺炎会让肺部充满炎性分泌物,导致气体交换受阻,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有些人觉得肺炎只会出现在体弱多病的人身上,其实不是。

年轻人如果感冒后不注意,也有可能中招。记住,肺炎不分年龄,感冒后拖着不治,谁都有可能变成“目标”。

感冒通常会发低烧,但如果烧得很高,甚至超过38.5℃,而且退烧药也压不住,这就要警惕了。

肺炎引起的发烧一般比较顽固,温度高,持续时间长,还可能出现寒战。

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他们的免疫系统反应不同。

老人可能不会有明显高烧,但状态很差,特别疲惫;而孩子则可能烧得更高,精神状态变得很差。这种情况别拖,最好尽快去看医生。

普通感冒咳嗽一般在几天内会减轻,但肺炎的咳嗽会越来越严重,可能还带有明显的胸痛。

痰也会变得更多,不是清白色,而是黄色、绿色,甚至带血丝。

痰的颜色变化说明呼吸道有炎症,甚至感染得比较严重。

特别是咳痰的时候胸口闷痛,呼吸不顺畅,很可能是肺部已经出问题了。

肺炎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导致身体缺氧。如果感冒后感觉喘不上气,甚至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可能是肺炎引起的呼吸困难。

严重时,嘴唇、指甲可能还会发紫,这是缺氧的表现。

特别是小孩和老人,他们对缺氧的耐受力更差,症状也更明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千万别犹豫,赶紧去医院。

肺炎的炎症会刺激胸膜,导致胸口或背部感到疼痛。

这个痛和普通的肌肉酸痛不一样,它更像是一种刺痛,尤其是在咳嗽、深呼吸或者大笑时,疼痛感会明显加重。

有些人甚至觉得每次呼吸都像针扎一样。如果感冒后有这种胸痛感,很可能是肺炎,别再拖了。

普通感冒虽然让人不舒服,但一般不会让人感觉特别虚弱。

但肺炎因为感染范围更广,消耗了身体大量能量,所以会让人全身疲惫,甚至连床都不想下。

如果感冒后发现自己一天比一天没力气,吃饭也没胃口,连平时简单的事情都做不了,这种“病态疲惫”很可能是肺炎的信号。

特别是老人,如果同时伴有精神恍惚、反应迟钝,也要高度警惕。

不是每个人感冒后都会得肺炎,但确实有些人风险更高。比如:

老人、孩子、孕妇
这些人免疫力较弱,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不足,容易从普通感冒发展成肺炎。慢性病患者
有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COPD)等基础疾病的人,免疫系统本身就比较脆弱,感冒后更容易感染肺炎。吸烟的人
长期吸烟会损伤肺部的防御系统,让病菌更容易侵入。过度疲劳、压力大的人
免疫力受损时,身体更难抵抗外来的感染。

如果你或者家人属于这些高危人群,感冒后一定要多留意病情变化,别心存侥幸。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医生通常会安排以下检查:

胸片或CT
这是判断肺部是否有炎症最直接的方法。如果有肺炎,影像上会看到明显的感染区域。血常规
能看出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帮助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痰培养
如果怀疑是细菌感染,痰培养可以帮助找到具体的致病菌,从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早诊断,早治疗,肺炎大多可以治好。如果拖延不治,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脓胸、呼吸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尽早治疗感冒
感冒后别硬扛,特别是症状比较重时,及时用药能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注意休息,别太劳累
感冒时身体需要时间恢复,熬夜、过度劳累只会让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喝水能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减轻呼吸道压力。合理用药
感冒后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感冒通常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抗生素滥用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特别是高危人群,更建议定期接种。

肺炎虽然常见,但它的危害不可小觑。

尤其是老人、孩子和免疫力差的人,感冒后如果不及时关注病情变化,很可能拖成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记住,感冒后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困难、胸痛或全身极度疲惫这些症状,别再犹豫,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不能等。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炎诊治指南(2021年版)》

Pneumonia Overview, Mayo Clinic, 2023

WHO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2022

来源:刘医生健康Talk

相关推荐